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7年前,庫裡用精湛的投籃技巧,直接收獲MVP + 總冠軍戒指。

這種摒棄傳統的投籃和籃下進攻,直接用連續遠投拉開比分的比賽方式,很快成為聯盟的潮流,效仿的球隊不止一支。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大趨勢下,純投手們趕上了好時代,身價飙升。

以往,打NBA是個綜合的活兒,考驗的是速度、耐力、彈跳和技巧的綜合較量,但當投手的需求量猛增,很多沒有持球能力、不會強攻、不太會搶籃闆的高大投手,突然在聯盟中找到了立足點。

比如曾經的香饽饽,貝爾坦斯。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投手的“幸運史”

貝爾坦斯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被選中後的5年時間,他始終沒有踏入NBA的契機。一個空有2米08身高,動态天賦和防守卻不具備NBA級别競争力的歐洲球員。

不被看好的貝爾坦斯一直在歐洲聯賽征戰,直到NBA的進攻區域逐漸向着三分線外移動,風暴已起,貝爾坦斯在2016年,才被馬刺隊帶入NBA。

2021-22賽季,他場均得到5.8分1.8個籃闆,資料不漂亮但卻拿着高薪。這種幸運也有迹可循:2019-20賽季,他以42.4%的命中率投進了超過200記三分球,成了聯盟中第二高效的純投手。

華盛頓反手給出了5年8000萬的續約,然後就...... 沒有然後了。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還有一個鮮明的案例,萊恩-安德森。在三分球大隊休斯敦火箭,當了好一陣子的三分球投手,在場上除了在弧頂三分線外等待,基本沒有别的任務。那幾年,優質投手的境遇多半相似,長得高,投得好,優質合同跑不了。

尴尬定位,打不上高端局的投手們

射手的熱度來得有多快,退步就有多猛。

季後賽的較量,已成為破局點

在季後賽,主教練們在開局還是試圖運用起純投手的影響力,但很快發現弊端:除了投籃,純投手帶來的弊端,很可能成為高端局上的破局點。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面對杜蘭特和水花兄弟的勇士隊,火箭隊用出了高強度的無限換防,直接鉗制了勇士隊的傳切體系。高手過招,勇士隊直接摒棄了正常賽打得極其流暢的傳球策應,轉而直面應對挑戰:拿出以杜蘭特、庫裡為核心的一對一單打,用球星能力解決戰鬥。

到了圖窮匕見的程度,任何在防守端不能做出卓越貢獻的球員都會被摁在闆凳席的末端,而純投手,就是最先被發配去看飲水機的那幫人。

找手感,更具備偶然性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同時,很多優質的投手都具備他的屬性:要通過投籃找手感。

即便是優質如水花兄弟,也有手感不佳的時候。但當球員的定位是一名純投手,而不是能多元度影響比賽的球星時,容錯率自然也低上許多。

比如籃網的喬-哈裡斯,在手感不佳的時候,防守端也被“點名”,攻防兩端的副作用很容易讓球隊早早地陷入被動局面,而目前面3投不中、5投不中出現時,球隊又很難在激烈焦灼的比賽中給足機會幫他找回手感。

在小球風暴中被成就的投手們,正面臨嚴峻挑戰

正常賽有作用,到季後賽派不上大用場。投手們水漲船高的自由市場,正在越來越理智的球隊經理們當中“降溫”。

被嫌棄的純投手:打不了高端局,從争冠必配到球隊棄子

貝爾坦斯成了奇才隊的燙手山芋,喬-哈裡斯暫時沒法出戰,暫時免去了籃網隊為喬哈的合同頭疼的煩惱,而聯盟中僅存的投手“碩果”——鄧肯羅賓遜,也免不了出現在交易流言中,如果有合适的交易,邁阿密熱火可能會在投手身價暴跌前送走他。

被捧得極高的投手們,終于因為防守缺陷,和聯盟進攻風潮的進一步進化跌落了下來。畢竟,相比于純粹得不能更純的投籃手,經理和教練們有高水準防守,同時又具備一點投射能力的藍領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