天天看點

複旦學子獲迪拜世博會“地球觀測人工智能技術”競賽冠軍

複旦學子獲迪拜世博會“地球觀測人工智能技術”競賽冠軍

2月8日,迪拜世博會“地球觀測人工智能技術”競賽結果于線上直播公布,複旦大學“假日程式員”團隊榮獲冠軍。團隊成員來自複旦大學電磁波資訊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金亞秋院士團隊,分别為2021級碩士生蒲欣洋、宋婧多和2019級博士生賈赫成。

此次競賽共有9支高校團隊參加,他們分别來自中國、意大利、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比賽于1月28日至2月4日舉行,為期一周。這也是世博會首次舉辦人工智能技術競賽。

【恰逢中國春節,時常讨論至淩晨一兩點】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觀看春晚,其樂融融。11時許,蒲欣洋、宋婧多和賈赫成卻坐到了電腦前,召開線上會議。

競賽恰逢中國春節,時間緊迫,團隊成員隻能在歡度佳節、走親訪友之餘,晚10點後進行線上會議、語音交流,時常讨論至淩晨一兩點。他們串聯起陝西西安、遼甯阜新和浙江東陽三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标展開“頭腦風暴”。

隊長蒲欣洋道出了春節期間依然參賽的原因:“這樣的世界級比賽可遇不可求,并且其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遙感圖像識别競賽任務和我們平時的研究課題聯系非常緊密。參加競賽,能夠提升自己的實戰經驗和代碼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機會。”

“其實,我和蒲欣洋師妹還沒見過面,跟宋婧多師妹也隻見過一面。”賈赫成說。

在獲知競賽的相關資訊後,去年剛入學的碩士生蒲欣洋和宋婧多很快便決定參賽,她們期待着在實戰中檢驗所學的圖像識别技術。

作為博士師兄,賈赫成接到師妹們的組隊參賽邀約時,起初有些猶豫。“畢竟過年期間,想要多陪陪家人。後來想了想,還是應該加入隊伍,因為參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可以一起學到很多。”

【實驗室大組會,76歲的金亞秋院士幾乎從不缺席】

競賽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的圖像識别與解譯展開。主辦方提供了2100張圖檔,這些遙感圖像的目标場景切片分為21類,如農業用品、飛機、海灘、建築物、叢林、住宅等,每個類别100張圖檔。前六天為訓練階段,團隊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2100張切片的訓練集進行自動化分類,不斷對算法模型進行優化。

2月4日,決賽當天,主辦方開放最終決賽的測試資料集,包括2100張圖檔與其他140張圖檔,不包含分類标簽。在最後2小時,各團隊利用算法對圖檔進行分類識别,将識别結果上傳至主辦方。最終,複旦大學“假日程式員”團隊各項名額精确度一騎絕塵,摘得桂冠!

“我們的模型能夠取得最高的成績,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實驗室前期在該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積累。”蒲欣洋說。實驗室長期以來研究遙感實體機理,把實體機理與神經網絡深度融合,發展可解釋、強泛化的人工智能技術。

早在2019年,複旦大學電磁波資訊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金亞秋院士團隊的徐豐教授和王海鵬教授曾率領團隊斬獲第一屆“天智杯”人工智能挑戰賽兩項冠軍。多項國内國際競賽中,都有實驗室學子獲獎的身影。

人才輩出的背後,是中科院院士、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亞秋榜樣的力量。據了解,金亞秋院士領銜的實驗室是複旦大學2018年“鐘揚式”科研團隊。

令蒲欣洋、宋婧多和賈赫成這些年輕學子動容的是,每周召開的實驗室大組會上,76歲的金亞秋院士幾乎從不缺席。大組會時間較長,至少兩三個小時,每一個學生彙報科研進展後,金亞秋都會給出一些指導意見,分享自己多年積澱的科研經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