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篇】狂犬病的N多糾結

【上篇】狂犬病的N多糾結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3623篇文章

1.外觀健康的狗狗到底能不能攜帶狂犬病毒?

這裡的健康有2層含義。一是長期健康,一是在某一個時間節點健康。

(1)在多地進行的外觀健康犬的狂犬病病毒攜帶率調查顯示,雖然陽性率通常不高(千分之一水準),但是外觀健康的狗狗(調查通常來自于市場待售犬和流浪犬)中确實可以檢出狂犬病病毒(采用安樂死後檢測大腦組織的方法)。

(2)但是,狗狗不可能長期攜帶狂犬病病毒而不發病,研究顯示狗狗中的潛伏期最長是半年時間,是以如果半年内沒有和外界接觸或者明确未被野狗野貓抓咬的狗狗,可以排除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可能。

EXPLANATION

解讀

監測中發現的這些腦組織中檢出狂犬病病毒的狗狗處于發病的潛伏期。但是需要注意,攜帶病毒不等于在所有時刻都具備傳染性。這點狂犬病病毒和其他病毒(如肝炎病毒、水痘病毒等特性完全不同),這一點我們下面會繼續讨論。

2.家養的狗狗到底有沒有可能是狂犬病的傳染源?

對大陸近幾年報道的狂犬病病人的調查顯示,90%以上緻傷動物是犬類,且家養動物很常見,特别是在農村地區,被自家或鄰居家狗咬之後發病的占了很大比例。

家養的狗狗可能被野狗野貓咬了,導緻成為新的傳染源,是以家養的狗狗≠不傳播狂犬病。

3.所有被狗咬的人都會出現狂犬病症狀,隻是時間早晚嗎?

首先,狂犬病是一種發病率很低、病死率極高的疾病。絕大多數情況下,咬人或抓傷人的狗狗體内并沒有狂犬病病毒(咬人有很多情況,并不一定代表其得了狂犬病),是以這種情況下,本來就沒有可能發病。

其次,即使是被得了狂犬病的動物咬了,也不一定中招。犬或貓感染狂犬病病毒後,一般認為可通過唾液腺間歇性排毒,即狂犬病病犬或病貓唾液中并非随時帶有病毒。如果在咬人的時候正好唾液腺沒有排毒,那麼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經過規範的處置,也不會被感染。這就是為什麼在同一次瘋狗咬人事件中,并非所有受害人的結局都一樣。

雖然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明确在被咬的那個時候,病毒到底有沒有進入人體,由于狂犬病的病死率太高,是以不能心存僥幸,這個現象不能成為拒絕接種疫苗的依據。

【上篇】狂犬病的N多糾結

4.所有接觸到瘋狗唾液的是不是都可能傳染狂犬病?

嚴格來講,狂犬病的傳播需要具備幾個條件,并不容易實作。

一是這個時候狗狗的唾液腺正好處于排毒階段,唾液中含有病毒.

二是唾液中的病毒要能夠進入到人體。由于病毒不能穿透完整的皮膚,是以從病毒的角度,它需要患有狂犬病的動物通過撕咬、抓撓等方式,将唾液中的病毒注入到新的宿主體内。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在重視狂犬病的同時,又不能過度恐慌,轉為“恐狂症”的一員。尤其是皮膚完整的情況下,病毒不可能穿透進入人體。

5.有傳染性的狗是不是一定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

狂犬病有2種類型,一種是狂躁型,占大多數左右,還有一種是麻痹性,占比相對較低。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出現明顯症狀的前幾天,狂犬病動物的唾液腺中就可以檢出病毒,在這個階段被咬,也可能被感染。

光靠肇事(咬人等)時候的症狀不能直接判斷有沒有傳染性。

被貓狗等動物咬傷後,最靠譜的做法是規範的傷口處置、狂犬疫苗/蛋白的使用,而且需要盡早開始。請根據醫生對暴露的風險評估配合處置。

6.得狂犬病是不是一定要通過動物抓和咬?

目前狂犬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是咬傷,抓傷的比例比較小,其他常見的途徑包括傷口被舔等。

其他更少見的路徑包括:

(1)氣溶膠傳播:進行狂犬病病毒相關檢測的實驗室從業人員,進入大量蝙蝠聚居的洞穴有可能發生。

(2)器官移植。器官捐獻者體内有病毒,移植後受捐者發病。

(3)對狂犬病動物解剖、宰殺、剝皮偶爾也會造成感染;而食用死于狂犬病的動物的生肉(肉裡含有狂犬病病毒)而感染罕見。

不會傳播的方式:

(1)徹底煮熟的動物肉和巴氏消毒過的奶,不會傳播狂犬病。

(2)狂犬病不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新出生的奶狗不會帶有病毒。

有些人糾結狂犬病動物的唾液沾到物體表面,然後無意中接觸到自己的身體,然後再發現自己的手或腳上有傷口,進而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狂犬病。其實,這種恐慌和“恐艾症”很類似。這種間接傳播途徑感染僅存在理論上的可能,畢竟這是狂犬病病毒,而不是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正常感染的主要途徑還是破皮見血的狗和貓的咬傷和抓傷。

總顧問:姜慶五教授 醫學顧問:長甯區疾控中心 趙文穗主任醫師 蔡恩茂主任醫師

IT技術支援:上海悅米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醫學内容:莊建林名醫工作室 編輯:張展 高慧

資金項目支援: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普項目資助(項目編号:18dz2300700)

長甯區第四輪(2018-2020年)創新團隊(後備)(基于人工智能和原創IP體系的傳染病防控創新研發團隊)

長甯區醫學名專科:急性傳染病防制科(學校急性傳染病監測與防控)

長甯區疾控中心創新團隊:視覺健康與健康科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