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賈麗
今年春節,《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家電賣場,整體來看,受疫情影響,客流稀少,但這并沒有影響各大家電賣場的熱情。醒目的“節能補貼、半價帶走、以舊換新最高再補貼800元”等促銷标牌随處可見,給家電冷市場增添了活力。
據記者了解,北京節能減排促消費政策延期到3月31日,為了搭上政策最後的末班車,各大家電賣場再沖一把。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各式健康套餐、各類智能節能産品、促銷口号疊出的家電賣場中,問題叢生,多種不合規的操作手法也暴露出來。
健康套餐是“智商稅”?
随着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一些“黑科技”健康環保家電正成為人們年貨清單上的“寵兒”。
看到這一需求,家電賣場不僅打出近幾年流行的健康環保的智語,還将産品打包出售,推出一系列健康組合套餐,其中不乏帶着黑科技色彩的膠原蛋包吹風機、語音吸地機、無藍光護眼超薄電視、除菌冰箱、自清潔洗衣機。然而這些産品真的富含科技嗎?健康化潮流之下,家電市場也隐藏着衆多隐患。
小林是一家家電連鎖賣場的導購員,本來他主要服務于一家彩電品牌,但随着賣場受到電商沖擊及疫情影響,銷量驟減,他現在一個人負責4家品牌的産品。
“減少人員開支,這是廠商和賣場節約成本的重要方式。銷售員從負責一家品牌到幾家品牌的産品,并不難,教育訓練下就可以了,很多原理都是相通的,這樣也可以結合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和喜好,主推适合消費者的産品。去年以來,健康家電的銷量增長了300%,成為我們主推産品。”小林說。由于近三年收入大幅減少,一個人拿下幾個品牌也可以減少競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收入的下滑。
在有着多年銷售經驗的小李看來,面對各類概念的新興産品,很多消費者也會交出智商稅。
“部分品牌會在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的功能和款式上進行創新,推出一些健康護理新功能,但有些功能并不實用。說白了就是‘噱頭’和‘智商稅’,很吸引人眼球,實際很雞肋。”小林說。
如今很多洗衣機都有衣物混洗、除菌洗護功能,但衣服還需分類洗,“混合除菌”更多是噱頭。對于近幾年裡的“網紅”折疊式洗衣機而言,也存在容量小、噪音大、手動注水、排水不徹底等現象,内筒極易殘留水滴、積聚細菌。而衆多抗病毒、殺菌冰箱也存在概念炒作現象。膠原蛋白吹風機,在業内專家看來更是沒有科學支撐。很多産品更多是迎合市場的産物,但并不實用内藏隐患。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魯建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所謂的抗病毒、無藍光都立不足腳。電視螢幕不可能實作完全的無藍光。很多病毒生活在低溫環境中,而冰箱要實作徹底的殺菌、抗病毒也是不現實的。”多位家電企業負責人受訪時表示,他們更願意用“抑菌”、“防藍光”等詞來宣傳自家産品。
小林稱,所謂的健康家電套餐大多混入了成本低廉的炒作産品,價格普遍虛高,看似符合需求又有較高優惠力度,但并不實用。“如果想以套系優惠購買其中單品,我們甚至可以操作直接将套餐中不需要的産品折現。這幾年品牌主打的套系,實際上還不如賣場直降優惠,沒有太多競争優勢,套系存在的意義并不大。”
智能水準究竟如何?
随着消費需求的提升,賣場銷售的家電結構也有所變化,智能化産品占據9成以上,成為銷售的主流品。
在電視專區,價格高昂,但主打不傷眼的OLED電視獲得更多消費者關注;有着AI環境感應調節、新風環保等高端空調成為暢銷品;标榜除菌消毒的冰箱、風幹護理的洗衣機均是銷售的主流機型。
雖然它們動則六七千元甚至數萬元,但依舊是各品類銷售的主力軍。随着居民消費水準提升,價格因素占比越來越低,視覺效果、功能性、健康環保性成為消費者購買家電時考慮的主要因素,而也是消費更新的重要展現。
以彩電為例,大屏化成為顯著特色,也是未來的趨勢,市場主流尺寸從50、55英寸變為65、75、77英寸,另外65、77英寸OLED電視及65、75英寸MiniLED電視因其護眼功能銷量大漲,成為近兩年的“黑馬”。
不過縱觀市場,各家彩電智能化水準較前幾年相差不大、創新不足,更多聚焦在語音互動、手機聯網等功能上,而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的智能功能更是單一。
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将認為:“當下,智能家電創新層出不窮,但廠商往往傾向于做功能的堆疊。如彩電在硬體上早已實作8K超高清視訊從接收、解碼到顯示的全鍊條更新,國内超高清電視台也已開播,但離普及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網際網路視訊平台也面臨着8K超高清視訊營運帶來的帶寬成本數倍增加、商業回報未能同步增長的困局。同時,海外版權引進以及國内院線同步上映等方面均未能滿足使用者對超大螢幕家庭影院的需求。”
