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5年追趕90年!中國高山滑雪取得冬奧曆史性突破

文章來源:體壇周報

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中國選手徐銘甫以第36名的成績完成了冬奧“處子秀”,為中國高山滑雪隊在男子滑降項目上邁出了第一步。随後,25歲的中國高山滑雪女将孔凡影也在大回轉項目上登場完賽,第40名的成績比她在平昌冬奧提高了15名之多……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雪上項目正在步步攀升,在北京冬奧實作了11個小項全項目參賽目标的中國高山滑雪隊也正

在不斷改寫曆史和取得突破。

用5年追趕90年!中國高山滑雪取得冬奧曆史性突破

高山滑雪,冬奧會的“旗艦項目”,享有“冬奧會皇冠上的明珠”之美譽,觀賞性強、驚險度高是這個項目的最大特色。北京冬奧盛會,将有4名中國運動員出現在高山滑雪賽場,他們參加所有11個小項的角逐,創造了劃時代的一頁。

高山滑雪屬于雪上運動的一個分支。滑雪是一項山地運動,從越野滑雪誕生的初期,回轉和速降就已經成為其關鍵技術動作,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形成。這項運動起源于阿爾卑斯地區,是以又被稱為“阿爾卑斯滑雪”。

1924年2月3日,國家滑雪聯合會在法國夏蒙尼創立,高山滑雪被作為雪上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納入了該聯合會,并從1931年開始定期舉辦世界錦标賽,1936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起初,冬奧會高山滑雪比賽設男、女全能兩個項目,1948年增加了男、女滑降和回轉,1952年又增加男、女大回轉,到1988年形成了男女各5個小項的規模。4年前在南韓平昌舉行的上屆冬奧會,增添了男女混合團體,這樣目前冬奧會高山滑雪賽設有11個小項,成為冬奧會的一大亮點。

42年前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行的第13屆冬奧會,是中國冰雪健兒與冬奧會的第一次擁抱。不過,當時的中國冰雪運動整體水準較低,絕大多數參賽項目名次排在末流,甚至是末尾。成績最好的是王桂珍,她在有47人參加的高山滑雪女子回轉比賽位居第18。

自從大陸回到奧林匹克大家庭,中國冰雪運動整體不斷提高,2002年冬奧會以來,自由式滑雪、花樣滑冰、速滑等項目國手紛紛摘取金牌,中國冰雪運動開始在冬奧會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即将在北京上演的2022年冬奧會,天時、地利加上人和,讓中國冰雪運動整體實力在短短幾年邁上新台階,中國高山滑雪隊就是一個代表。借新一屆冬奧會在北京舉辦之契機,這支團隊實作了首次參加所有小項角逐的目标,同時填補了5個小項的曆史空白。

用5年追趕90年!中國高山滑雪取得冬奧曆史性突破

從1980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到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中國冬奧會代表團多次有選手參加高山滑雪項目,但涉及項目僅限于男子回轉、大回轉和女子超級大回轉,比賽難度更大的男子和女子滑降、男子超級大回轉3個項目,我們一直是空白,參賽項目的不全,導緻中國高山滑雪隊在全能項目同樣隻能做一位看客。

四年前,北京奧運會周期伊始,中國高山滑雪隊将士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标:盡全力獲得所有小項的入場券。

然而,目标很美好,現實很嚴峻!

多年來,國内僅開展大回轉、回轉等技術類高山滑雪項目,與相當講究速度的滑降、超級大回轉有些較大差別。以滑降為例,該項目又稱高山速降,與超級大回轉同屬于競速項目,是高山滑雪中競技難度最大的項目。曆史原因讓中國高山滑雪隊直到2017年才正式設立這個項目,沖擊冬奧會參賽标準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困難大,但難不倒勇于突破的中國冰雪健兒,在沖擊冬奧會的征程中,男隊隊員徐銘甫曾喊出一句十分提氣的話,“在最快時速能達到140公裡的情況下與歐美選手競争,我們沒有任何優勢,隻有勇氣。”

中國申辦冬奧會成功後,隊員們在訓練、裝備等各方面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變化。一位隊員說,國家現在對他們非常重視,保障大家的訓練,去奧地利等國訓練能練兩個月。器材等所有東西都得到了保障,還請了高水準外教。

