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2022年2月10日上午,在北京冬奧會男子單人滑的自由滑決賽中,日本選手羽生結弦以曆史級難度的4A跳開場——在羽生結弦過往所有的比賽中,這是一次早已超越輸赢的表演,盡管4A跳落冰時摔倒,但他終于成為了那個「理想的羽生結弦」。

文|賴祐萱

編輯|金石

1

4年前,2018年2月17日,平昌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比賽結束,日本選手羽生結弦成功衛冕,成為過去66年來第一位,也是最年輕的冬奧會男子單人滑衛冕者。賽後的新聞釋出會,被問到未來四年的目标,他如此說道——

「所有的動力就隻剩下4A了,能取得的我都取得了,能做到的我也做到了,剩下的,隻有小時候描繪的這個目标了。」

4A是什麼?簡而言之,這被認為是人類身體能力的極限,一個前無古人的動作——從未有任何一位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中成功做出過4A。

4A的全稱是阿克塞爾四周跳,在花樣滑冰的六種跳躍動作中,阿克塞爾跳是唯一一個向前起跳的動作,也是所有跳躍動作中,難度系數最高的動作。在無數花滑運動員過往挑戰極限的曆程中,四周跳已被認為是極限——通常,花滑運動員從起跳到落冰,大概需要0.7秒左右,而四周跳需要他們在這0.7秒中,完成四周共1440度的轉體,落地時要承受相當于自身重量7倍的沖擊力。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第一次在比賽中完成四周跳

比起其他四周跳,4A的難度在于,在實際跳躍中,它需要多跳半周,即選手需要在同樣的時間内,完成四周半共1620度的轉體。

用最難的跳躍去完成最多的旋轉,俄羅斯花滑教父阿列克謝·米申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自己的有生之年,無人可以完成4A,因為它超出了人類身體能力的極限。

俄羅斯花滑教母,培養過無數世界冠軍的塔拉索娃,也持有同樣的觀點,「這個跳躍還沒有人能完成,非常可怕,非常難,很容易因為嘗試它把自己摔得粉碎。」

除了超越身體極限,在實際比賽中,4A也不是一個「劃算」的選擇。

在國際滑聯(ISU)制定的賦分規則中,4A僅比排名第二的勾手四周跳(4Lz)多1分——4Lz的基礎分為11.5分,4A為12.5分。但兩個動作的難度卻是完全不同的級别,之是以分差如此之小,有一種解釋是:國際滑聯根本沒有想過現階段有運動員能夠在正式比賽中完成4A。

如今的男子單人滑領域已經展開了一場嚴重的四周跳内卷——越來越多的選手開始追求在一套自由滑動作中完成更多的四周跳,這可以用更可靠的方式為他們得到更多的技術分,進而赢得比賽。對所有運動員而言,這顯然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除了羽生結弦。

為什麼羽生結弦要如此執拗地将自己的人生與4A鎖定在一起?在日本媒體的多次采訪中,他都談起,拿到奧運金牌是曾經的夢想,獲得後卻有了一種「燃盡」的感覺,有了4A,此後的人生便有了新的含義:「我真的可以為自己去滑冰了。」

「有了4A,我才能如此生氣勃勃地活着,(4A)是我作為競技花滑選手賭上人生的最後夢想。」他說:「想跳4A是因為我想讓自己滿意,那樣我可以挺起胸膛說,這是最棒的羽生結弦,這是理想的羽生結弦。」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圖源紀錄片《羽生結弦 為衛冕而苦戰》

2

作為一名花樣滑冰運動員,因為擁有出衆的技術能力和藝術表現力,羽生結弦被稱為「天上之人」「花滑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所取得的運動成就——男子單人滑曆史上第一位金滿貫選手,也足以比對這種評價。而在成就之外,他最被稱贊的,則是他的鬥志。

