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記者寒冰報道谷愛淩和女子冰球隊在冬奧會上的亮相,再次引發了關于中國歸化運動員的激烈讨論。其實,若非歸化時間不足,恰好錯過冬奧會,2019年世錦賽包攬短道速滑男子個人全能、1000米、1500米、超級3000米、5000米接力金牌的非血緣南韓歸化選手林孝埈,可能會帶來堪比谷愛淩的輿論效應。

與女足奪得亞洲杯産生的輿論井噴效應相似,冬奧項目表現出色的歸化運動員,也讓很多人聯想到了中國男足并未達到外界預期效果的歸化“工程”。

但其實,人們在對比中國男足歸化球員的狀态等問題時,往往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相比冰雪項目,中國男足想要歸化像谷愛淩、林孝埈、米勒這樣的頂級球員,無論操作流程還是現實選擇範圍都要困難得多。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乘冬奧東風一躍成為中國體育圈頭号紅人的谷愛淩,即便是在冬季項目上,都屬于難得的世界級“天才運動員”,可遇而不可求。而除了谷愛淩和未能趕上這次冬奧會的南韓短道速滑世錦賽“全能王”選手林孝埈,中國冬奧軍團歸化最普遍的就是男女冰球隊。

其中男子冰球隊25人有15人是歸化球員,女子冰球隊23人有13人是歸化球員,合計包括6名非血緣歸化球員。先期開賽的女子冰球隊先後擊敗丹麥和亞洲最強的日本隊,繼1998年後時隔24年再次在冬奧會取勝,4戰2勝2負,總成績還要好于當年。雖然遺憾未能進入8強,但對于此前5屆冬奧會3次無緣,2次入圍卻小組墊底僅拿到1分的表現來說,已是巨大的突破。

女冰的13位歸化球員,幾乎都在冰球水準僅次于職業聯賽的北美大學聯賽打球。中加混血後衛王玉婷和冬奧會大放異彩的門将周嘉鷹曾入選加拿大女子青年冰球隊,王玉婷是加拿大女子冰球聯賽選秀狀元,周嘉鷹為加拿大擊敗美國奪得世界青年錦标賽冠軍。混血前鋒林尼先後拿到過加拿大和美國女子冰球聯賽冠軍,非血緣歸化前鋒米勒曾代表加拿大兩度獲得U18冰球世錦賽冠軍,這次對日本隊也是她射入制勝球。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男子冰球隊的歸化球員還有葉勁光、福将、凱利奧斯、斯普勞爾,以及門将史密斯有過北美冰球大聯盟(NHL)履曆,奧西波夫曾效力俄羅斯KHL聯賽12年,其他歸化球員也大多有北美職業冰球次級和大學聯賽履曆,個人實力在亞洲完全是降維打擊。更何況,為磨合球隊中國男女冰球隊近年一直以昆侖鴻星俱樂部身份參加歐洲頂級水準的俄羅斯KHL和WHL冰球聯賽,女子冰球隊還曾拿到2019/20賽季WHL聯賽總冠軍。

相對于中國冰雪運動的空白或短闆項目,歸化運動員的個人能力幾乎都是世界級或遠高于亞洲水準的“降維打擊”标準。谷愛淩歸化前已是被譽為橫掃美國青少年賽事的天才少女,林孝埈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的世界冠軍級統治力也有目共睹。男女冰球隊歸化球員的實力和履曆也都遠高于亞洲水準之上。

但在足球項目上,中國足協想要歸化這樣有世界級水準或遠高于亞洲頂尖水準的歸化球員,難度遠大于冬季項目。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冬季項目可以歸化谷愛淩、林孝埈這樣的世界冠軍級球員,以及男女冰球隊能歸化曾效力世界級冰球聯賽NHL和KNL的球員,甚至還能單獨組隊參加歐洲頂級冰球聯賽KHL和WHL“練兵”。但中國男足的歸化從規則和現實選擇面上,都根本不可能達到冬季項目的效果,這是中國足球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為南韓拿到短道速滑世錦賽“全能王”的林孝埈隻需等待3年,就能為中國隊出戰,他的前輩安賢洙就是歸化俄羅斯3年後在索契冬奧會拿到3枚金牌。但在足球世界裡,這樣的歸化完全不可能發生。

為成年國家隊正式比賽出場一次就無法再改換國籍,非血緣歸化還有在歸化國居住滿5年的嚴苛規定。這意味着非血緣歸化隻能從長期效力中超的外援中遴選,而且還隻能是沒有為原本國家隊正式比賽出場過的外援。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5年長居條件極大限制了可歸化外援的競技狀态,國家隊出場條件更是直接拉低了可歸化外援的競技水準。兩者均能符合标準的外援,幾乎都是30歲以上,競技狀态開始走下坡路的球員,本身品質就已大打折扣。至于操作過程中因種種掣肘,導緻即便打了折扣的歸化也沒有“能歸盡歸”,像冬季項目那樣對歸化球員給予充分信任和支援,則是我們在足球領域老生常談的問題。

同時,男足在世界一流聯賽效力的有血緣歸化球員,選擇面本身非常有限。蔣光太、李可和侯永永的職業履曆球迷們都清楚,與谷愛淩、周嘉鷹和葉勁光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足球運動本身商業價值遠高于冰雪項目,歸化球員成本同樣是數量級的壓力。也正是以,中國男足歸化潮以來,無數經紀人窮盡精力尋找的歸化球員,有血緣的實力優勢不大,非血緣又代價昂貴且同樣沒有像冬季項目那樣的“降維打擊”能力。

依靠歸化球員取得巨大成功的足球國家隊并非沒有,但阿爾及利亞靠的是生長在法國,接受五大聯賽青訓和職業洗禮的歸化球員。但在足球領域能在五大聯賽接受高水準培養和立足的華裔球員,幾乎沒有,隻能退而求其次。菲律賓和阿聯酋與中國男足同樣歸化球員不能人盡其用,叙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西亞球隊也都在四處搜刮歸化球員,可依然不能解決實力量級優勢和競技狀态這兩大難題。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已非巅峰的艾克森、洛國富、阿蘭、費南多,以及被錯過的高拉特,甚至特謝拉、伊沃這些一度接近入籍的外援,與亞洲頂尖的日本、南韓、伊朗、澳洲球員相比,優勢不算十分突出,更何況谷愛淩可以隻靠個人天賦和努力就能取得突破性成就,周嘉鷹和隊友們隻需要6人出場,足球作為11人出場的團隊運動,對于球隊的整體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冰雪項目依靠歸化運動員取得突破,有天然的選擇面和歸化條件優勢。而在足球領域,難以尋得相同甚至相似的歸化條件,這也是中國足球實力與成績不可能朝夕就取得質的飛躍的根本基礎。男女冰球隊可以成建制參加一流水準的冰球聯賽磨合和提升狀态,而當年國青卻隻能勉強參加德國第四級聯賽,其中差距不言自明。

不看具體歸化條件和可選擇面,簡單粗暴地将冬季項目的歸化與中國足球的歸化相提并論,本身既不客觀也不理性。

“中國足球為什麼不歸化一個谷愛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