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昔日“國産神車”倒下,騙補60億也不行,最後1.17億賣給水利公司

針對中國消費者,國産汽車品牌陸續推出各類“國民神車”産品,吸引消費者購買汽車。國内消費者購買汽車,主要有兩類不同的需求。一類消費者,主倡購買空間體積大、動力強的中大型汽車産品;而另一類消費者,主要購買空間小、用車成本低的汽車産品。針對不同需求,各類“國産神車”産品層出不窮,而如今又有一個昔日神車品牌倒下,讓人唏噓。

國産汽車品牌要做出老百姓喜愛的國民神車,大部分汽車品牌首要關注點都放在了閱聽人群體上。而盲目推出同合資品牌競争的中高端汽車,以大空間、科技感、駕駛體驗強等噱頭吸引消費者,實際購買人數并不算太多。而以五菱宏光為首的汽車品牌,考慮到目前消費者的購買趨勢,先後推出各類小空間、低能耗的電動微型汽車。

昔日“國産神車”倒下,騙補60億也不行,最後1.17億賣給水利公司

以宏光MINI EV為例,該款汽車雖說空間不大、行駛裡程不長,但自身售價和用車成本遠低于其他品類汽車産品。宏光MINI EV爆紅之後,各類汽車品牌也陸續推出自己的微型車産品,一時間昔日冷門微型車市場反倒成為增長速度較快的汽車新分支市場。而不少專注生産微型車産品的車企,運氣就沒有那麼好。推出的産品并未趕上微型車大熱潮,反倒提前步入淘汰期。

這其中最讓人唏噓的,當屬曾經的一代神車品牌——知豆汽車。回顧大陸微型車市場發展曆程,雖說幾次出現過發展火爆期,但大部分時間各類産品都被忽視。知豆汽車之是以會被市場淘汰,主要是因為自身發展進入瓶頸期,企業找不到合适的發展路子最終隻能選擇被市場淘汰。

昔日“國産神車”倒下,騙補60億也不行,最後1.17億賣給水利公司

作為知豆汽車的創始人,鮑文光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知豆如今會走上如此尴尬的局面。鮑文光在接觸汽車領域前,主要接觸的領域還是電視、電動自行車等輕工業領域。2006年,鮑文光趁新能源汽車尚未爆紅之際,宣布成立知豆汽車主打研發生産微型電動汽車品牌。但由于本身企業無對口專業人才,研發、量産屢屢碰壁。

昔日“國産神車”倒下,騙補60億也不行,最後1.17億賣給水利公司

一路摸索,知豆汽車終于在2012年宣布推出自己的第一款微型電動汽車。不過一開始,因為缺少資質的問題,知豆汽車主要面向輸出海外市場。以意大利為首的歐洲國家,迅速出現數千輛知豆汽車。獲得國外市場愛戴後,知豆汽車轉而拿到國内投資者注入的資金。2017年在吉利控股等投資方的幫助下,知豆獲得國内生産資質,一年賣出4.3萬輛汽車。

昔日“國産神車”倒下,騙補60億也不行,最後1.17億賣給水利公司

但僅僅一年後,知豆汽車便陷入營運危機。2018年國家宣布,不再給予續航裡程低于150公裡的電動汽車補助。沒有了補助,知豆汽車自身的問題顯現出來。知豆汽車原本便是靠着高補貼生存的電動車品牌,在其倒閉之後也被貼上了“騙補60億”的标簽。

自身汽車生産成本極高、公司日常開銷用度非常驚人。政策調整後,知豆汽車才匆忙開始研發續航裡程更高的電動汽車品牌。但此時國内傳統車企陸續入場,知豆汽車作為缺少核心技術的電動車企,很快便被時代淘汰,最終被一家水利公司以1.17億元的價格買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