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2月8日電 “這孩子,心裡有大局”——訪冬奧短道亞軍李文龍的父親及教練
新華社記者王凱
“有面兒不爸?”
“兒子,你太牛了,那是相當有面了。”
“我當時根本就沒想成績啥的,我就尋思隻要中國能拿冠軍就行。”
8日,李文龍的父親李居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向記者展示了他和兒子的部分聊天記錄。就在一天前,青島選手李文龍在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決賽中獲得銀牌。
“他覺得自己能進決賽就已經赢了,是以并不是特别在意自己是否拿牌,而是反複說‘要力保兩個哥哥,力保我們中國拿到冠軍’。”李居琨說。
站上了領獎台的李文龍迅速受到廣泛關注,但是作為父親,李居琨卻怎麼也忘不了,10年前又瘦又小的李文龍第一次上冰時的磕磕絆絆。
李居琨告訴記者,李文龍上國小時喜歡輪滑,後來練了不到半年時間,李居琨就把11歲的李文龍送到青島,投到剛剛組隊不久的楊占宇、劉曉穎門下。
“我記得特别清楚,那是2012年11月11日。到了隊裡,教練問孩子上沒上過冰,我說冬天老家農村的河上有冰。”李居琨回憶道,那時候李文龍實際沒怎麼真正滑過冰,最多隻有半年不到的輪滑經驗。後來教練讓孩子上冰試試,結果李文龍一上冰就絆絆磕磕的,教練當時委婉地表示“先讓他在場地邊上自己溜達着玩吧”。
第一天的訓練結束後,瘦小的李文龍累得哭了,李文龍的媽媽也跟着哭。但即便如此,李文龍還是不顧父母的勸說,堅決要留在隊裡練習滑冰。
這一練,就是10年。
在李文龍的教練劉曉穎看來,李文龍能站上冬奧會領獎台,是他10年勤學苦練的結果。
“這孩子講大局、有韌勁、能吃苦,這孩子的成功絕非偶然。”劉曉穎說,李文龍常常在訓練中為隊友打配合,當“配角”也少有怨言,非常有團隊意識、大局意識。
劉曉穎告訴記者,她帶隊伍非常嚴格,對隊員的要求很高,但李文龍卻很少受她批評。“李文龍經常說自己一到冰場上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确實就是這樣,訓練刻苦,執行教練指令很堅決,也很到位,是個很靠譜的孩子。”劉曉穎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