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近日,多地中考成績釋出,孩子們查詢成績時,有的努力保持淡定,有的歡呼雀躍高興到打滾,也有的激動到落淚,隔着螢幕都能感受到開心。

但是,也有人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潸然淚下。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溫暖的安慰和支援。

下面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母親,寫給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兒子的一封信,信裡有鼓勵、有鞭策、有包容、更有滿滿的愛……

媽媽永遠愛你,不管你飛得高低

親愛的孩子:

中考分數出來了,不如預期,早上,你依然背着書包去圖書館。我知道,你在害怕!你不知道這樣的分數會帶給你怎樣的人生。

看着你背着書包踟蹰而行的背影,我的心中充滿了心疼和不舍。雖然我們都竭力表現得雲淡風輕,但無形中,你還是感到了壓力——這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試,沒有一個考生和家長能做到到真正的雲淡風輕。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但是,看着你的背影,我會深思,你的未來,或者說是你的一生,真的是一場考試就能決定的嗎?

在你剛會讀課外書的時候,有一天,你說:

“媽媽,我給你講個笑話:世界上有三種笨鳥,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最讨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說完,你就看着我,我知道你在等我承諾,承諾我不是第三種笨鳥。

其實,那時候,我更多的是在反思,因為媽媽不屬于那三種笨鳥中的任何一種,在這個世界上,還有第四種笨鳥。

它們生蛋後就收起一雙翅膀,不辭辛勞地築起更堅實的巢穴,覓更多的蟲子,在老鷹的盤旋下把幼鳥護在身後,一心一意地哺育它。

等到幼鳥羽毛長成,它就帶它去飛行,任它翅膀撲棱,摔倒爬起,滿身傷痕,直到可以放心地看着它在天空長久的飛行。

終于有一天,小鳥會迫不及待地離開溫暖的巢穴,于是做媽媽的,看着那個曾經幼小的雛鳥飛向廣袤的天空,最終變成一個模糊的小黑點。

伸着脖子仰望的她是多麼驕傲與幸福,驕傲幸福到都忘了自己,她們早已聽覺減弱,羽毛脫落,永久地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媽媽我文采不好,也不會說話,是以把報紙上看來的一段話寫給你看: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成就感和尊嚴,工作給你快樂。”

這個人說得很有道理,媽媽嘴笨說不出這樣的話,但是孩子啊,在媽媽當年對你進行嚴苛教育時,心裡認的都是這個理兒。

你的成績雖然沒那麼理想,媽媽也接受,也希望你不要難過。

中考很重要,但并沒有重要到能決定你以後人生的勝負。

因為在中考之後,你依然有很多人生的問題需要面對:聯考、學習、就業、結婚、生子、事業、理想……

是以,人生真的不是一場考試就定勝負的;或者說,人生不應該由勝負來定義,隻要你的人生一直保持着向上飛翔的姿态,那你的人生就是精彩的。

孩子,我依然記得對你的承諾,媽媽依然選擇做第四種笨鳥,如果你了解媽媽的選擇,那麼,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人說,上帝不能陪伴在每個人身邊,但又不忍他們缺少愛,是以創造了母親。

請記住,媽媽永遠愛你,不管你飛得多高多遠,媽媽永遠以溫情注視你。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

從學校到家庭,大多數中國人的教育都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我們太想得到成功,不想失敗,害怕失敗,失敗意味着失去一切,對于有的孩子來說,一次考試的失敗就可能失去父母的愛,隻有考出好成績為父母家人争光長臉才有資格得到愛。

焦慮和功利在一點一點地蠶食我們的親情,太多的父母隻關心孩子飛得高不高,不關心孩子飛得累不累。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是每個父母的驕傲,但是他(她)首先是距離你自己生命最近的人,而不是因為他(她)是站在頂峰最高處的那個人。

我們應該這樣告訴孩子:輸掉的考試不是你人生全部的失敗。

我們更應該告訴自己:輸掉的親情才是人生不可逆轉的敗筆。

有一個外校的孩子考進了清華,他在高三全校分享大會上講了一個故事:

高一那年我考了全班倒數第一,回來後媽媽看了我的試卷,抱了抱我;

對我說:“你今天能考全班倒數第一,明天就能考倒數第二,後天就是第三,第四。”

這個孩子就是我兒子的同班同學馮亞倫,他被清華大學破格保送錄取,後來去了美國讀研。

每個孩子都有被愛的權利,不管是赢是輸,那個輸掉的孩子更值得我們愛。

成績出來了,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每個優秀的孩子的背後一定是父母奮力的托舉!

我甯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一位從事教育行業的父親,擁有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他的幾個觀點值得分享。

1. 接受我們的孩子的現在和将來,無論什麼樣的現在和将來,但你總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衆不同的孩子,要不這個人類社會也太不公平,這個社會的結構也太穩定。

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對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曆就是一個例證。

有遺傳就會有變異,我們接受孩子有自己的優點缺點,但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就隻能最愛她(他),給他你能夠給的最好的教育。

2. 可能是一種幸福,别互相折磨成痛苦。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都可能是幸福: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于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況,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同伴隻能在本村讀國中,全村隻有我一人考到縣裡的中學,我的父親驕傲死了。

可是,隻有我的媽媽感覺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當我每周背上煎餅要離開家的時候,她都那樣的不舍,撫着我的背說:孩子你學習好,有出息,将來可是要在天邊工作,媽見你的時候就少了。

媽媽的這句話不幸一言成谶,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在她的身邊。這不是詛咒,這是一種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麼優秀,你要教育,你反複教育,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說的話多,我以為所有的天倫就在于在一起,這不是幸福麼?

孩子成人之後,彼此親近的機會就少了。

在他未成年的時候,比對别人多一點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也許就是幸福,千萬别像我先前那樣,讓呵斥和哭泣成為主流聲音,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隻有最親近的人,能給最親近的人傷害,而且長久。

3.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說的是各個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時候不是态度,是能力。

沒有誰因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沒有誰因為孩子跑不過劉翔,天天罵孩子。因為外表的差異看得見。

我們承認:

升學率也沒那麼重要,學校不因為這個而歧視,但偏偏因為學習,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不肯放過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要不我們怎麼沒成為愛因斯坦呢?

為孩子的未來努力是應該的,别為孩子的未來太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能成綠。

為什麼會丢三落四?

為什麼這樣磨蹭?

為什麼就是記不住?

說了千萬遍,打了好幾場,他還是他,怎麼就是不聽呢?

家長朋友們,很可能不是因為态度,就像學不會、長不高、跑不快一樣他做不到。

我們隻有幫助他進行時間管理,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劃,用表格、用小結幫他,而沒有辦法怪他。

4. 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我甯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當父親越久,當老師越久,越覺得教育我幾乎沒有入門,這根本就不是謙虛,真是這樣。要不你說說哪一種教育是成功的,要不為什麼經常有那種教育方式忽然大熱,我們還沒有學會,它就銷聲匿迹了呢?

盡管我準備好了堅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見效,也許我努力的時候見不到效,也許某一時刻我沒有準備的時候孩子忽然成長。

即使他成長了,我也不能貪天之功,感覺是自己的成功,影響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誰能說得清?

但,我要堅持。

就像人的身高一樣發育有早晚,說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

我甯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老人,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那是遺憾。

對孩子,如果我輕言放棄,那麼萬一将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内疚和後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

請抱抱那個輸掉的孩子,一位母親的信看哭了好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