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誰也不願自己碌碌無為過一生,都不希望自己來世上白走一遭。

當你到了一定年紀,種種社會現實也會逼着你成長,因為這就是生活。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是以,不論是為了證明自己也好,還是為了給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也好,誰都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幹出一番事業。

可很多人總是習慣性認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讓自己忙起來,而一事無成的人,恰恰是敗于懶!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早在幾百年前,大陸的一位聖人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人就是王陽明。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所講:有一種人,每天看着很忙碌,把自己搞得很累,實際上什麼也做不成。

這句話也就是說,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每天看似很忙碌,但其實都是在瞎忙,這樣的人還不如“懶人”。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為什麼王陽明會這麼說呢?

衆所周知,王陽明這一生的經曆可以用“曲折”二字來形容,小時候的王陽明由于其母親去世早,便養成了内向的性格。

他從小就明白,做一件事情就該心無旁骛,他按照父親的意思,全力讀書考取了功名,并且順利入朝為官。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在王陽明當官期間,充分發揮了自己本領,提出過諸多建議都被采納,并且還親自帶兵打過仗,平定過叛亂。

他無論是在朝為官,還是帶兵打仗,都做得十分出色,并且有條不紊。

後來被貶龍場,王陽明沉下心來,一心感悟心學,成為了心學的集大成者,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想必看完這裡,很多人會明白王陽明一開始說的:很多人一生都在瞎忙,卻什麼也做不成的原因了。

王陽明用一生的經曆告訴我們:人要想成事,最可怕的不是“懶”,而是“瞎忙”。

現實生活中太多“瞎忙”的人,總是會給自己制定太多的計劃,總想把什麼事情都做好,但是卻不能沉下心來認真做好一件事。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這種狀态也是王陽明在心學中說過的:如果心經常處于“妄動”的狀态,腦子裡會有許多雜亂的想法,是很難成事的。

另一位古代“半聖”曾國藩也曾說過: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如果做這樣,想那樣,終究一事無成。

可以說,王陽明先生簡單的一句話,就将很多人為什麼一事無成的根本原因闡述了出來。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而這僅僅隻是王陽明語錄中的簡單一句話,從中就可以看出為什麼王陽明可以被譽為“千古第一人”的原因。

王陽明不僅是哲學家、思想家,同時還是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

他這一生總結的心血理論影響了無數人。

王陽明有多牛,有曆史評價為證:明穆宗朱載??評價他:兩肩正氣,一代奇才,具平定叛亂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王陽明作為思想家,王陽明開創了儒學的新天地,成為了一代心學宗師,與孔子、孟子并稱為聖人;

王陽明作為軍事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平定地方内亂,平定甯王之亂,受到下屬的尊崇。

王陽明心學,往往一事無成的人,不是敗于“懶”,而是敗于“瞎忙”

王陽明獨創的心學思想流傳至今,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在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下王陽明的思想,看看王陽明的語錄,哪怕你有再多想不通的困擾,都可以迎刃而解,尤其是王陽明心學,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既是形上哲學又是人生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既是認識論又是實踐論,既是修身論又是功夫論,而核心卻是人生哲學,教人如何做人。

聲明:内容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不當之處請聯系校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