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葉落歸根大年初九,走到臨街的一家農舍跟前,看見門口層層疊疊擺滿了花圈,白色的紙花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這家是一對五十多

作者:滿眼蕭瑟

葉 落 歸 根

大年初九,走到臨街的一家農舍跟前,看見門口層層疊疊擺滿了花圈,白色的紙花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這家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兒女外出打工,帶着一個孫子,以種地為生,其樂融融的樣子,老夫妻身體不錯的樣子,不像是這種随時會死掉的人呢。我小聲問路過的一位熟人,這家是誰駕鶴歸去了。熟人使個眼色示意我走一邊,然後和我說了一些久遠的事情……

原來這家死去的是遠在外省的自家叔叔。三十多年前,這個叔叔打算跟随自己的兒子到外省生活,把自己名下的宅基地送給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現在辦喪事的這戶人家,當時定下了協定,将來如果老人歸西了,回老家辦喪事,侄子侄媳包括後來的侄孫都要無條件接受停屍擺靈宴請親朋好友的這一系列操作,是以這不,這家人正月還未過完,就得籌辦親叔叔的喪事了。

原來如此,我也說這戶人家身體都不錯的,正百思不得其解呢。隻是這死去老人的兒子為什麼不想給父親買個公墓,将來逢年過節祭奠也友善些。

城市裡公墓都很貴的,不是平常人家能接受的。而且老人以前早就安排好了,留有遺言的,葉落歸根。隻是委屈了這親侄子,十五未過完就辦起了喪事。

熟人說完走開了。

現在農村的喪事還興大操大辦,在堂屋裡停屍三天,接受親朋好友拜祭,流水的席面,棺買裝殓,請的吹喇叭的吹吹打打,搭戲篷子,而且出殡那一天高價請的“哭靈”,攔關,又是一場重頭戲,放的鞭炮不計其數,燒的紙錢漫天飛舞。找人看陰宅,看風水,起坑,然後棺木落下,填土,墳包不可太高,影響家中未亡人的壽限。然後一個人的一生就這樣塵歸塵土歸土了。

這家老人願意回歸故土,也有侄子願意停屍家中,可大多數背景離鄉的老人往往把老家房子物件一起賣掉,等到百年歸山往往沒有後路可退,我親眼看見一個患癌的老人在異鄉凄涼死去,臨死苦苦哀求要葬在老家,兒女隻好拿着骨灰千裡迢迢地奔回來,無本家願意接納,隻好在荒郊野外搭起帳篷,請了移動的流水席,也是停屍三天,也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送老人最後一程。說不完的凄涼,女兒眼淚簌簌地說,父親可憐,死後連個地方擺放都沒有 。不過城裡的老人大多數都是買公墓了。也沒有那麼多的将就那麼多的繁文缛節了。

不過葉落歸根也許是大多數人最樸素的心願了。

葉 落 歸 根

這家老人願意回歸故土,也有侄子願意停屍家中,可大多數背景離鄉的老人往往把老家房子物件一起賣掉,等到百年歸山往往沒有後路可退,我親眼看見一個患癌的老人在異鄉凄涼死去,臨死苦苦哀求要葬在老家,兒女隻好拿着骨灰千裡迢迢地奔回來,無本家願意接納,隻好在荒郊野外搭起帳篷,請了移動的流水席,也是停屍三天,也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送老人最後一程。說不完的凄涼,女兒眼淚簌簌地說,父親可憐,死後連個地方擺放都沒有 。

葉落歸根大年初九,走到臨街的一家農舍跟前,看見門口層層疊疊擺滿了花圈,白色的紙花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這家是一對五十多
葉落歸根大年初九,走到臨街的一家農舍跟前,看見門口層層疊疊擺滿了花圈,白色的紙花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這家是一對五十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