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這其實是一個隻要努力就可以有回報的年代。而奮鬥的真正意義在于:你終于過上了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再也不需要去依附于人。
1
富可敵國的李嘉誠,
家庭用餐原來是這樣的!
李嘉誠定下規矩:雖然工作忙碌,但是星期一晚上,一家人一定會一起吃飯。
通過這個細節我看到了一種範兒。
什麼是酷?懂得尊重家人、關愛家人的男人才是真的酷。對待家人的态度,顯示一個人真實的人品。
經常在一些飯局或公共場合看到一些人接到家人的電話,口氣非常不耐煩:“不正忙着嘛,吃完就回。”未說兩句,就匆匆挂掉。
忙什麼呢?忙着喝酒,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卻沒有耐心聽家人多說兩句。
2
一頓飯,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李嘉誠和家人在飯局上,對傭人都是彬彬有禮。他對端湯的傭人連聲說謝謝。
看一個人的有無修養,從言行就可能知道。中國人大多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聯絡感情,考驗對方。一個人的吃相,反映了這個家庭的家教。
飯桌見人品,很多細節早已暴露了你的真相。比如,怎麼對待服務員,反映的不僅是禮貌和教養,還有情商。
3
一頓飯,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李嘉誠的飯局,也讓人看到了他的家教。兩個兒子,這麼優秀,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
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們來彌補,隻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是以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将來老了會後悔。
李嘉誠充分诠釋了:父母是孩子最好、最重要的老師!
對兒子們,李嘉誠是慈愛的,他的慈愛基于任何一個父親的本性;而對于兒子們的成長與培養,李嘉誠是清醒且絕情的,他的這種清醒與絕情是掩藏于大愛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與深刻,這種深度與深刻尤其讓人敬佩。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李嘉誠
如今,老規矩,懂的人是越發少,老規矩,既是教養,亦是禮儀。
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向周邊的人洩露着你的資訊:家教、性格、喜好、人品。這些規矩不能忘!
1.不許吧嗒嘴兒;
2.不許叉着腿兒;
3.不許斜楞眼兒;
4.不許羅着鍋兒;
5.不許不稱長輩為您;
6.不許擄袖管兒;
7.不許挽褲腿兒;
8.不許攪菜碟兒;
9.不許筷插碗兒;
10.不許嘬牙花兒;
11.不許抖落腿兒;
12.不許不叫尊稱或名字就說話兒;
13.不許當衆喳呼;
14.不許說瞎話兒;
15.夾菜不過盤中線;
16.不許吃飯咬着筷子;
17.不許壺嘴對着人;
18.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隻能夾眼前的;
19.吃飯前要禮貌性地招呼長輩,長輩坐下說吃飯才能吃;
20.做客時,主人動筷子客人才能動;
21.不許拿筷子、勺子敲碗;
22.不許反着手給人倒水或倒酒;
23.吃飯不能稀裡呼噜出聲;
24.不許壓人肩膀;
25.倒茶不能倒滿;
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做客不許進沒有人的房間;
28.站不倚門、話不高聲;
29.回家要跟長輩打招呼;
30.出門要說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