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人說:過去搞大集體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變成了懶漢,導緻飯都吃不飽,窮得叮當響。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大集體的曆史成就還

作者:天馬踏飛鳥

有人說:過去搞大集體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變成了懶漢,導緻飯都吃不飽,窮得叮當響。

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大集體的曆史成就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農業成就:

水庫堰塘8.6萬個,堰塘600多萬個……今天中國水庫庫容量的90%都是大集體建設的,占全世界水庫庫容量的44%;

“農業學大寨”運動,全面改造農田,使6.7億畝農田成為旱澇保收的高産農田,近23億畝農田中的大部分成為水澆地,使數億畝丘陵山地成為有利于機械化耕種的大塊平整農田……

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糧食超過6000億斤,人均年口糧達到650斤左右。

大集體的勞動模範非常多,比較著名的比如:陳永貴、郭鳳蓮、呂玉蘭、徐建春、董加耕、呂根澤……他們的勞動積極性甚至比包産到戶後的某些農民更高!

無論是大集體的勞動組織形式,還是包産到戶的勞動組織形式,都是社會主義。其實,調動農民積極性的關鍵在于采取何種配置設定方式,在于農民的思想覺悟,在于幹部的能力……

有人說:過去搞大集體打擊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變成了懶漢,導緻飯都吃不飽,窮得叮當響。這簡直是胡說八道。大集體的曆史成就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