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病床上的女梵高”指縫夾筆作畫30年 最大夢想是辦畫展

“病床上的女梵高”指縫夾筆作畫30年

希望畫出自己無法抵達的地方,最大的夢想是辦一場畫展

“病床上的女梵高”指縫夾筆作畫30年 最大夢想是辦畫展

近日,B站一段視訊引起關注。主人公名叫張俊莉,她6歲患病,8歲全身癱瘓不能離開床。30多年間,張俊莉用指縫卡住筆,畫出了星辰日落、田間風景、沙灘海岸……她用一幅幅油畫,讓思緒飛揚在自己無法親身抵達的地方,被網友稱為“病床上的女梵高”。2月7日,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張俊莉說,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辦一次畫展,“如果夢想實作,我會把一幅女孩子在田野中奔跑的畫作放在中間,那是我想象中的自己。”

卧病在床30年的殘疾女子

被網友稱為“女梵高”

金色陽光揮灑在蔚藍的海面、皚皚白雪覆寫着高高的山峰……近日,殘疾女子張俊莉繪制的一系列油畫作品引起圍觀。隻看畫作很難想象它們出自于一名卧病在床30多年的殘障人士之手。由于患病,她的手指早已不能正常彎曲,胳膊纖細到連擡起一支畫筆都很費力。

有網友在得知畫作主人的故事後,感歎道:“從一筆一畫間,感受到了生活的明媚與溫暖。”甚至還有人将她稱為“病床上的女梵高”。2月7日,記者聯系到張俊莉本人。提起網友的稱贊,她卻趕忙回應說自己隻是一個油畫素人,“我沒有拿過什麼大獎,我隻是喜歡畫畫。”

張俊莉來自山西太原,出生于1978年,父母都是學校教師。她的童年本該和許多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可國小一年級時,她手腕腫痛,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到三年,小小年紀的她就癱瘓在床,無法站立和坐立超過半個小時了。

張俊莉說:“我在八九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可能會和别人不一樣了,開始思考未來要怎麼做。”長大成人的路上,張俊莉是孤獨的。疾病讓她成長的速度遠遠落後于同齡人。别人空閑時外出玩耍,她隻能在床上讀書,“我看了許多童話故事,閱讀一本又一本漫畫書籍,慢慢喜歡上了繪畫,是以我從小就渴望成為畫家。”

用指縫卡住筆

畫出向往的星辰大海

“我喜歡天空,喜歡大海,喜歡雪山,這些東西我覺得都非常美,是以我都想要把它畫出來。”起初,張俊莉的雙手還算靈活,但是逐漸的,疼痛讓她全身關節嚴重變形,手指扭曲蜷縮在一起,不能自主張開,别說畫畫了,握筆這個動作她都不能獨立做到。每次畫畫前,家人會把筆插入她的指縫裡,張俊莉盡力用指縫卡住筆作畫。一幅簡簡單單的小畫,她要畫上好多天。

不過,她從沒想過放棄畫畫。這些年,她畫下了各種各樣的花草動物、藍天白雲、浩瀚星空……張俊莉說:“每一個時期的繪畫,都是我用筆把世界記錄下來,還有一些自己内心想法的表達。”1996年,她的漫畫作品在一家雜志上發表,收獲500元稿費,這是她靠自己賺到的第一筆收入。她有一句常挂在嘴邊的座右銘:“沒什麼能阻擋我變得更好,你不去嘗試,就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不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有多少。”

這句話是一位朋友告訴張俊莉的,是她隻見過三次面的同齡筆友——四川女孩餘一梅。兩人因為共同給一家漫畫雜志投稿而結識,從1995年開始到現在,她倆的聯系始終沒有中斷。

“一開始是書信來往,她寫一封信到我家要一周,我再寫一封信給她又是一周,這樣來回了上百封,後來有了BB機,再後來有了網絡。”說起這段緣分,餘一梅總是笑呵呵的。其實她不僅是張俊莉的傾聽者,有段時間,她更像是張俊莉的另一雙眼睛,“我看到什麼好玩的東西都會通過書信描述給她,她再用筆畫出來。”