1994年12月7日,羽生結弦出生在日本宮城縣仙台市,父親之是以為他取名「結弦」,是希望「他能夠像繃在弓上的弓弦一樣,平靜而充滿鬥志」。

4歲時,為了強健身體、克服哮喘,他跟随姐姐來到仙台冰場,日日在冰場轉悠,後來被啟蒙教練山田真美發現,當時,山田真美對他的評價是:「從未見過這麼不怕冰面的孩子。」

随後,羽生結弦展現出的不僅僅是關于這項運動的絕對天賦,還有強烈的、不懼挑戰的欲望。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小時候 圖源網絡

剛開始訓練時,他就會做筆記,甚至晚上睡覺時都會在半夢半醒間試想第二天一定要去冰場做怎樣的動作。第一次參加全國比賽,他就拿到了金牌。

小時候,電視台采訪羽生結弦,問他未來的夢想是什麼,他梳着偶像普魯申科(俄羅斯花滑天王,人稱「普皇」)的同款蘑菇頭,說自己要拿到奧運冠軍,還要跳出四周跳、五周跳。那一年他11歲。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媽媽對他說,無論什麼時候放棄都可以。他心裡想的是,「絕對要做給你看。」

17歲那年,他離開仙台,遠赴加拿大多倫多,加入了著名的「蟋蟀俱樂部Team Brian」,這間俱樂部被譽為「世界花滑冠軍制造機」,在那裡,羽生結弦有專門的技術指導、跳躍教練、滑行教練、編舞師,不同的教練為他提供全面的指導。

媽媽由美一路陪着他,在多倫多四處尋找食材為他做日本料理,為了他有更好的狀态專注訓練,媽媽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連氣味都是熟悉的。而羽生結弦幾乎每天都在冰場訓練,即便連教練都勸他出去玩一玩,他也不為所動,連多倫多附近的尼亞加拉瀑布都沒有去過。訓練結束,他就回到房間繼續早稻田大學的「人類情報學」課程,他還研究人體工程學,想要用更精密的知識研究自己的身體。

2014年索契冬奧會,19歲的羽生結弦一舉奪冠,成為第一位拿到男子單人滑奧運冠軍的亞洲人。

同年11月,上海,花滑大獎賽中國站的比賽中,發生了令無數觀衆長久銘記的一幕——自由滑比賽前,羽生結弦和中國選手闫涵相撞,兩人雙雙受傷,羽生結弦瞬間血染冰場,下巴縫了7針。但在簡單包紮後,他又回到冰場,教練勸他放棄,但他卻轉過身朝着冰場上空喊了一聲「跳」。中國解說員陳滢說,她解說花滑十幾年,第一次看到運動員頭纏着繃帶表演。那場比賽,他8次起跳5次摔倒,最終憑借藝術表現的高分獲得亞軍,這四分半鐘的表演也被人們稱為「不屈的四分半」。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在上海花滑大獎賽中國站的比賽

羽生結弦随身一直帶着一個本子,上面寫着「絕對要赢」,那是2012年10月,他在花滑大獎賽惜敗後寫下的。平昌冬奧會前,他在訓練中遭遇嚴重的腳踝扭傷,此時,距離奧運會開賽隻剩下三個半月的時間,最終,他看着6年前寫下的那四個字,借助止疼藥站在了平昌的賽場上,在一套幾乎沒有瑕疵的短節目表演後,鏡頭捕捉到站在冰場中央的他,輕輕地對自己說了一句:「I’m back.」

在羽生結弦看來,對于花樣滑冰這項運動,自己要做的,并不僅限于「赢」。他認為,自己是肩負着使命的,在CBC采訪中,他說,「每一次,我都将自己的人生押在花滑上。我認為我的人生有一個使命,而正因如此我才誕生在這裡。我是為了我的花滑而生的。」

是以,他認為自己有義務、也必須成為那個去挑戰4A的人。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是2014年和2018年兩屆冬奧會的冠軍 圖源視覺中國

