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大選進入沖刺階段,兩強格局下安哲秀成“關鍵人物”?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王昕然

南韓大選進入沖刺階段,兩強格局下安哲秀成“關鍵人物”?

2月7日,在位于京畿道果川市的南韓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辦公樓,大選倒計時展闆顯示大選當天進入倒計時30天。

随着倒計時展闆不斷翻頁,距離預計于3月9日舉行的南韓總統選舉所剩之日已不足30日。

本次選舉曾被稱為是一場“失焦”的選舉,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和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均曾受困于醜聞,埋陷于批評聲浪及互相攻擊之中。醜聞的彌漫也使部分選民遲遲難以作出最終決定,時間流逝,至今也未出現支援率穩占優勢的候選人。

與此同時,李、尹之外的“第三人”—— 國民之黨候選人安哲秀則在近期成為衆人矚目的焦點,在兩個陣營紛紛對他抛出橄榄枝時,他的最終決定或将成為影響大選的極大變數。

據《亞洲日報》報道,本場選舉的候選人登記時間為2月13日至14日,選票印刷開始時間為28日,3月4日至5日将開啟提前投票。南韓大選的未來局勢将如何發展?目前來看仍未有出現明确趨勢。

“第三強”異軍突起?

曾橫跨教育界、商界和政界的“多栖”人物安哲秀在往屆的選舉中均引發關注,此次也是他“三戰”南韓總統。2012年,安哲秀首次參加總統選舉,後因與時任總統候選人文在寅形成“單一聯盟”而退選。2017年,他再次挑戰總統寶座,支援率曾一度反超文在寅,但最終落敗。

2020年,安哲秀組建新黨——國民之黨,欲再次沖擊總統,并于2021年11月正式宣布參選。他宣稱,自己将帶着新覺悟,為國家迎來更美好的未來做具有戰略意識的“國家經營者”。但此後,他的支援率未敵兩位熱門候選人,甚至相差甚遠,一直徘徊于5%左右。

變數始于今年伊始,自1月起,多項民調結果均顯示安哲秀的支援率不斷上升且超過10%,甚至在一項針對18歲至39歲群體的民調中排名首位。當時,就《南韓時報》曾分析指出,這一變化的形成原因與搖擺選民對于李尹二人負面消息的失望情緒不無關系,尤其是在尹錫悅妻子履曆造假、與巫師挂鈎等争議之下,對其能力和資格的質疑也使其支援者轉而走向安哲秀。報道稱,當時的民調中,回答因“道德和能力”而支援安哲秀的受訪者占了近50%。

自然,安哲秀也深知自己可在熱門候選人因醜聞而“步履蹒跚”之中得益。在1月底參加黨内記者會時,安哲秀曾稱李、尹二人為“不合格候選人”,并表示現在正是群眾選擇有能力、有國際視野且不“欺騙”群眾的候選人的時候。

盡管如此,1月初至今,安哲秀的支援率仍未能超過20%。在人氣攀升之後,雖然韓媒曾預想的“三強争霸”模式并未出現,但在20歲至30多歲青年群體(2030青年群體)已成為搖擺選民中堅力量的背景下,安哲秀是否會持續吸引更多支援也引發了關注。

“大選分水嶺”下的勝負未分

随着大選之日臨近,李在明、尹錫悅兩強相争的膠着态勢也愈發明顯。盡管尹錫悅在此前曾面臨支援率驟降的頹勢,但在今年1月初與國民力量黨首李俊錫達成“戲劇性” 的和解後便發生了逆轉。

在平息“内鬥”後,尹錫悅的支援率有所上升,在多個民調中與李在明持平甚至反超。據《北韓日報》報道,這種趨勢大體延續至今,1月13日起到1月末實施的22個民調中,尹錫悅在13個中支援率超過了李在明,截至2月7日,尹錫悅最高支援率達到了45.7%,李在明則為40.4%。

早在此前倒計時50天之際,韓聯社曾援引南韓明知大學教授申律的話稱,回顧曆屆大選,排名第一的候選人從未像此次這般不斷變動——2017年,文在寅在民調中領先洪準杓和安哲秀,并最終當選。2012年,時任總統候選人樸槿惠則在大部分的民調中排名第一。

但在倒計時進入30天後,雙方勝負難分的局面仍未改變,曾被韓媒視為“大選分水嶺”的2022年春節也已經過去,但在搖擺選民尚未表現出對特定政黨支援傾向的情況下,兩名熱門候選人的支援率至今未呈現明顯差異。

