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春節假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人們在享受假期的悠閑、大餐美味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在這個假期裡增添一點兒“文化味兒”。
從大年初三開始,記者在濟南市的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場館進行了實地采訪,發現每天、每個場館内都有很多市民前來參觀。
不論是山東博物館最新推出的恐龍展、礦物展、玉器展,還是濟南市博物館的琺琅器展,以及山東文化館“非遺虎”的大集合,都讓市民大飽眼福,在這些文化場館裡過了一把文物瘾、文化瘾。
記者還從幾處場館了解到,春節假期裡,進館參觀的人數基本都是每天預約人數的最上限。當然,各博物館還舉辦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動,比如濟南市博物館的“絕代風華—國器景泰”傳統手工體驗活動等,這些活動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識性,是以格外受少年兒童的喜愛,參加者踴躍。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托着人民群衆“回家過年”“團圓”的美好期盼。在阖家團圓的日子裡,去博物館裡過個“文化年”,也成為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家庭的共同選擇。
尤其是今年,從央視到各省市春晚裡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的、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紛紛亮相,從央視春晚的《隻此青綠》,到河南春晚的《國色天香》,再到山西春晚的《登鹳雀樓》,還有山東、湖南、陝西、廣東、海南等衛視的多個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都讓觀衆眼前一亮,讓觀衆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内涵。
這種傳統文化在最新節目中不斷出現,并成為出圈的文化現象,一定和現在人們的内心需求有關,和時代有直接的關聯。據有關方面調查,近年來在博物館裡過個文化年日益受到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也成為很多家庭在春節假期裡的重要活動項目,這展現出現代人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高度回歸的認可,展現了國人對知識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傳統文化在當下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和發展前景。
過大年,走進博物館,欣賞珍貴的文物,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和魅力,尋找别樣的“年味兒”,正成為一種新年俗,成為一種獨特且越來越時尚的過年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