3

從平昌到北京的四年,是羽生結弦為了4A苦熬的四年。特别是全球疫情爆發之後,他無法去加拿大訓練,隻能留在日本,開始一個人漫長、孤獨甚至無望的挑戰。

整整600多天,他獨自待在家鄉仙台,在兒時的那塊冰場上訓練,那是一塊比國際賽事正規冰場少了4米長寬邊的冰場,白天還要對外營業,隻有傍晚6點到第二天10點可以租給他來訓練。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他正在這塊冰場練習,巨大的搖晃停止後,他穿着冰鞋爬了出來,家裡的房子也塌了,一家四口靠着一條毛毯在避難所度過了4天。這塊從小訓練的場所也遭到了摧毀性的破壞,家鄉還有很多流離失所的居民。地震後的第二年,他不得不選擇去别的城市訓練,他為這個決定懊悔了很久,覺得自己背叛了大家。即便2014年索契冬奧會拿到金牌,他還在說,「這塊金牌并沒有幫助到地震振興,我有深深的無力感,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做。」後來,他不停進行冰上表演為仙台募捐,自傳的版稅也全額捐給了仙台的那塊冰場。這一次,為了挑戰4A,他堅持留在仙台,留在那塊兒時的冰場,因為,這是他的來處。

據日本媒體報道,兩年來,羽生結弦都在淩晨到達冰場,開始屬于他的,沒有教練的一個人的訓練。

他究竟度過了怎樣的兩年,人們隻能從一些采訪中了解一二。

在一次接受采訪時,他說,有時候,自己真的會陷入「負面的漩渦」,沒有教練的陪伴、指導,連身體護理都變得非常困難,情緒越來越糟,最痛苦的時候,「真的想過放棄滑冰」。

2020年年末,全日賽賽後,有記者問他,那個痛苦的時期到底是什麼樣的?

「完全掉進了深淵。真的。」他拿起話筒回答。停頓了很長時間,組織了很久的語言,他又說,「有過覺得自己做的事情真的就是無用功的時期。各種訓練、訓練的方法……(節目)是否能夠回應大家的期待,到底我能不能跳出4A。我聽說大家都更厲害了,更好了,隻有我自己一個人被留下來了,隻有我一個人,不斷地掉進黑暗的深淵……甚至到了有一段連3A都不能跳的時期。」

那段時間,他隻能和教練通過郵件溝通,發送自己的訓練視訊,然後等待回複。與此同時,年輕的頂尖選手們則不斷提升着技術,在比賽中增加着四周跳的數量,而他,作為4A的挑戰者,很可能為了這一個目标,導緻其他跳躍逐漸不成形,甚至不能跳。

這令他更加焦慮,他知道自己要盡快,因為年齡的增加,傷病越來越多,「如果不快點去跳4A的話,身體就會不斷地衰弱下去」。

過去的四年裡,多次大賽的公開練習中,羽生結弦一直在不停地嘗試4A,但幾乎每一次,都會狠狠地摔在冰面上,好幾次,同場競技的其他選手們會放緩滑行,停下來看着他起跳,旋轉,然後摔倒,然後再起跳。有冰迷數過,有一次,他在13分鐘内,嘗試了6次4A。

去年在日本橫濱公演時,羽生結弦在背景笑着跟編舞師說,「身體已經是死亡的狀态了。膝蓋,可糟糕了。」後來,他卷起褲子,一大片烏青色的淤血從小腿蔓延到大腿,膝蓋上還貼着膏藥,編舞師驚訝地捂住了嘴,問他:「能滑嗎?」他答,「能滑,沒問題。」

這僅是比賽中的一瞥,沒人知道在獨自一人的訓練中,羽生結弦究竟經曆着什麼。

在一次采訪中,他這樣描述:「我也一直在追問自己,為什麼連這一點我都做不到,為什麼我就這麼跳不起來……有時候我覺得可能就沒有人能成功。我一味跳下去,追求下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功。是以每次跳,每次摔倒在冰上,有時候摔多了,我甚至會想,我也許什麼時候就這麼腦震蕩,就這麼死掉也說不定。」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嘗試4A失敗

