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科技”閃耀冬奧

本屆冬奧會上,我省多家企業的硬核科技和貼心服務為這一全球頂級體育盛事“智造”驚喜。今天,讓我們看看部分亮相冬奧的“浙江元素”,感受“浙江智造”的魅力。

“浙科技”閃耀冬奧

浙江制造托起“大雪花”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這一幕刷屏。别出心裁的冬奧主火炬淩空驚豔世界,而這高難度的空中動作背後蘊藏着“浙江制造”的硬核科技。

“大豐創制的主火炬地面裝置系統,由LED底盤、主火炬輔助翻轉提升裝置和台階踏步升降裝置組成,經我們自主研發的精密控制系統,可以完成一系列升高和騰空動作。”浙江大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豐華充滿自豪地說。

奧運聖火點火方式曆來都是主辦國的科技展示舞台。此次北京冬奧會上,主火炬翻轉提升裝置驅動系統裝有4套龐大又精密的齒輪和齒條,齒條總長約9米。而且,主火炬的升空并不是簡單的上下直升,而是要完成不同高度升降和不同角度旋轉等複雜的曲線運動,這樣一來,難度系數就非常高了。“我們整整花了一年多時間來攻克各類技術難題,像齒條系統,我們充分利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來設計,最終呈現出優美的弧線,穩穩舉高8米。”大豐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火炬系統外,貫穿整個冬奧賽程的另一款“黑科技”——熒光棒,也來自大豐。

在五棵松體育中心和國家體育館,每個座位上都放着一個熒光棒。“每個獨立的熒光棒有256種顔色,我們在雲端創編内容,能利用這些光源将整個觀衆席變成一個巨型螢幕,呈現不同的氛圍圖案。”大豐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幹立紅告訴記者。此外,冬奧會75%有觀衆席場館的座椅系統也是“大豐造”。

景甯管道鋪就大冰場

國家速滑館也叫“冰絲帶”,是北京冬奧會唯一建立的冰上競賽場館,也是冬奧曆史上第一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速滑場館。作為國家速滑館地面制冰不鏽鋼管供應商,浙江創嶽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生産的管道亮相冬奧會的“冰雪賽道”。

“公司為冬奧會提供了100多噸、總長超過120公裡的超長無縫不鏽鋼制冰管道,為國家速滑館1.2萬平方米的制冰面提供制冷。”公司董事長陳衛光說,如果将國家速滑館想象成一個大冰箱,公司生産的管道就埋在場館冰面下,通過管道裡流動的液态二氧化碳,能有效保證冰面溫差不超過0.5攝氏度。

按照國家速滑館建設的要求,制冰管道有嚴格的規定,兩種規格的管道盤管外徑分别為20毫米、18毫米,壁厚要精确到2毫米。而長度要求,是其中最大的難點。“不鏽鋼制冰管的長度越長,連接配接縫就越少,使用的時候會更加穩定安全。但鋼管長度越長,對技術要求越高,能做成長度51米的制冰管道的企業全國僅4家,我們是其中之一。”陳衛光介紹道。

“甯波心髒”助力客車節能

載客46人、設計時速100公裡、純氫續航約450公裡。這幾天,在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批為運動員、從業人員提供接駁服務的氫能客車開始繁忙運轉。相較傳統化石能源車輛,這些氫能客車每行駛100公裡就可減少約57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可謂不折不扣的“綠色出行”。

這批氫能客車由國家電投氫能公司聯合宇通客車開發,而作為客車“心髒”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主要是在甯波研發生産的。

“冬奧會不僅是冰雪運動比拼交流的舞台,也是各國科技創新能力競逐的賽道。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實力。”在位于甯波市江北區的國家電投甯波綠動氫能科技研究院産品展廳,負責人陳平說。

“氫燃料電池消耗氫氣和氧氣,通過電化學反應進行發電。我們要根據冬奧會的特殊需求開發定制化的新技術、新工藝,確定氫能客車跑得快、跑得穩。”工程師王俊宇介紹。

冬奧會期間,當地室外最低溫可達零下20℃,這對車輛的冷啟動性能提出了挑戰。王俊宇和同僚們通過反複實驗改進,創新采用了濃差極化政策,在相同輸出功率條件下可獲得更大的熱負荷輸出,保證冷啟動快速成功。

看着自主研發的氫能客車穿行在冬奧會上,陳平感到十分自豪。“亮相冬奧隻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我們要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加快打通氫能從研發到商業應用的全産業鍊。”

