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質通鑒#401-402年視線轉到南方的晉王國此時,晉王國的領土,2/3在桓玄名下,而中央司馬政府,僅僅占有三吳地區,

作者:會飛的鐵牛Pro

#資質通鑒#

401-402年

視線轉到南方的晉王國

此時,晉王國的領土,2/3在桓玄名下,而中央司馬政府,僅僅占有三吳地區,而且還不斷受到海盜的騷擾。于是,桓玄有了取代之心。

21歲的司馬元顯(晉中央實際控制權利的人),感受到桓玄的威脅,六神無主。參謀張法順分析,桓玄現在實力強過中央許多,一定會叛變。但是,他剛得到荊州,人心還沒歸附,來不及打我們。這時,乘機派劉牢之當先鋒,陛下親自率領大軍跟進,可以拿下桓玄。司馬元顯同意。

此時,桓玄内部的武昌郡郡長,庾楷,估計桓玄要跟中央奪權,為了穩妥,兩邊押注,派人秘密投靠司馬元顯,說做内應。司馬元顯大喜。

為了籌劃,司馬元顯派張法順去跟鎮北将軍(駐地江蘇鎮江)劉牢之密談。劉牢之心裡打鼓,張法順回來就說,觀察劉牢之的神色,将來肯定背叛,最好招他到京城殺掉。司馬元顯拒絕。仍然讓劉牢之做先鋒。

402年1月,司馬元顯積極安排出征,并想把京城内的桓家人殺掉,後經親信王誕拍胸脯保證京城人的桓家人跟桓玄不穿一條褲子才作罷。

為此,張法順警告司馬元顯,說,桓謙兄弟是桓玄在京城的耳目,應該先殺了,防止陰謀。内外,前鋒劉牢之反複無常,不如讓劉牢之殺桓謙兄弟,立下投名狀。如果,劉牢之不幹,要果斷滅了他。司馬元顯覺得沒有人可以替代劉牢之(其實年輕将領劉裕可以,司馬元顯隻知道喝酒),另外也想利用桓沖以前在荊州地區的聲望收買人心,就讓桓謙(桓沖的兒子)當荊州州長。(名義上)

2月,桓玄看到中央讨伐自己的檄文,大大出乎意料(沒想到中央政府自己弱雞,還敢主動出擊),但是還是硬着膽子,以司馬元顯攪亂政局的名義,順長江而下迎戰。而,晉中央,到了出發讨伐桓玄的日子,司馬元顯登船後遲遲不敢出發。

桓玄一路東進,随處的中央部隊一觸即潰,而守衛鎮江的劉牢之,擔心自己滅了桓玄後,司馬元顯(21歲)更狂妄,自己功高震主,性命不保。于是打算借刀殺人,等桓玄滅了中央後,自己再奪政權。于是秘密和桓玄保持聯系。

3月,劉牢之派兒子劉敬宣投降桓玄,桓玄擺宴款待取悅,但是已經決定事成後殺劉牢之。此時,2月就登上戰船的司馬元顯,還沒出發,聽到桓玄已經打到首都附近的消息後,立馬上岸,在城外構築陣地。此時,城内的人心浮動。桓玄派了一支先鋒,就直接拿下了首都。

之後,桓玄掌握實際權利,司馬家淪為傀儡。而司馬元顯在被斬之前,還抱怨對他忠心耿耿的張法順誤導了他。

想法:

1、張法順的主意,都挺好,看人也準,最大的失誤就是投靠了司馬元顯這個人。如果你是張法順,如果度過人生呢?

1)投靠人,還是要看看這個人你看不看的上,不能僅憑地位,或是對你有點小恩惠就把自己性命搭上;

2)張法順這份能力,做個門閥的師爺多好,這個亂世,過過小日子,裝裝糊塗就很幸福了;

2、劉牢之,牆頭草,以為僅僅憑着一支軍隊,就能橫掃天下,自己牟利。不過他也挺難的,兩邊都沒自己看的上的人。而軍隊,也是一把雙刃劍。

最好的出路是什麼呢?

1)那肯定是兩弱滅一強,而且遵從中央的指令,大的道義也符合;

2)至于擔心司馬元顯狂妄,在滅桓玄的過程中,自己的聲望,實力,是不是可以增強?這個過程中,把打仗的時間拖長,多多招攬人才,收買人心,鞏固自己的實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