4

去年4月,世界花樣滑冰錦标賽團體賽後,羽生結弦帶着一位翻譯來到俄羅斯花滑教父阿列克謝·米申的房間。關上門,他坐在那裡,請教米申為什麼自己無論如何都跳不出4A,他應該如何做才好?那天,他們長談了40分鐘,米申随手在自己的小本上記了一些東西,臨走前,羽生結弦通過翻譯詢問,可以把筆記也都拍下來嗎?

米申這樣評價眼前的羽生結弦:「他在隻屬于自己的世界裡滑冰,總有一些善于推銷自己的選手,總喊着選我吧,他隻專注于自己的世界,他為自己而滑。」

随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關于羽生結弦,仍然沒有太多的好消息傳出,越來越多不看好的聲音開始出現——這并非無稽之談,畢竟,在從平昌到北京的4年中,作為羽生結弦最強的對手,美國選手陳巍已經可以在一套自由滑中完成6次四周跳,兩人多次在世界大賽中相遇,獲勝的都是可以完成更多次跳躍的陳巍。

這似乎開始成了如今男子單人滑的一個趨勢,有的選手甚至為了儲存體力完成更多的跳躍,選擇砍掉銜接動作,也沒有太多人會在音樂、編舞上投入太多精力。

但羽生結弦是少見的自己編曲的花滑選手,為了調整表演的節奏,他會錄制自己的呼吸聲,加入樂曲中。平昌冬奧會結束後,在一次冰演中,他第一次與日本世界級鋼琴家清塚信也合作,打造了一曲《春天,來吧》,在日本,這不僅成為了慰藉無數人的「人生曲」,也「救贖」了疫情之後獨自在仙台苦熬4A的羽生結弦。

他說,在自己非常沮喪,真的很讨厭花滑,甚至覺得沒有任何辦法的時候,他重滑了這首《春天,來吧》,這樣讓他再次感覺到,「我還是愛花滑的。」

在表演服裝上,羽生結弦也下了非常多的工夫。他會把每一次表演當做一件藝術品,而非簡單的比賽。緻敬偶像普魯申科的《獻給尼金斯基》的那套表演服,用了80多枚手工剪切玫瑰花瓣組成的50朵玫瑰、3隻刺繡蝴蝶,還使用了2000多顆施華洛世奇水晶。而這套服裝由于材質創新,重量僅僅隻有620克——這也是他表演的一部分,他說,我想讓觀衆覺得這是隻有羽生結弦才能完成的表演:「必須是這個節目,必須是這套表演服才行。」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滑《春天,來吧》

在一次輸給陳巍後,回國接受采訪的羽生結弦也談到了對手的價值,「如果不是他,我可能以為自己到極限了。(我)現在是職業生涯末期了,在蠟燭即将熄滅的時候總是會格外明亮……當然,蠟燭完全燃盡了會有點可怕,我可能會像《明日之丈》一樣。」

《明日之丈》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熱血動漫之一,講述了少年拳手矢吹丈在拳台上,無盡燃燒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癡迷拳擊的矢吹丈幾乎沒有同齡人的青春,他日複一日地将自己關在充滿汗水、凡士林和松脂味道的拳館,這讓很多人聯想到在漫畫之外的羽生結弦,日複一日的跳躍、旋轉、落冰、摔倒、起身,去追求一個幾乎不可能達成的目标。

《明日之丈》的最後一場戰鬥,矢吹丈每次倒地,都會爬起來,倒地,爬起來,右眼已經模糊不清了,嘴裡還嘟囔着,「還沒有,我還沒有燃盡。」幾乎所有日本人都知道這一幕,最後,再也無法起身的矢吹丈倒在擂台的角落,化作灰燼。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會以生命的熱誠去換取我的理想,我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我的青春是在鮮紅的血裡面不斷地燃燒,燃燒之後隻剩下一堆灰。」

