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近年來,各大博物館文創頻頻刷屏,博物館從傳統嚴肅的形象變得活潑了許多。從故宮博物館的鶴紋紙膠帶、“故宮貓”盲盒,到陝西博物館的“青銅天團”,再到河南博物館的考古盲盒……每一樣都讓人忍不住瘋狂下單!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台北故宮“朕知道了”火出圈

說到博物館文創,就不得不提台北故宮博物館。2013年,一款寫着“朕知道了”的紙膠帶,掀起一股購買熱潮!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台北故宮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又稱中山博物館,藏品多達69萬餘件。在2019年《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中,台北故宮博物館在全球位列第18名。

早在1983年,台北故宮時任院長秦孝儀就提出了“從傳統中創新,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文創理念。台北故宮文創産品更是率先打破早期文創産品幾乎都是文物複制品的局面,發展出了兼具藝術與實用性的創新文創商品。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2007年,大英博物館花了高達30萬英鎊的借展費用,推出了《秦始皇帝—中國兵馬俑》文物展。在衆人紛紛質疑費用過高難以回本的時候,大英博物館憑借同步推出的兵馬俑紀念品,賺的盆滿缽滿,不僅賺回了借展費用,還另有盈利。

台北故宮還有啥文創好物?

逛逛博物館,買買文創好物,已然成為當今人們旅遊的标配項目之一。手信名單裡怎麼能少了台北故宮的文創好物呢?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繼2013年“朕知道了”紙膠帶,2014年推出了第二波雍正主題文創産品“朕又來了”,其中包括雍正禦批夜光手環和印有“聖旨”字樣的檔案夾、明信片。

從《唐人宮樂圖》中走出的“墜馬髻”頸枕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唐人宮樂圖》

故宮典藏《唐人宮樂圖》中,奏樂的仕女都有墜馬髻,那麼除了把畫上的人物放到傳統印刷物上,還有什麼文創商品可以做呢?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正經中帶着搞笑的墜馬髻頸枕

你初看一定會爆笑的“墜馬髻”頸枕來啦!平時是個不起眼的普通頸枕,戴在頭上,一秒變身唐朝人!

吸睛必備 翠玉白菜傘

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宮名氣很大的一件文物,代表了大陸巧奪天工的玉器雕刻技術。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翠玉白菜,除了仿制縮小版周邊,還能怎麼做呢?台北博物館推出了晴雨傘版的“翠玉白菜”,半綠半白,讓人意想不到!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惟妙惟肖 “小乾隆”蓋杯

初看這件商品,隻覺得可可愛愛。細細品來,别有一番風味。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整個商品包含一壺一杯,通過拟人化的造型,将壺、杯甚至是印章融為一體。茶杯蓋以乾隆禦用朝冠上的頂為原型,卡通地還原了乾隆的整體形象。壺底的印章取自乾隆禦印,寓意天恩會澤、長命高壽。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壺底印章

走上路上誰都會回頭看一眼的“冰山一腳”

看似普通絲襪,實則暗藏玄機。設計師結合了北宋汝窯青花式溫碗的冰裂紋及南宋龍泉窯青瓷設計而成,有熱粉紅、天空藍、酷炫黑3種顔色。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你以為我送的是潮襪?不,我送的是曆史的印記!

不僅與設計品牌合作 更是取材民間

除了推薦的這些之外,台北故宮文創産品中暢銷的還有印有“富春山居圖”的餐墊、乾隆福印、寫滿《蘭亭序》的手機殼、青花龍醬碟筷架、源自戰國貴族龍玉佩的龍爪開瓶器等等。

為了不斷創新,台北故宮博物院特地設定了藝術基金,不僅與國内外設計品牌合作,還面向群眾舉辦設計競賽,帶給文創産品不斷創新和無限可能。

朕又來了!盤點台北故宮那些超值得入手的文創好物

古為今用,兼具生活與藝術,正是文創産品努力的方向。而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發現這些美,把這些美帶進我們的生活!

部分圖檔來源或改編自網際網路,

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删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