高品質的硬體和軟體,高昂的鬥志,讓這幾年中國隊的滑降、超級大回轉的水準不斷提升,雖然和歐洲的差距仍然比較大,但與日韓等亞洲強隊的差距日益縮小。畢竟人家有着半世紀乃至近百年的發展曆程,我們的隊員在短短幾年不可能有”彎道超車“的機會,讓差距變得小些小些再小些,才是時下最現實的目标,要做到這些,必須依靠紮紮實實的練習和認認真真的學習。

經過幾年的科學訓練,隊員們慢慢在能力的基礎上建立起自信。冬奧國手倪悅名表示,她出國參加了4場超級大回轉比賽,2場滑降國際比賽。“前兩場還沒有進入比賽狀态。後來通過比賽找到感覺,到後面有了比賽的感覺,和其他選手的差距也在縮小。”

用5年追趕90年!中國高山滑雪取得冬奧曆史性突破

沖擊北京冬奧會入場券的征程可謂一波三折,隊員們不僅要超越自我,還要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前年和去年原本在國内舉辦的世界杯屬于奧運會前的測試賽,因為疫情原因都沒有舉辦,這讓中國選手争奪入場券的難度增大。挑戰面前,中國隊将士沒有失去自信,幾經努力和拼搏、中國選手終于在北京冬奧會積分賽末尾階段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首次在單屆奧運會獲得所有小項的參賽席位,收獲了屬于自己的一個冬奧會“大滿貫”。

國家集訓隊領隊劉祯說,一排資料見證了中國高山滑雪國手的進步。“之前參加的積分賽,我們選手落後冠軍1.6秒至2秒都是比較常見的。今年在奧地利雷特拉姆舉辦的女子超級大回轉項目國際雪聯積分賽,倪悅名隻比冠軍慢0.8秒,進步明顯。”劉祯對這些資料感到欣喜。

男運動員張洋銘、徐銘甫均獲得男子5個項目的參賽席位,雙雙填補了中國高山滑雪在男子滑降、超級大回轉兩個小項的冬奧會參賽空白。孔凡影在和隊友倪悅名攜手獲得女子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3個項目參賽席位的同時,她還成為第一位參加冬奧會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全能兩個項目的中國選手。即将開幕的北京冬奧會,孔凡影、張洋銘和首次跻身中國軍團的徐銘甫、倪悅名,将聯手展示中國新一代高山滑雪運動員的風采。

今年28歲的張洋銘和25歲的徐銘甫,均來自吉林通化,2018年張洋銘在平昌冬奧會獲得男子大回轉第69名。通化是中國著名的冰雪運動之鄉,尤其是高山滑雪項目在全國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先後培養出樸東錫、王桂珍、劉長城、李雷等多位著名國手,參加過包括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在内的多屆冰雪盛會,深厚的底蘊這幾年又走出兩位冬奧國手。

和張洋銘一樣,26歲的哈爾濱姑娘孔凡影也是第二次參加冬奧會,四年前她在平昌冬奧會獲得女子大回轉第55名。27歲的倪悅名來自黑龍江鶴崗,她在展望2022年北京冬奧會時表示,“盡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績。”倪悅名說,大陸的高山滑雪運動水準屬于中下遊,國内起步比較晚,老百姓知道的也少,沒有較好的人才儲備。這幾年,國内冰雪運動發展得不錯,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參與滑雪運動,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後,相信有更多的人知道高山滑雪這個項目。

對于北京冬奧會,劉桢表示,會努力幫助運動員完成冬奧會出彩的目标,“運動員冒的風險是非常大的。高山滑雪是勇敢者的運動,我們會通過積極的備戰工作展現勇敢者的風度。”

冬奧大戰箭在弦上,位于北京延慶小海坨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将見證新一代冬奧國手的英姿,而正如張洋銘所期待的,如今中國擁有了第一個符合冬奧會标準的高山滑雪賽場,當中國選手有了更多的機會,去訓練和比賽,中國高山滑雪才會發生積極的改變,成績上的突破也就指日可待,也祝願中國高山滑雪隊再次突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