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我看了兩遍《長津湖之水門橋》,給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伍千裡一家人。
伍千裡一家人,是中國農人的一個縮影,父母常年在海上捕撈維持生計。當伍千裡捧着大哥伍百裡的骨灰缸回來時,父母臉上除去傷痛,更多的是擔憂。他們的大兒子為國捐軀了,二兒子伍千裡回家探親,随時還會回部隊。二老擔憂老二的生命安全。
伍千裡剛回到家,陪父母吃了一頓飯,就接到部隊召回的指令。他立馬整裝,給父母瞌了個頭,就急匆匆地走了。留下一眼茫然的父母……
伍千裡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第七穿插連連長,他有膽有謀,多次作戰,都能勝利完成任務。
不過這次是去支援北韓,跟武器裝備先進的美國佬鬥,除去不怕死的膽量,更多的是要謀略,與現場戰友之間的配合。
伍千裡家裡還有個弟弟伍萬裡,才18歲,他想着讓弟弟在家照顧二老,自己好放心。
可是,伍萬裡偷偷跑來,找到團長,要求參戰。當伍萬裡突然出現在哥哥伍千裡面前時,當哥的心情是複雜的。他既擔憂家中父母的安危,又擔心小弟上戰場,萬一丢了性命咋給父母交代呀!
不過在革命大義面前,伍千裡還是收納弟弟歸隊,并把他托付給炮連雷公帶着。
當戰鬥真正打響時,從來沒打過仗的伍萬裡心是膽怯的,當他看到死人,鮮血以及戰友們向前沖的場景,他的心情由膽怯轉為無畏,他機靈,尤其是手榴彈扔的很準。
伍千裡正是看到這點,就引導弟弟伍萬裡把握時間去投彈,可以順利炸毀沖上來的敵人。
兄弟倆緊密配合,既合理利用了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哥哥無形之中也算是保護了弟弟。
哥弟情深,戰場上更是如此。
在那場援朝戰鬥中,中國志願軍第九兵團,雖然傷亡很大,但徹底粉碎了麥克阿瑟,聖誕前結束戰争的狂妄計劃,把美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扭轉了北韓戰局。
長津湖之戰,我人民解放軍創造了抗美援朝戰争中,全殲美軍一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