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闆女子U型場地技巧1080有多難?中國單闆兩代人實作突破

世界女子U型場地最高水準的對決,美國選手克洛伊-金雖然挑戰1260度轉體失敗,但憑借兩個1080度轉體的正常操作,拿到了金牌,中國隊三人闖進決賽,但不管是蔡雪桐還是劉佳宇在難度上都略遜一籌,即便是一個1080度轉體,都是勉強完成,但連接配接串聯出現瑕疵。未來,中國單闆的成長還需穩步前行,努力提升動作難度。

單闆女子U型場地技巧1080有多難?中國單闆兩代人實作突破

單闆滑雪是一個年輕的雪上項目,雖然1998年才進入冬奧會,但在年輕人心中,這個項目比拼就是眼花缭亂的抓闆,充分的騰空高度以及富有節奏感的高難度動作和串聯,是以動作難度、騰空高度、抓闆方式、整體連接配接也是裁判打分的主要參考。

這幾年,中國單闆滑雪U型場地進步速度非常快,2006年冬奧會,孫志峰、潘蕾首次參賽,當時兩人的主要動作是540度的轉體,這也是當今世界女子的主流難度,結合各種抓闆等動作,比拼的是連接配接和細節以及騰空高度。

随着劉佳宇和蔡雪桐的出現,從2007年開始,中國隊的動作難度逐漸得到提升。這一周期,孫志峰和劉佳宇均能夠完成720度的轉體,而當年的世錦賽,劉佳宇正是憑借720度轉體奪得冠軍,這是中國單闆第一個世界冠軍。

單闆女子U型場地技巧1080有多難?中國單闆兩代人實作突破

自2010年開始,單闆滑雪女子難度飛速發展和突破,世界極限運動會是難度和潮流的引領賽事,很多高水準運動員選擇在這裡解鎖新動作,美國選手凱莉-克拉克、也就是克洛伊-金的前輩率先完成了900度的轉體,而2015和2017年世錦賽蔡雪桐蟬聯冠軍,憑借的也正是900度的轉體。

過去十年,大多數運動員都在努力攻克1080度轉體,相比720度轉體雖然隻是增加了180度轉體,但三周對于女子選手來說更多的是挑戰和困難。有專家研究過,單闆空翻和轉體受到滑行速度、騰空高度、轉體的角度、轉動慣量等多個因素影響。

單闆女子U型場地技巧1080有多難?中國單闆兩代人實作突破

這是外界因素,但空翻和轉體能否完成,與運動員本身也有很大關系,要完成三周或者更高的難度,不僅要滿足上述條件,還要擁有過硬的滑行能力、速度技巧、出衆的身體協調性和完美的空中姿态,當然,也有研究表明,跟生物力學、心理素質也有一定影響,可見,完成這個動作是多方面、多層次決定的,是一個複雜而又漫長的過程。

2018年平昌冬奧會,克洛伊-金首次在冬奧賽場使用1080度轉體取得成功,将世界女子單闆滑雪U型場地的動作難度推向了新的高度。當時,劉佳宇完成了正腳和反腳兩個900度轉體的動作,而蔡雪桐雖然訓練狀态不錯,完成過900度轉體,但實際比賽中并沒有完成。這屆冬奧會,劉佳宇拿到了銀牌,而克洛伊-金毫無懸念登頂。

單闆女子U型場地技巧1080有多難?中國單闆兩代人實作突破

進入北京冬奧周期,劉佳宇受困傷病,并沒有将訓練重點放在1080度轉體,而是繼續打磨900度轉體,并使用空翻兩周900度轉體的動作,蔡雪桐沖擊1080度轉體,她在北京冬奧會做成了一次,但900度轉體卻出現了瑕疵,導緻成套動作的連接配接并不完整。

決賽第三輪,克洛伊-金沖擊1260度轉體失敗,這是男子的潮流動作,目前來看,這位美國00後已經熟練掌握了1080度轉體,而且具備了成套動作兩個1080度轉體的連接配接,在女子U型場地一枝獨秀,而其他運動員還在努力提高1080度轉體的成功率,同時還要確定900度轉體的成功率,目前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

在攻克1080度轉體困難的情況下,很多選手在完成900度轉體或者720度轉體的同時,增加了cork、rodeo、偏軸轉體等組合,試圖用多樣性來彌補空翻和轉體的差距,這或許是中國隊的一個思路。總之,中國單闆滑雪U型場地任重道遠,未來仍需打磨細節,才能挑戰身體極限,突破自我。(任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