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是個好人,第一次見婆婆,她45歲,如今我倆相處25個春秋,我用2個字形容古稀之年的婆婆,那就是“好人”。第一個好是:

作者:淡淡的的栀子花

婆婆是個好人,第一次見婆婆,她45歲,如今我倆相處25個春秋,我用2個字形容古稀之年的婆婆,那就是“好人”。

第一個好是:勤勞,任勞任怨;

和老公交往的第二年五一,第一次來到婆婆家,呆了2天,婆婆忙完三餐,忙菜地,忙完菜地忙田地,晚上剁豬草,早上天不亮就做好了早餐去鋤地了。

家裡養了10多隻雞,10多隻鴨,1頭豬,2個大菜園,5畝地一年種兩季。

公公在縣城教書,一周回一次,回來也不會幫什麼忙,還得婆婆照顧一日三餐。

婆婆的3個兒子都在北上廣工作,隻是過年過節才會回家,回來婆婆也像客人樣招待。

種的菜,能曬幹的,都曬的好好的,等我們回去享用,養的雞鴨,也是招待我們回去最好的天然餐桌菜,種的兩季稻谷,除了吃,也會菜,雞鴨和雞鴨生的蛋一起拿去市場買。

25個寒暑往來,年年是這樣。

看着婆婆的青絲慢慢變白發,那年,幾個兒子和媳婦用勁辦法勸說她不要這麼勞累了都無濟于事。

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80歲,我能動的話都還要去勞動,不要你們養活我,你們有家有孩子,用錢的時候多的是。

老公作主把田租給别人種了,婆婆卻去鎮裡停車廠浪了掃地的工作;

新農村改造,菜地被用,隻留一小塊地後,她揮起鋤頭又在荒地上開墾了2塊;

當搬進了新樓房,沒有養豬的地方時,婆婆增加了雞鴨的養殖,整個一樓幾乎成了雞鴨馳騁的家園,青菜是它們的營養品,米飯是它們的主食,把一群群雞鴨像是她的孩子樣喂養。

第二個好是:對兒子兒媳寬宏大量,從不計較;

老公第一次帶着我回去的那次,婆婆倒水削水果給我時,也不忘記倒一杯水給老公,我以為是第一次回來的原因,沒想到,隻要我們回家,婆婆總不忘記倒水端茶給我們,說是一路辛苦了,對待小叔子他們一家照樣是如此。

有時我責怪婆婆太慣着我們了,她卻呵呵一笑說:端杯水,算什麼慣不慣的。

多年來,一如既往,回到家的我們,被她招待的就像貴客般。

記得有一年過年,小嬸子和小叔子因電視機的擺放問題,争論,婆婆沒有責備任何一個人,而是對小嬸子不停的賠不是,說是她沒教育好小叔子,惹小嬸子生氣,看在婆婆的情份上,小嬸子才消氣,最後才避免一場争吵。

第三個好是:熱情,好客。

婆婆個雖不高,卻嗓門大,說話響當當,每每去當街的親戚路過家裡時,婆婆使出百般招數留他們吃了中飯才能回。

婆婆磨的一手好豆腐,種的毛豆除了炒着吃,就是拿來磨豆腐,常常磨了豆腐,就要送給左鄰右舍。

當然不在家的我們,都是聽親戚們和鄰居們說的,說完,還要很羨慕的對我說:你們好福氣,有個好婆婆,你婆婆也好福氣,有你們幾個好媳婦。

曾經常聽說婆媳沖突重重,當我嫁做為人婦後,也很擔心與婆婆相處不好。

也許是命運的青睐,我和婆婆間,隻有歡笑,沒有過不去的沖突。

#婆媳日記# #情感#

婆婆是個好人,第一次見婆婆,她45歲,如今我倆相處25個春秋,我用2個字形容古稀之年的婆婆,那就是“好人”。第一個好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