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即使财政收入,也就是大家口中,最具含金量的經濟資料。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不一定是GDP總量高,财政低就是“注水”,産業與産業之之間的稅不一樣,也就是說,産業結構對于财政的影響很大,同時,包括政策也是,有的地方為了促進發展,對稅收進行減免或者優惠。

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解析一下,大陸财力50強城市。财力50強,應該是最沒有争議的經濟實力50強城市。最後一名,被山東濟甯以440.6億元占據,這也是财力50強城市的“門檻”。從省份分布來看,粵蘇浙魯四大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強省上榜的城市都比較多,其中,廣東6城,除了廣深佛莞之外還有惠州和珠海,江蘇則是7大城市上榜,除了蘇南的蘇錫常之外,還有蘇北的南通、徐州和鹽城;浙江則是杭州、甯波、嘉興、溫州、紹興、金華和台州7大城市;山東則是青島、濟南、濰坊、煙台和濟甯5大城市。
即使是經濟最強的四大省份,能夠上榜50強的都是省内經濟發展的佼佼者,由此可見,财力50強城市的實力。在這50強城市中,有20城的财力都在千億以上,其中,上海以7771.8億元領跑,北京和深圳都在4000億元以上。除了這3市之外,還有6市的财力在2000億元以上,成都以2123.1億元處于墊底位置,緊随天津之後。
成都在2021年的财力還是比天津少17.9億元,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事實。這幾年,天津連續遭遇經濟總量上的下調,已經跌出前十,而成都則常年位列第7。在最新的2021年中,成都的GDP總量達到19916.98億元,而天津僅有15695.05億元,成都在領先天津4221.93億元的情況下,依舊在财政上不敵天津,讓人沒有想到。
從财力第21到44名城市中,它們的财力都在500億元以上,其中,合肥以905.42億元領跑,廈門緊随其後,兩者都在900億元左右。從鄂爾多斯開始到太原結束的22座城市中,它們的财力都在500億元到800億元之間,300億元的區間,就有超過20座城市,平均每座城市間隔不到15億元,競争還是很激烈的。其中,以南通為代表的城市,是典型的GDP總量高,而财政低的。
在2021年,南通的GDP增速雖然不太理想,僅有9.87%,但依舊是實作了11026.94億元的GDP總量,處于全國第22。單從财力上看,僅有710.2億元,處于全國第28,比GDP總量站位低6個位次,僅高于GDP僅有8807.58億元的常州,而像廈門、鄂爾多斯等GDP較低的城市還高于南通。
除了南通之外,像泉州、唐山等也都是典型城市。太原成為财力破500億元的最後一座城市,與其GDP總量相比,這是一個比較優異的成績,要知道太原僅有5121.61億元的GDP總量,處于全國第49,對比于GDP總量的站位,太原在财力上提升5個名次。金華、貴陽、南甯、台州、鹽城、濟甯6大城市是财力50強城市僅有的未到500億元的,位列最後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