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作者 | 嬌雲

來源 |男孩派原創

“孩子發脾氣該對抗管教嗎?”,前幾天,微網誌話題上了熱搜。

事起綜藝《不要小看我》,助教官張萌與男孩雷雷起了沖突。

原來,雷雷的玩偶被小夥伴拿走,他生氣地拉扯對方,眼看就要打起來,張萌上前制止後,雷雷有了情緒。

而他接下來的行為,讓張萌發了火。

張萌給大家發點心,小朋友都圍坐在一起,唯獨雷雷不肯過來。

張萌示意他來拿點心,其中有孩子卻說:“雷雷不可以吃”,這下激怒了雷雷,他生氣地扔出手中的小台燈,差點砸到小朋友。

張萌急了,聲色俱厲地沖他叫道:“你幹什麼?!”雷雷不但沒被吓住,反而又舉起垃圾桶一頓亂砸。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見制止無效,張萌又開始使用群體壓力:

“我們還是歡迎雷雷歸隊吧”

“我們還是給他一次機會吧”

“是以你們不希望給他機會嗎?”……

張萌的反應,讓雷雷感受到集體的“敵意”,他臉蛋被怒氣憋得通紅,不停地砸東西、扔鞋子,氣憤地說:“我也不給你們機會!”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場面一度失控,張萌隻好讓從業人員把他帶出室外。

其實,是别的小朋友招惹在先,雷雷發脾氣在後。張萌隻關注到他的行為結果,卻忽略了事情起因,一味地加以制止,不免讓雷雷心有委屈,讓事态越演越烈。

而在育兒中,孩子發脾氣挑戰父母底線是常有的事,同樣,以暴制暴也是他們慣用的方法。

但這樣的處理真的好嗎?

綜藝《婆婆媽媽》裡,安迪約了朋友來家玩,但又被告知要上網課,頓時來了脾氣,跟爸爸楊子通話時,言語急躁。

聽安迪口氣不對,楊子立即制止,并警告:“我不想看到你生氣的樣子,千萬别讓我發火……”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壓制之下,安迪努力克制還是忍不住抽泣,而楊子又威脅,再哭就把平闆送給路人。

跟朋友約好了一起玩,卻因網課泡了湯,安迪難免失望,感覺辜負了朋友,是以爆發情緒。

但楊子不管原由,而是要求他:任何情況都不該有情緒,都該保持平和的态度。

但事實是,成人都無法做到凡事淡定,又如何能要求小小的孩子辦到?

而這種情況,也發生在另外一個孩子身上。

山東濟南,街頭值勤的交警,接到一個男孩“報警”。

原來,孩子和爸媽逛街時,看中一件衣服,無奈沒他能穿的尺碼,孩子就鬧起了情緒。

爸爸在車上打了他兩巴掌,又把他趕下車,孩子獨自在街上走了老遠,終于,找到了警察叔叔并對其訴苦。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需求沒被滿足有了情緒,父母認定這就是無理取鬧,于是大聲制止,甚至動用暴力。

德國教育專家邁克爾·梅勒特認為,父母不喜歡看到孩子難過哭泣,不僅是哭泣讓我們覺得麻煩,也懷疑自己的價值。

養孩子是與麻煩為伴,但如果父母希望諸事順利,急于擺脫煩惱,就會轉而壓制孩子,用蠻力讓他改變。

然而,強行壓制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一種教育上的偷懶。

育兒不是“訓獸”,以暴制暴也隻會帶來更多麻煩。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書中認為:

孩子的情緒就像流動的水,源頭是他的内心。

如果在水前設定了障礙,水要麼繞過障礙,改變流動方向,要麼隻好回流到源頭,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緒加諸自身,傷害自己。

網上一位媽媽說起女兒,滿臉心疼。

小時候,爸爸很不喜歡孩子哭鬧,隻要一哭就兇道:“不準哭……”

現在孩子5歲,從沒像别的孩子那樣大哭過,就算難過到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也會吸着氣使勁往上擡眼皮,不讓眼淚掉下來。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孩子的狀态讓媽媽很擔心,在咨詢心理醫生後被告之:如不及時改變,會嚴重影響孩子身心發育及健康。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發脾氣時,大腦分别掌控情緒和理智的兩個區域會發生強烈連接配接,這也是促進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

反之,如果阻止孩子發脾氣,則會妨礙大腦正常發育。

爸爸經常壓制孩子情緒,孩子接受到的資訊是:哭不好、不對,等有情緒上來,就會主動壓住它。

這不僅讓大腦失去發育的機會,還會造成日後的心理問題。

知乎上一位網友就分享過這樣的經曆。

小時候,他愛哭鬧、發脾氣,父母就以打罵制止。

很多次,他在被壓之下雖不再大哭,還是忍不住抽噎。

但父母并不罷休,又把他拖出門外,直到完全安靜。

慢慢地,他形成了這樣的觀念,認為悲傷、哭隻會吵到他人,是脆弱的表現。

于是,隻要有不好的感受,就拼命壓抑,在人前卻表現得很快樂。

他不允許自己悲傷低落,也越來越感受不到情緒,甚至連眼淚都流不出來。他抑郁了,經常閃現結束性命的念頭。

情緒一旦産生,就需要要往外出來,如果強行把它困住,孩子内心就會産生強烈的沖突,破壞心靈和諧,最終導緻心理問題。

情緒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如不允許它存在,就等同破壞了生命的完整性,導緻身心問題。