民調機構NEXT Research于2月7日至9日實施的調查顯示,尹錫悅的支援率為36.1%,李在明為31.6%,另一機構JOWONCNI于5日至6日實施的民調結果則顯示,尹錫悅的支援率為45.5%,李在明為39%。此外,在部分民調中,李在明的支援率則是超越了尹錫悅。

就此,《東亞日報》報道指出,目前尹錫悅的支援率與李在明相比,隻有薄弱的優勢,很難保證勝利。在這一背景下,在野黨總統候選人是否将“抱團”的讨論也逐漸升溫。實際上,自安哲秀宣布參選後,便有分析人士猜測在野黨候選人可能實作“單一化”。随着選情的不确定因素逐漸增加,國民力量黨選舉對策委員會高層相關人士也開始了“時機已到”“存在可能性”等讨論。

安哲秀手握“取勝密碼”?

在曆屆南韓大選中,推舉單一候選人的情況并不少見。《南韓先驅報》報道指出,在過去的總統選舉中,共出現過三次候選人“成功合并”,其中最著名的為2002年在距離大選僅剩25天之際,南韓新千年民主黨和國民聯合21黨決定聯合推舉時任總統候選人盧武铉,使此前支援率位于第三的他成功“逆襲”,取得“戲劇性”的勝利。但“單一聯盟”也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在2012年的競選過程中,文在寅與安哲秀雖在大選前40天達成了聯合協定,但并不順利的協商過程也使部分選民放棄對其支援。

今年2月13日至14日即将迎來選舉候選人登記的重要時刻,部分國民力量黨内人士已在敦促應在登記日前推舉單一候選人,安哲秀也就此面臨抉擇。

《亞洲日報》報道稱,目前尹錫悅與李在明難分勝負,安哲秀持有10%左右的支援率,假使合并将幫助在野黨占據有利優勢。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在2月3日舉行的四強電視辯論中,尹錫悅與安哲秀間的争論并未直擊彼此要害,且雙方在臨選之際閉口不提單獨推舉一事也是在為最終實作合并效果最大化做最後的努力。

然而,京畿大學政治政策研究所學生院教授樸相哲也在接受《南韓先驅報》采訪時指出,“單一聯盟”的形成也未必能産生“1+1=2”的結果:由于安哲秀的支援者中有很多搖擺選民,在合并之後,他們也可能因感到“背叛”而轉投李在明。《京鄉新聞》報道也指出,安哲秀曾在參選時提出要轉變“兩黨體制”,在這一背景下,不管是與國民力量還是民主黨聯合,他都可能會被認為是“背棄參選理由”,進而失去部分支援。

此外,根據南韓選舉公營制(國家管理選舉并承擔費用的制度),隻有在大選中得票率達15%以上的候選人在選舉活動過程中使用的全額經費才能得到保障;相反,假使得票率不足10%,那麼選舉黨派和候選人将負擔所有的經費。未來,選舉費用也或将成為安哲秀的一大壓力。

近日,尹錫悅已主動向安哲秀抛出“橄榄枝”,據《南韓先驅報》報道,在2月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尹錫悅曾表示“不會排除候選人單一化”的可能性,并指出安哲秀和自己的目标均為“實作政權更疊”,若合并可能實作,應予以推動。但安哲秀卻對此否認,稱并沒有此類意向,表示将堅持獨自跑完大選全程。此外,目前國民力量黨内部也并未就此問題達成共識,包括李俊錫在内的數名重要黨員仍抱反對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方面也有所行動。《南韓時報》報道稱,近日李在明提出了“聯合政府”和“混合内閣”構想,曾與國民之黨議員會面,并将會見被稱為“安哲秀導師”的前環境部長官尹汝俊。報道指出,支援率停滞不前的李在明也在向安哲秀抛出橄榄枝,但安哲秀本人則就此回應稱“不清楚這些構想的細節”。

在勢均力敵的大選沖刺階段,安哲秀似乎已成為“熱門人物”,手握“取勝密碼”。無論是在野黨最終“臨陣抱團”決定這場選舉的命運,還是安哲秀獨自“跑完全程”,亦或是他宣布中途退場再次帶來懸念,結果均将在幾天内揭曉。

責任編輯:胡甄卿

校對:劉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