張俊莉很願意看餘一梅的信,在她看來如果不是身患疾病,自己也會像餘一梅一樣,去看外面的世界。同樣的道理别人講她不信,餘一梅講她就願意相信,在網絡上公開發表油畫作品,也是餘一梅給她的建議。2012年以來,張俊莉因繪制的油畫受到許多人關注,受邀參加多檔央視節目。

餘一梅說,剛開始張俊莉還挺猶豫的,“一方面,她覺得油畫材料貴,怕加重家裡人的負擔。另一方面,她比較羞澀,不太願意在網上公開講述自己的故事。”直到後來,張俊莉慢慢地被網友暖到,才打開心扉,“有網友看油畫材料貴,還特意買了大老遠地郵寄給她。”餘一梅說。

體重一度瘦到20公斤

創作始終不間斷

2021年9月,張俊莉的病情又加重了,全身關節腫脹,體重一度隻剩20公斤,到醫院檢查,結果顯示類風濕處于活動期,正常區間是0-18,她的是幾百,“這些數字大得讓我看着都害怕,醫生開了各種藥,目前我稍微好一些了。”張俊莉說,随着年紀的增長,她越來越能感覺到自己身體上的虛弱,以前每天繪畫能有五個小時,現在隻能畫兩個多小時了,“但我還是喜歡畫。”

這一年張俊莉來到了B站,她将自己的創作過程和一些作品發到了網上,獲得了許多陌生網友的關注和支援。也會有一些粉絲提出繪畫的專業性建議,張俊莉直言:“這些建議對我的創作幫助很大。在創作中,我其實對色彩沒有太多的執念,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表達,像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天然的色彩在我看來就已經足夠了。”張俊莉說,繪畫能讓她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是以她也希望觀衆能通過她的作品感受到美好。

張俊莉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方方面面,比如生病之後,有時夢見滿天繁星,就會用繪畫記錄下來。“我記下的不僅是星空,還有那個曾仰望星空的自己。”此外,平常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旅行時拍下的美景,也會對照着畫下來,“既然我不能到處去看世界,那就透過别人的眼睛觀賞世界。”

通過畫畫賺錢謀生

希望辦一場自己的畫展

現在張俊莉謀生的主要手段就是賣畫,記者進入張俊莉的店鋪發現,張俊莉的繪畫從幾百元到兩三千元不等,“有的時候一個月能賣出去幾幅,有時候連續幾個月都賣不出去。”她回憶道,“曾經有一位南京的朋友來買畫,我報價1000元,但對方執意把價格加到1314元,說送給未來的女朋友,這樣寓意好。”那一次張俊莉很有感觸,她說:“别人願意在家裡擺我的畫,我已經很感動了,很多時候都是我主動降價去賣。”

除了繪畫之外,張俊莉也會賣一些售價二三十元的明信片,張俊莉說,“有一些學生朋友也想來支援我,我和他們說,你們還在上學,省些錢,買幾張明信片意思到了,我就很感謝了。”

“近幾年,我能明顯感覺到畫比以前賣得好了。”張俊莉感歎,視訊平台的興起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把我每幅畫的創作過程也發到網上,以前有人說我畫賣得貴,現在他們看了我創作時注入的心血,也都了解了。”

談到未來,張俊莉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辦一次畫展。“這是我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但憑借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的,周圍也沒有人能幫到我,是以就一直拖下去了,拖着拖着從希望變成奢望了。”張俊莉表示,如果真的有那一天,自己最希望有兩幅畫放在最中間。

“一幅是西藏的天空,我畫了之後放到專業的網站上,由專業學校的老師評比,他們給了我高度的評價。那時候我才剛剛學習畫畫,這個評價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張俊莉說,另一幅是一個小孩子在奔跑,這個孩子就是她想象中的自己,能在無邊無際的世界裡盡情奔跑。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