但如果父母重視孩子的情緒,并在它出現時能夠“接得住”,孩子才能發展出健康情緒,以及健全的人格。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提出“抱持”這個概念,即“holding”。

指父母既能在生理上抱持住孩子,照料他不受傷,滿足其需求,又能在精神上給予充分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确定性,即能“hold”住孩子,通俗來說就是“接得住”。

當孩子情緒上來時,父母不是與其對抗,而是嘗試去接住,孩子才能感到安全,也才能逐漸認識、學會與情緒和平共處,并有助于形成健康完整的自我。

接住孩子的情緒,分三步走。

1. “看見”情緒。

看見即回應,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以及情緒感受,并作出正面回應,讓他的感受被确認,被看見。

電視劇《幸福從天而降》,茉莉等爸爸陪她玩,結果一整天也不見人影,她生氣了。

爸爸忙完工作到家,茉莉正氣呼呼地整理着拼圖,叫她也不應聲。

知道孩子白等了一天,心裡有委屈,爸爸立即坐下來陪着玩拼圖,雖然女兒并不答理他。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但爸爸并不灰心,反而更投入,還請教女兒該如何玩。

爸爸帶着了解和歉意的态度,緩和了女兒的情緒。

最後,她一臉傲嬌給爸爸指點起來。

孩子的情緒是沖着爸爸缺席而來,爸爸看見了她的需求,于是報以了解的回應,孩子的感受被認可,情緒也就很快平複了。

情緒背後是訴求,看見訴求,并給予積極正向的回應,才是解決情緒最佳的方式。

2. 給予充分的信任。

無論發生何事,父母始終相信孩子的本質是好的,有向善的生命本能。這會激勵孩子追求上進,遠比說教來得有用。

一則廣告短片中,遙遙擔心媽媽有了弟弟後不再愛自己,總是莫名鬧情緒。

媽媽看穿他的心思,一再保證,就算有了弟弟,爸媽也一樣愛他,并表達了對他的信任:“相信你能愛護未來的小弟弟,成為他榜樣。”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媽媽的信任不單在口頭上,也付諸實際行動。

鄰居好意讓遙遙拿一顆糖果,他不由分說抓了一把,媽媽雖感覺不妥,卻沒當面責備;

奶奶給遙遙一個玩具,他又把另一個也搶了過來,媽媽仍然沒批評;他故意摔碎爸媽的相框……爸爸氣得跳腳要教訓他,卻被媽媽拉住了。

爸爸認為這會慣壞孩子,但媽媽卻表示:

我并不是認可他錯誤的行為,而是相信他本質是好的,他需要時間改變。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很快,媽媽發現了遙遙床下的紙箱,裡面有他畫的一家四口的畫,有跟鄰居要來的糖果、從奶奶那裡搶來的玩具、還有一副自制的爸媽合影……

它們都被貼上辨別,是遙遙給未來小弟弟的禮物。

媽媽的信任,激勵了遙遙的改變,他想要成為媽媽口中的榜樣,做出愛護弟弟的舉動,雖然表達方式不是最好的,但他努力變好的動機值得嘉獎。

孩子的行為或許不盡人意,但信任卻給了他積極的心理暗示,讓他樂意修正改變自己。

同時,這也是孩子強而有力的托底,讓他有勇氣面對挑戰,突破自己。

3. 穩住自己,穩住孩子。

孩子愛發脾氣,受制于大腦的發育。

研究表明,人到30歲大腦才完全發育成熟,也才具備控制情緒的能力。

而孩子年齡越小,就越依賴用情緒表達内心,缺乏以理智表達的能力。

是以,孩子哭鬧以及發脾氣,是他在表達内心,而不是故意生事。

了解、接納孩子這一特性,有助于父母保持平和,穩住自己。

其次,運用同理心。

把自己當成孩子,體會他發脾氣時内心的難過和焦躁,這也有助于打開父母的格局,變得更包容。

演員遲帥曾分享自己應對女兒鬧情緒的經曆。

女兒哭鬧時,他會陪在身邊,體會孩子的感受,不哄她也不講道理,隻是默默地給她擦眼淚和鼻涕,一直等到她的情緒完全釋放出來。

女兒情緒平複之後,有時會主動說:“爸爸,我錯了”。

有時,則是遲帥提醒她錯在哪,而孩子這時也很容易接受建議。

心理學家:阻止孩子發脾氣,很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最後,父母不必把孩子的情緒和自己的價值感聯系在一起,孩子要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負責,而父母要做的是接納并引導處理好情緒。

如此,孩子才能學會與情緒友好相處,并學會管理情緒。

青少年問題專家喬希·西普在著作《解碼青春期》中分享了兒時的事。

10歲時,他第一次坐過山車,卻發現座位沒有安全帶,隻有一個金屬做成的大腿壓杆。

他使勁地推、拽、拉這根壓杆,企圖移動它、把它崩開,但它紋絲不動。

西普是想把壓杆崩開,好讓自己摔出去嗎?

不是,他之是以破壞它,隻是想知道它夠不夠牢固,自己是否安全。

孩子爆發情緒,沖擊父母的内心,如果能回饋以柔軟,并能穩穩地接住,孩子就會感到安心,願意表達自己,分享内心。

如此,孩子的情緒就會如水自由流淌,把世界融入内心,也将内心呈現于外,活出陽光健康的生命。

*本文圖檔部分來源于圖蟲創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