“嘉興智慧”研發網紅床

各國運動員齊聚北京冬奧村時,一款“嘉興造”的智能床成為“網紅”,被運動員們“曬”得火熱。

1月28日,來自美國的雪橇選手入住北京奧運村後,在個人社交平台釋出短視訊點贊這款智能床。視訊中,她拿着有8個按鈕的床用遙控器,示範智能床的多種休息模式,可以輕松調整床頭、床位的高度,“電視模式”能讓床頭調整到接近沙發的狀态,選擇“看書模式”則秒變沙灘椅。更令她吃驚的是,這個床還支援“零重力”模式。

這張奇妙的智能床,産自嘉興秀洲的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重力’模式就是将人體頭腳部擡升到一個特定角度,讓心髒與膝蓋處于同一水準線,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和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幫助運動員更好休息。”麒盛科技從業人員說,智能床還配有床尾凳,可将床加長到2.4米,可承載340公斤,經過1萬次負重檢測,大個子運動員也可放心使用。

麒盛科技如何與北京冬奧會“結緣”?據介紹,麒盛科技智能床凸顯的科技感與“科技奧運”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北京冬奧組委前期調研中獲得肯定。“這次我們共為北京冬奧會配備了6300張智能床。此外,為了給媒體工作者提供一個休息和工作的空間,我們還在本次冬奧會的主媒體中心增設30個睡眠休息艙,手機掃一掃就能自助體驗。”

戰靴核心部件來自嘉興

身心暖,腳下更有力量。腳底暖,步履更為穩健。冬奧會開幕前,某知名品牌公布了一款專門為冬奧會中國國家隊提供的發熱雪地運動鞋,這雙征戰冬奧會的戰靴,正是由海甯一家人才企業——嘉興極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展科技”)曆經兩年研發的。

極展科技是一家高科技創新公司,專注于柔性可拉伸電子器件設計與制造。企業創始人何蕾說,正是看中了極展科技的獨門專利——柔性可拉伸電池,某知名品牌企業抛來了橄榄枝,想通過這項“黑科技”的加持,保證戰靴在零下25℃的雪地裡,為中國冰雪健兒持續提供2.5—5個小時的發熱保溫效果。

實際上,此次冬奧會,極展科技除了為中國冰雪健兒的戰靴提供電子部件,由其自主研發生産的智能加熱護膝和襪子,也作為冬奧會的配套物品,提供給冬奧會的志願者們。

獎牌绶帶浙江造

北京冬奧會獎牌绶帶來自浙江,制造者是位于杭州的萬事利絲綢。

細細觀察獎牌绶帶:以端莊大氣、古典熱烈的“中國紅”為主體色系,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绶帶一脈相承;底紋上清晰可見北京冬奧會會徽、核心圖形以及“BEIJING 2022”字樣。

2020年10月,萬事利接到一個特别的“訂單”——定制生産1600條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獎牌绶帶。

接到任務後,萬事利與绶帶設計機關針對面料性能、花型紋樣以及色彩呈現等進行多輪深入探讨。在長達近一年時間,經過上百次打樣以及設計稿修改,最終确定方案:以中國傳統文化、絲綢文化和北京冬奧人文情懷為基礎,融入綠色低碳環保科技,向世界呈現一條“最中國”的獎牌绶帶。

萬事利團隊選擇采用100%絲綢為绶帶材質,原料使用6A頂級桑蠶絲,使得绶帶在柔軟度、光澤度等各方面都表現優異。絲綢如水,面料柔軟,卻缺少挺括感。為此,團隊成員多次前往蘇州,找到非遺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錢小萍。在她的指導下,“冰雪紋”織造時充分汲取宋錦以經緯線同時起花的工藝特色,讓紋樣更好凸顯出來,像“筋骨”一樣撐住绶帶。

本屆冬奧會每枚獎牌淨重約550克,超重獎牌垂直懸挂,绶帶容易因受力拉伸而導緻紋樣變形。經過數月的實驗與測試,團隊開發出一種新面料,使這條“小而美”的绶帶能夠承受重90公斤的物品而不斷裂。

在绶帶制造過程中,團隊還融入了基于色彩數字化的GBART綠色印染新技術,對染料和絲綢面料進行特别處理,使得它們能夠牢牢固着在面料纖維上。這一技術不僅讓色彩重制度達到99%,相較于傳統印花技術,還免去水洗流程,實作污水、氨氮等污染物減排,全面展現了綠色冬奧的理念。

來源:省科技宣傳教育中心綜合自浙江日報、嘉興釋出、浙江微體育等

編輯:張巧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