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小時連遇兩個娃吃零食被嗆,提醒:寒假仍繼續,防護不要停

半小時連遇兩個娃吃零食被嗆,提醒:寒假仍繼續,防護不要停

春節期間,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接待了不少小患兒。長江日報記者王春岚 攝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2月6日訊(記者王春岚 通訊員高琛琛)春節兒童急診有多急?6日,武漢兒童醫院釋出了春節期間急診接診總結:從除夕至初六,每日接診患兒約300人次,包括呼吸道感染,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疾病,摔傷、扭傷、高空墜落傷等各種急性創傷,氣管内異物,消化道異物,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

其中,僅2月2日大年初二的下午,急診科在半小時内就接連收治兩名吃零食被嗆的孩子。專家提醒,孩子們還在假期中,對小寶寶要注意看護,對學齡期兒童要加強安全教育。

吃零食,兩個寶寶先後被嗆

2日下午2時剛過,1歲男孩牛牛(化名)被家長抱到武漢兒童醫院看急診。當天上午,親戚幫忙帶孩子,給牛牛喂葡萄幹吃,結果牛牛被嗆到,咳了半天,小臉都憋紅了。媽媽讓牛牛趴在腿上,拍他的背,牛牛吐出了一些葡萄幹殘渣。随後到家附近的醫院拍片,結果顯示,孩子主支氣管内仍有異物,一家人連忙往兒童醫院跑。

就在20分鐘後,1歲3個月大的女孩慧慧(化名)也被送到醫院看急診。前一天晚上7時左右,慧慧吃花生時被嗆到,當時就面色發紫。家長趕緊給她做海姆立克搶救,孩子咳出了花生粒。但2日上午,慧慧突然呼吸急促,還有喘息,不得不趕到醫院來做檢查。結果顯示,慧慧氣管内也還有異物。

經過查核酸、驗血、做心電圖,當晚7時許,兩個寶寶前後腳被送進手術室,耳鼻喉科醫生從他倆氣管内取出了嗆入的零食。

醫院急診科醫生杜文輝介紹,春節期間親友聚會增多,孩子吃零食機會也多,一旦家長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現被零食卡喉或是嗆入氣管的意外情況。春節期間,急診科接診不少類似情況,大多都是3歲以下幼兒,在吃花生米、葵花籽、西瓜子、葡萄幹等零食時遭遇意外。因為送醫及時,異物都被順利取出。

“吃錯東西”的孩子也不少

1月31日是除夕,家長正準備給暖水瓶除水垢,結果1歲女孩萌萌(化名)看到除垢劑稀釋液,好奇地拿起來就喝。等家長發現時,她已經喝了約150毫升。父母連忙把她送到武漢兒童醫院看急診。幸虧除垢劑是食品級果酸制品,萌萌也暫無中毒反應,考慮到她喝下的量比較大,醫生開了藥物護胃。

1歲男孩看到奶奶吃的保健品,以為是“糖豆”,一口氣吃下12粒;治療哮喘病的藥物羧甲司坦片,5歲以下兒童一次僅能吃半片,卻被3歲女孩當零食吃了好幾顆;連吃好幾口,才發現面包發黴了,并出現中毒反應,10歲男孩被送到醫院洗胃。

醫院急診科主任蔡小芳介紹,春節期間收治了不少“吃錯東西”的孩子,大部分是誤服了外形像普通食物的藥物或清潔用品,好在沒有出現嚴重中毒的案例。

提醒:寒假仍繼續,防護不要停

據介紹,春節期間,武漢兒童醫院急診科每天接診患兒300人次左右,從除夕至初六中午12時,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内還轉診了30多位較危重患兒至該院。

蔡小芳介紹,春節期間來看急診的孩子,包括呼吸道感染,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疾病,各種兒童意外傷害如摔傷、扭傷、高空墜落傷等各種急性創傷,氣管内異物,消化道異物,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她提醒家長,孩子們還在假期中,對小寶寶要注意看護,對學齡期兒童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該院呼吸内科主任醫師陳和斌更是提醒,家長們近期要少帶小寶寶去人多的地方。他介紹,冬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而兒童抵抗力低,頻繁外出會增加被傳染的幾率。春節期間收治的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兒比節前明顯增多,半數以上是在患兒頻繁外出後患病。他提醒家長,非必要,少聚集,少帶低齡兒童去人多的地方。家人和親朋好友,在與嬰幼兒近距離相處逗樂和接觸時,時間盡可能短,并且一定要主動戴好口罩,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健康。

【編輯:餘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