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減負之路

新能源車減負之路

随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汽車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件規模将不斷擴大, 布局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件的公司将受益。

文/每日财報 劉雨辰

在燃油車油耗标準收緊以及電動車補貼門檻提升、新能源積分壓力等因素推動下,整車及零部件廠商迫切需要新的技術路徑以實作減耗節能。

汽車輕量化和一體化壓鑄是降低油耗、提升續航的重要途徑,在需求推動下,汽車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的滲透率将持續提升。

“瘦身”是大勢所趨

輕量化指在保證汽車強度及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汽車的整備重量。

研究表明,如果燃油車減重10%,油耗将降低 6-8%;如果新能源車減重100kg,續航裡程将提升10-11%,同時降低20%的電池成本和日常損耗成本。

對于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而言,輕量化技術能夠提升動力系統工作效率,進而減少能量消耗、提升整車續航,逐漸成為各大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重要技術方向。

特斯拉在輕量化的基礎上使用一體化壓鑄技術,引領新一輪的技術創新。

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夠使車身一次性成型,免去先分體沖壓後焊裝的複雜過程,大幅簡化制造流程;由于隻有1-2個大型零件,一體化壓鑄技術能夠免去大量零件連接配接造成的累計誤差,制造精度得以提升,同時能節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進一步提升汽車輕量化程度。

Model 3後車身底闆采用了傳統工藝,由70個零部件組裝而成;Model Y采用了一體化壓鑄技術,後車身底闆整體由2個大型鑄件組成,連接配接點由700-800 個減少至約50個,制造時間從1-2小時減少至3-5分鐘,下車體總成重量将降低 30%。

據特斯拉的消息,下一步計劃使用一體化壓鑄技術制造完整的下車體總成,将約370個零部件壓鑄為2-3個大型鑄件,重量将進一步減少10%,進而提升約14%的續航裡程。

在特斯拉的引領下,國内多家鋁合金壓鑄零部件公司開始布局一體化壓鑄技術,購入多台巨型壓鑄機用于車身結構件等領域的一體化壓鑄。

鋁合金是理想的汽車輕量化材料,提高車輛安全和燃油經濟性的同時,減少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廣泛應用于底盤、車身、動力系統等領域。

作為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汽車底盤在整車重量中占比達27%,僅次于白車身和動力總成。與車身相比,底盤輕量化技術和工藝更成熟,成本更低,底盤輕量化是整車輕量化的重要領域。

目前底盤輕量化的主要路徑是以鋁合金代替鋼鐵,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的資料,鋁合金在動力系統的滲透率達90%,汽車底盤與其相比仍是藍海市場。

車身是整車重量占比最高的部分,也是輕量化潛力最大的領域,傳統汽車中以高強度鋼代替普通鋼材能減重約 11%,采用鋁合金則能減重約40%。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将導緻整車重量增加,進而影響續航對于相同車型,三電系統将導緻整車額外增加200-300kg的重量。電池包是重量最大的部分,約占整車重量的18-20%,其中電池包殼體(電池盒)約占電池包重量的10-20%,是電池包中重量占比僅次于電芯的部件。在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逐漸進入瓶頸期後,電池盒輕量化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重點領域。

目前階段兼顧成本效益和輕量化效果的電池盒最佳輕量化方案是擠出鋁型材下殼體和 SMC上蓋的組合,随着碳纖維、鎂合金等材質的價格下降,電池盒輕量化方案有望迎來進一步優化。

高門檻,低集中度

根據文燦股份招股說明書,2018年大陸壓鑄行業相關企業數量約12600家,其中生産壓鑄件的企業數量占比70%以上,但大部分供應商的輕量化壓鑄件産能較低。

國内鋁合金壓鑄企業大緻分為三類:一類是整車企業旗下的鋁合金壓鑄廠,如長城汽車旗下的精工汽車壓鑄分公司,比亞迪旗下弗迪動力的精工中心,這類企業目前主要配套母公司。第二類是國内主機廠與外資壓鑄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如上汽華域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華域和萊茵金屬各占 50%股份,配套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及上汽通用。第三類是數量衆多的第三方鋁合金壓鑄供應商,如上市公司文燦股份、廣東鴻圖、愛柯迪、拓普集團等。該類企業二級供應商居多,配套采埃孚、博世、法雷奧、威伯科等變速箱、刹車、轉向等系統供應商。

文燦股份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生産。2020年公司完成對法國上市公司百煉集團的收購,百煉集團産品包括汽車制動系統、進氣系統、底盤結構件等領域的鋁合金鑄件。

文燦股份是國内鋁合金壓鑄車身結構件的先行者,2014 年公司就成功研發了車身結構件,并在2014年實作車身結構件的量産。目前公司對特斯拉、奔馳汽車、上海蔚來的車身結構件均已進入量産階段,是國内少數能夠批量生産的鋁合金車身結構件的企業。2021年,公司訂購包括2台6000T壓鑄機在内的7台大型壓鑄機,用于一體化車身結構件研發制造,在一體化壓鑄方面布局較快。

廣東鴻圖也已經進入小鵬汽車配套體系,雙方将同步開發一體化結構件。最新的消息顯示,公司開發的6800T新能源汽車超大型一體化鋁合金後地闆壓鑄結構件産品(以下簡稱“一體化結構件”)于2022年1月17日成功試制。

此外,泉峰汽車、拓普集團、愛柯迪等壓鑄企業也在一體化壓鑄領域展開相應布局規劃,未來将進一步增強公司産品及技術實力。

拓普集團于2021年9月訂購21台壓鑄單元,其中涵蓋7200T、4500T 及 2000T等不同規模的壓鑄裝置,預計将提升一體化壓鑄件産能;泉峰汽車南京總部的2700T壓鑄機已經進入量産使用狀态并實作供貨,5000T的壓鑄機預計四季度将傳遞用于産品量産,此外公司在馬鞍山生産基地又購入多台大型壓鑄裝置,匈牙利工廠也将布局壓鑄裝置,為産能釋放夯實基礎;愛柯迪于2022 年1月釋出公告拟發行16億元可轉債,其中部分募集資金将用于引進800T-8400T不等的國内外中大型精密壓鑄單元。

随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汽車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件規模将不斷擴大, 布局輕量化及一體化壓鑄件的公司将受益。進入産能釋放階段,産能使用率提升将促進盈利能力改善,投資者可以持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