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省文旅廳、省民宗委主辦
省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
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線上雲展演”結果揭曉
峨山縣選送的節目《老虎傩面舞》
獲得傳統性舞蹈銅獎
《老虎傩面舞》

《老虎傩面舞》表達了
彜族崇尚萬物有靈的觀念
老虎是彜族人民的守護神
相傳彜族祖先身披虎皮
頭戴面具、手持長矛
抵禦外敵入侵
後人在節慶的日子
跳起歡樂的《老虎傩面舞》
以祭奠祖先
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表達人們對自然的敬畏
并與自然和諧共處
舞蹈延續了民間性、原真性
在不傷害原有形态、表現形式的基礎上
進行一定編排
強化、彰顯非遺項目的文化内涵
峨山縣群衆文化工作隊副隊長畢曉芳說:“舞蹈主要是講述彜族最崇拜的圖騰和符号,舞蹈融合了三個元素:老虎、傩面文化、武藝文化,舞蹈主要表現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狀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此次歌舞樂展演為雲南各州市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提供了平台,各種類型的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帶來了一場絢麗多彩的文化盛宴。
據悉
此次選用的舞蹈演員均來自農村
是自發組織形成的一支彜族文藝隊
經過一個月的辛苦訓練
榮獲雲南省第十二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
傳統性舞蹈銅獎
《老虎傩面舞》獲獎
也激發了峨山縣文藝工作者
對于傳統文化發掘和弘揚的熱情
來源:生态魅力峨山
作者:郭曉君 李開才
編輯:陳荟吉
稽核:徐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