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是生長在中國本土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審美理想及人文精神的重要展現,蘊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中國傳統繪畫通常強調營造繪畫意境,表達畫家情感,實作将美的理念植入人的内心世界,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而馬秋平最善用山水畫的藝術形式表現中國南北方四季的美麗景色,尤其是重點描繪他的家鄉東北,一年四季那不一樣的風景。此次藝咚咚平台東書房名家展馬秋平專場所展出的作品,不僅能看出他深厚的繪畫功底,更能透過畫面,感受到他在創作這幅畫時,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與深厚情感,細節在動容之處無所不現。

東北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這在他的作品裡能夠深切的感受到這一點。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北方大地,有着完全不一樣的景色,春天——冰雪消融、春回大地、萬物複蘇,一片春耕景象;夏日——綠色成為北方平原的主色調,深淺不一、黃綠相間的色彩構成植被生長的旋律;秋天——成熟收獲的季節,大地色彩斑斓、光彩奪目,豐收美景美不勝收;冬季——北方特有的季節,大地一片銀白,冰雪情懷、寂寥原野。
繪畫作品的形象都應該有深刻的寓意,這幅作品才會靈動。馬秋平創作的這些景色常常出現在他的夢裡,在他幼年時就夢想着将來能成為畫家,畫出他所見到的親人和家鄉美景。美術學院畢業後,有幸留在高校美院當老師,這讓他能夠盡情的發揮他的繪畫技巧,去描繪他愛的人和家鄉景色,實作兒時的夢想。
意向是物象與情感的綜合體,是藝術家主觀情感的間接抒發。意和象不是簡單的契合,而是作畫者直覺精神的具象化與客觀物象的拟人化高度結合的産物。馬秋平的作品在日益累加的寫生創作與教學創新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北方的大地田野是他的重點表現題材,他采用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法,将墨反複皴擦點染畫足之後,用西畫的水彩顔料進行層層渲染,努力達到色墨合一、色不礙墨的藝術效果,逐漸的從當初遭受同行的非議到大家的廣泛認可。經過一段實踐,用這種技法偶爾又表現一下江南景色,也同時表現出一些唯美的作品。
馬秋平在大學任教,做美術研究,一直倡導當代花鳥及寫意創作中,應該通過構圖充分展現空間性的藝術特征。于建嵘先生也曾評價說他的作品大氣又注重細節,筆觸果斷而又剛柔兼備。馬秋平無論是創作還是教學,始終都保持飽滿的激情,隻要有機會,就會投入到寫生創作中,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此次東書房藝術館名家展馬秋平專場,将在藝咚咚平台持續到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