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要考研先買iPad?虛假儀式感,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平闆電腦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标配,無紙化學習也越來越受到推崇。但離開這些“标配”,人們就舉步維艱了?

小e想說的是,不要被工具限制了想象力。

01

最近刷到一條提問:“考研有必要買iPad嗎?”

發帖人是個大學生,将于今年底12月參加研究所學生考試,看到室友不約而同都買了iPad,仿佛擁有一台平闆電腦是學習标配,于是産生了這樣的疑問。

他還提到自己用的手機是華為,也就是說,買個iPad還得注冊新賬戶,一切從零開始。

想要考研先買iPad?虛假儀式感,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小e讀高中時,蘋果系列産品剛剛走紅,那會兒無論手機還是平闆,普遍售價高昂,也并非特别常見,書店裡還針對如何使用蘋果産品,出版了不少教程書籍。并且由于平闆市場還沒壯大,那時至少對小e來說,iPad功能就是拿來追劇。

後來平闆電腦也成為一片商業藍海,無紙化學習越發受到推崇。

市面上産品琳琅滿目,其功能也變得越發豐富,在大學校園裡,你常常看到學生不帶紙筆,而用iPad與其專用筆來做批注。

友善快捷麼?平闆電腦用于學習确實不錯,不僅可以聯網,還能掃描、批注、演算。

但必須嗎?這一點顯然存疑。

02

難道沒有iPad或者說其他平闆,學生就上不好一堂課了?

買不起這些高科技産品的寒門學子,難道會是以而一敗塗地?

當然并非如此。你可以借用高科技的工具來輔助學習,但傳統的紙和筆經過了人類上千年使用,至今沒有被淘汰,這也充分證明其存在的價值。

想要考研先買iPad?虛假儀式感,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考研和擁有iPad,本就是兩個毫不搭調的選項。

不信你詢問那些買了平闆的人,他們是常常用來學習畫圖,還是用來休閑追劇,或者幹脆蓋泡面呢?相信後者一定會多得多。

惰性也是人之天性,這一點我們不必羞于承認。所有通過購置工具讓自己變得自律的方法,都是在反抗内心的惰性,故而很少行得通。

例如想保持好身材,幹脆買個跑步機橢圓機,最後命運就是在角落裡吃灰晾衣服。

想建立閱讀習慣,想了想買個Kindle,最後逃不過束之高閣的結局。

03

有句俗話叫差生文具多,人們為了上進,總是有許多詭異的儀式感。

例如備考準備個iPad,例如學習前拍張照發個朋友圈……但過場越多,分散的精力就越多,與其費老大功夫去準備努力,不妨直接開幹。

真正的努力,用不着用金錢來加持。

想要考研先買iPad?虛假儀式感,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寒門學子可以在簡陋的環境裡取得優異成績,真正的學霸也可以靠紙筆掌握無數知識。想看網課筆記本電腦一樣可以,并非一定要強行擁有一個平闆,才能順利開始學習。

資金允許的話,買啥都沒毛病。但還是學生,需要依靠父母提供生活費,一些儀式感就實在不必了,畢竟,工具的初衷是為了友善人們,但人們卻總是被工具限制了想象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