在智能聯網方面,目前家電品牌也依舊是各自為戰。海信智能家居平台主要為海信愛家,美的開放了M-Smart智能家居平台,TCL、小米、長虹均有自己品牌的聯網平台,但不同品牌之間産品仍難以互連互通。
“目前大家電品牌建構各自品牌的智能家居系統,但卻依舊獨立,系統封閉,資料不互通,開通意願也不強烈。各品牌打通需要建立統一的開放性标準、統一的組織和聯盟,将規則和利益配置設定細化落地。雖然鴻蒙系統已快速覆寫,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待徹底将各家電品牌打通。”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能效辨別不清晰誤導消費者
除了健康智能智語,在家電賣場裡,處處挂着的标有“節能補貼”政策的彩旗也格外吸睛。
“再不享補貼就錯過了,節能補貼單件補800元。”印有優惠資訊和日期的橫幅,總是挂在賣場最顯眼的位置。
今年1月份,相關部門宣布北京節能減排促消費政策延期2個月至2022年3月31日結束。延長期内,符合條件的消費者購買15類家電節能減排商品,可獲得單件最高800元的補貼。但在消費者實際購買過程中,享受節能補貼的産品有很高的門檻。
記者了解到,55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電視部分型号才可以享受補貼,且補貼金額不等。而很多原有是1級能效的彩電、空調,在新标準實施後都變成了2級,賣場能效辨別不清晰情況也大量出現,誤導消費者。
近年來,大陸家電的能效門檻不斷提高,多項“新國标”的實施,将各能效等級的名額要求進行了全面提升,衆多1級産品在新标準下降為2級。但很多店面放置樣品為國家變動以前貼有1級辨別的老樣品,導購介紹時也模糊不清,緻使很多消費者購買時才發現無法享受補貼。
一位銷售人員甚至稱:“雖然沒有達到能效标準,但我們可以通過内部操作,讓你購買時拿到補貼。”
“賣場在節能補貼上存在過度宣傳,而銷售人員的操作手法也顯然違規。目前,大陸對節能家電有明确定義,達到能效标2級及以上等級稱為節能産品,而也僅有空調、冰箱、洗衣機、洗碗機等主要家電有能效标準,還有許多産品沒有标準。在節能産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以次充好的。”魯建國稱。
丁少将認為:“基于清庫存的需要和使用者資訊不對稱,目前家電賣場的節能宣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誇大現象,往往将節能性不足的高能耗産品冠以節能産品銷售。目前國家已出台相關強制性能效辨別制度,對家電生産和銷售平台有較強的限制力,但使用者端的宣傳普及還需加強。”
舊的真可以換新嗎?
“以舊換新”也是賣場的主打賣點之一。那麼,相關措施的實施是否真正到位,消費者實際購買中以舊換新的比例又可以達到多少呢?
目前,大部分家電賣場推出了上門拆舊、舊機運回、回收處理、新機上門安裝等一戰式服務。其中,随着5G手機換新加速,手機以舊換新占比達到50%以上,家電以舊換新在40%。
但記者了解到,在換新過程中,很多消費者表示并不劃算。近年來很多換下來的智能電視本身價格就較高,自己出售可得數千元,如果拿來換新就不合适了,在賣場很多舊家電換新上限也就是千元。
面臨這樣的情況,消費者就無法享受“以舊換新”了?銷售人員也有辦法解決。“我想辦法找個舊家電,這樣你購買新機時可以直接按最高價抵扣。”一位導購告訴記者。而這是很多銷售人員在以舊換新政策下,操作的常用手法。
“以舊換新目前國家層面的政策已經退出,市場上的以舊換新基本都是企業行為。但這些行為往往補貼力度有限,甚至隻是打着以舊換新的旗号來促銷産品,并沒有做到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是以實際效果很小。部分銷售人員也利用不合規方式,鑽空子。今年部分地方有可能會推出政府主導的以舊換新政策,這對推動家電市場的擴容增長和結構更新都會有幫助,但在監管和落地中的人員教育訓練上還需加強。”丁少将表示。
在市場環境不佳背景下,大陸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促進家具、家電等重點商品消費的政策措施,今年或還将推出包括以舊換新等消費政策,拉動内需。但擴大消費,關鍵要順應居民消費更新趨勢,打通消費領域的“堵點”“痛點”,提升消費領域治理能力。
家電賣場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雖然小,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痛點”,需要從根本上解決。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表示,健康環保、以舊換新依然會是未來幾年的趨勢,但在落地層面要進行嚴格監管,對違規行為重點打擊。
他稱,“有些老家電已超10年,加之大屏化和遊戲回歸客廳,家電新老替代市場潛力巨大,有望進一步拉動内需。同時,企業經營壓力加大,普遍期待政府再次出台刺激消費政策,協會也會在今年落地一系列措施,加快超高清視訊普及,廠商也在緊鑼密鼓的更新産品。但門檻提升、監管更為嚴格将是趨勢,健康環保、遊戲娛樂等标準也會提上家電标準制定日程,家電賣場的标準統一、人員素質提升、管理水準提高也是在新政落地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