那次采訪,羽生結弦也提到了這個結局,他在現場自顧自地模仿起矢吹丈化作灰燼的一幕,坐在那裡,低下頭,一動不動。

2021年12月,北京冬奧會開賽2個月前,遭遇傷病的羽生結弦參加了自己本賽季的唯一一場比賽——全日本花樣滑冰錦标賽賽前。賽前的公開練習,他再次嘗試4A,并安全落冰——這是人類花滑史上第一次安全落冰的4A。但在随後的正式比賽中,4A還是沒能完成,盡管落冰了,但因為周數不足,被降為3A。但這已經是人類在花滑比賽中最接近4A的時刻了。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羽生結弦首次跳出了花滑史上第一次安全落冰的4A

賽後,他再次談到為什麼自己會如此執着于4A。「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迄今為止人類所建立起來的像壁障一樣的東西,我認為就是4A,我想要跨越這座壁障。4A大概就是我們花樣滑冰選手的極限之壁,我想要創造那個超越極限的一章。」

幾千公裡外的中國,一位普通冰迷在社交網絡上轉發了羽生結弦在全日賽嘗試4A的視訊,寫道:「我算不上是你的粉絲,但的确是你讓我明白了奧運口号為什麼不是『金牌、銀牌、銅牌』,而是『更高、更快、更強』,還有現在的『更團結』。競技體育之是以能成為庸常生活中激動人心的所在,也不是因為要争奪獎牌和冠軍,而是一群在某項身體能力上擁有絕對天賦的人,代表着我們人類,向那些看似亘古的、不可冒犯的法則,發起一次次不可能的挑戰,所有努力或許終将失敗,但這卻展示了人之是以為人的動力與恒心。」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5

2022年2月6日,羽生結弦終于來到北京。

他幾乎是這次男子單人滑比賽所有參賽選手中最孤獨的——由于他的教練Brian Orser和Tracy也同時執教其他國家的選手,是以,羽生結弦選擇了讓他們去陪伴那些選手,而自己則獨自一人踏上冰場。不遠處看台的角落裡,媽媽由美坐在那裡,默默地陪伴。

2月8日,短節目賽前,羽生結弦在背景看見了兩位教練,他一邊點頭,一邊走過去,與他們一一碰拳,然後轉身離開,繼續他的熱身。這不是他第一次獨自赴賽,前不久結束的全日錦标賽,他也是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第五次獲得該賽的冠軍。

那天中午12點19分,羽生結弦正式亮相北京冬奧會。

短節目表演中,第一個動作便遭遇意外,由于起跳時冰刀卡進了一個冰洞,産生失誤,他少做了一組四周跳,但他很快調整,幾乎沒有瑕疵地完成了後續動作。比賽結束後,有攝影記者拍到了他激動哽咽的畫面,向觀衆和裁判緻謝後,離開冰場前,他特意滑回去,用手輕輕摸了摸那個冰洞。事後接受采訪時,他開玩笑地說,「是不是做了什麼讓冰面讨厭我的事情?看來壞運氣都用在這個洞上了。」

今天,“理想的羽生結弦”誕生

圖源網絡

裁判打分的時候,他獨自一人坐在等候區,接受了95.15的得分——這個分數比短節目排名第一的美國選手陳巍少了近19分,這也意味着,在最後的自由滑比賽開始前,他已經落後這位對手19分。

一個選擇擺在羽生結弦面前——是繼續在世界最頂級的花樣滑冰比賽中挑戰4A,還是降低難度,用更穩妥的動作、更好的表現力去追求一塊獎牌,甚至金牌,實作過去94年來無人做到的奧運男子花滑三連冠?畢竟,即便他在自由滑比賽中完成了4A,整套動作的技術基礎分也遠低于陳巍,更何況4A會增加整套動作的風險。

