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随筆」像我這樣的人

作者:書為故人

很喜歡毛不易唱的一首歌《像我這樣的人》,喜歡那樸實無華又唱到人的心坎裡去的歌詞。每聽到這首歌,就有一種如是曲中人的感覺。

   “像我這樣庸俗的人,從不喜歡裝深沉”這句歌詞,簡直太讓我産生共鳴了,讓我不由得暗暗欽佩毛不易,寥寥數語就道出了多數人的心聲。

   就像歌裡所唱的“像我這樣的人”,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細想自己,我得出了基本靠譜的答案。

   首先,我是個庸俗的人。一生平庸,碌碌無為;見識淺薄,如井底之蛙。論學曆、文化水準,我雖然羞于啟齒,但不能自欺欺人。年少輕率辍學,國中都未畢業,以緻半生活在懊悔中。曾經雖有勃勃野心,奈何眼高手低人,最終隻能接受自己擺脫不了卑微的命運。

   年少時,數學令腦子遲鈍的我頭大,于是對文字有了本能的偏愛。隻是尴尬得很,搗鼓文字數年,也不曾有不俗之作令衆人擊節贊歎,同時應驗了父親曾說過的“文章不能放到鍋裡煮”的戲言。

   盡管對才華橫溢的文化人有一種本能的欣賞,但從不迷信文化人,因為我始終記得一句古詩“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相比文采,我更在乎人品,是以我從不輕易膜拜什麼文化大咖。比較守舊、古闆的性格,讓我固執地喜歡古詩詞、古典書籍多些。相比今人的長篇大論,所謂心靈雞湯,我更喜歡古人的寥寥數語,言簡意赅,讓人醍醐灌頂。

   據姐姐說,我天生傻裡傻氣,年幼時因為傻還讨過不少打。物質貧乏的年代,小時候的我偏偏還有嘴饞的毛病,于是母親常因我好吃把我往死裡揍,一邊揍,一邊問:“還好恰啵?”

   據姐姐說,我那時傻得出血,明明應該對母親說“我再不好恰啦”,可我偏偏反着說,仍然哭着答應:“我好恰。”

   我的傻讓大姐在一旁急得胃出血,大叫:“你就說‘我再不好恰啦’,不然又要讨打了。”

   大姐在一旁教了無數遍,我才改口。

   我年少時的傻,如今隻有姐姐印象最深。

   十九歲那年,我從廣東打工回來,居然異想天開,想要父親送我複讀。父親不肯,我在無奈中借來書本想自學,于是在家天天看書作筆記。

   一家人又說我成天雲裡霧裡的,把我視為怪物。母親和姐姐一門心思想讓我找男朋友,逼我相親。可我一見男孩那鷹鈎鼻,連跟他說話的興趣都沒有了。人家與我搭讪,我愛理不理,于是原本被大夥看好的男孩失望而去。

   其實以他的家境、學曆沒理由挑剔,高中畢業,考大學隻以幾分之差落榜的他,看上去也沒那麼俗不可耐。可我那時偏偏看不得他那鷹鈎鼻,認為那是狡詐的象征。

   我就是最不喜歡複雜的人事的癡人,對感覺狡猾的人有一種本能的排斥。我在乎第一感覺。

   我喜歡真性情的人,是以二十歲那年認識我老公後,就不顧他的家鄉遭了洪災,連房子都給沖垮了的事實,不顧父母親人反對嫁給了他。

   那時的他雖然看起來吊兒郎當,甚至有點花心大蘿蔔的潛質,但依然讓我感覺到了他的率真。他在我面前不藏不掖,坦坦蕩蕩,讓我為這種品質打動。

   事實證明,他一點兒也不花心,從不亂來。二十年的相處,也驗證了我當初沒有看走眼,他果真是真性情的人。

   如果他身上還多一點文藝細胞,如果他性格還溫柔體貼些,那簡直無可挑剔,可他偏偏連書都不愛看,中學對數理化有着偏愛的他,倒是比我聰明、務實得多,隻是有時脾氣太暴躁。

   或許是因為缺乏共同語言的緣故吧,是以我始終覺得自己的靈魂一直處在孤獨狀态,也是以生出一些遺憾,還有渴望。

   如今,經曆了太多事,我也知道了一些人生真相。或許人生本來就是存在缺憾的,不可能盡如人意,隻有接受缺憾的人,才不會鑽牛角尖,不會畫地為牢。

   我曾經執着地追逐,追逐像父親的朋友那樣的故人,能陪着自己一生,直到我的人生落幕,會在我的彌留之際緊抓我的手不放,哽咽着說:好人啊!

   但如今我想通了,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何況我也沒有父親那樣的人格魅力,足以震撼人心。人與人達成長久默契,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現在的我已經不想刻意留住注定隻是人生過客的人在自己的生命裡。删除了很多人後,我反而感覺生活更簡單,内心更甯靜。

   我不在乎别人怎麼議論我,看待我,我隻知道,我曾經也是真誠的,也曾在漂流瓶裡為素不相識的男孩耐心解開心結,也曾敞開心扉對待過遠方的人,我沒必要道德綁架自己繼續做别人的看客,也沒必要迷戀太多風景。

   今天,老公的侄女從老家向我發起視訊聊天,說要寄些臘魚、腐乳給我們。她知道我們在他鄉惦記故鄉的美食。

   我心裡是感動的,雖然我不會對她說煽情的話感恩戴德。

   一個人對别人一時好不稀奇,難得的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好!侄女讓我明白真性情的人,她永遠是那個不變的樣子。遇到這種人,是莫大的幸運,而她的真誠,也讓我想拿命相報。可惜我現在窮鬼一個,并不能回報她太多,隻能囑咐孩子,将來我若心願未了,一定要放在心上,替我圓夢。

   于是,我也更覺得自己應該調整觀念,從此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更值得珍惜的人身上。我對自己說,别妄想有太多人對你好,一兩個就夠;别追求虛頭巴腦的,對你真的人無關優秀與否,無關貧富,無關太多世俗人眼中認定的因素。我不必舍近求遠,不必舍實求虛。

   往後的日子,我就是這樣的人:不為任何人輕易改變自己,也絕不弄丢了值得我想以命相報的人。我不會道德綁架自己去做君子,也絕不讓自己成為卑鄙小人。别人怎麼看待我,那是小事;我自己怎麼看待我,才是大事。

   用一句話總結以後想怎麼活:随意而深情地活着,不必在乎有多少人垂青目,隻求沒有太多人投白眼。

   像我這樣的人,可能是别人眼裡的神經病。但我無所謂。沒有太多人垂青目不要緊,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我平庸、寒碜而翻白眼,也無所謂,勢利小人在我心中從來就不是人,我隻求:仰不愧于于天,俯不怍地,沒有太多人因為我腹黑、無恥、卑鄙而對我翻白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