答案很快揭曉。在2月8日當天下午公布的自由滑動作編排中,「4A」出現在羽生結弦所有動作中的第一個,他決定以此開場,完成可能是自己人生最後一屆奧運會的最後一次演出。

美國選手迪克·巴頓是上一位實作冬奧會男子單人滑兩連冠的運動員,如今他已經93歲了。他非常認可羽生結弦的選擇,在一次接受采訪時,他說,這個時代的選手們沒有勇氣去改變花滑的世界,他們都被規則和得分牢牢束縛住了,沒有人試着去挑戰新的技術。他形容選手們為了追逐分數,挑戰越來越多的四周跳,「像擰緊的抹布」。他覺得,好的表演應該是在放松滑冰的同時,確定每個人視線都拴在你這兒,用情緒感染觀衆,「結弦可以做到。」

短節目比賽結束的這一天,羽生結弦還收到了一份遙遠的祝福,來自他的偶像,參加過四次冬奧會的俄羅斯花滑天王普魯申科。普魯申科在instagram上如此寫道:「我隻想說一件事,羽生結弦,你是一個了不起的運動員。你對花樣滑冰世界的奉獻是無價的,祝你後天滑冰,自由自在。」

2月9日上午,羽生結弦進行了自由滑比賽前的最後一次正式冰上訓練。他再度嘗試了4A,結果并不理想,一次雙腳落冰,一次摔倒。離開場地前,他躬身摸了摸北京首都體育館的冰面。

2月10日中午12點14分,羽生結弦開始了自己的自由滑表演。

他選擇的音樂是《與天共地》,這是一部日本著名大河劇的主題曲,那部劇的主角是戰國武将上杉謙信。羽生結弦說:「(上杉謙信)雖然被稱為戰神,他非常了解戰鬥的樂趣,但與此同時他的内心也有糾葛,在面對與自己的戰鬥時,總是能體會到與之伴随的犧牲。」

伴随着《與天共地》的音樂,一段滑行後,他向前起跳、旋轉、落冰,摔倒——這是冬奧會花滑比賽曆史上,人類第一次嘗試完成4A。一曲終了,中國解說員陳滢這樣描述羽生結弦的這場演出,「守一座受不住的城,打一場打不赢的仗,把自己所有的榮耀、所有的輝煌放在曆史的車輪之下,旗幟凜然。」

今天,他終于成了那個「最棒的羽生結弦」、「理想的羽生結弦」,之于競技體育,他也完成了一名頂級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終極使命,正如他自己多次所說——

「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冠軍,我永遠是個挑戰者。」

參考資料:

NHK総合(2012.11) 「アスリートの魂 羽生結弦 17歳 高みへ」

BS-TBS(2013.2)英雄たちの決斷 18歳の決斷 羽生結弦」

NHKスペシャル(2018.2)「金メダルへの道 羽生結弦 連覇への苦闘」

NHKスペシャル(2018.2)「金メダルへの道 逆境を乗り越えて」

TBS (2016.4)「情熱大陸900回記念放送 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の「強さと弱さ」を解く」

日本テレビ(2018.1)「絶対に勝ってやる! 羽生結弦 自分への挑戦」

NHK(2020.3)「羽生結弦 10年間の軌跡 NHK杯フィギュア 」

NHK(2019.2)「羽生結弦オリンピック連覇 メダリストたちが語る最強伝説」

TBS(2021.7)「"素顔と本音" ドリーム オン アイス2021 」

テレビ朝日(2017.9)「神様に選ばれた試合」

CBC(2020.3)「Figure skating star Yuzuru Hanyu shares his emotional journey to becoming world's best」

フジテレビ(2022.1)「北京五輪へ!知られざる“寶”のストーリー」

NHKスペシャル(2022.1)「王者のジャンプ ~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男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