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也讓大陸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蘊。因為如此,在古墓中出土的文物經常會驚豔世界。因為其中不乏古代匠人們的智慧,甚至一些文物以現今的技術也無法創造出來,比如之前在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長信宮燈。

因為隐蔽一直未被盜墓賊盜挖
在河北地區其實并不是秦漢墓葬較多的地區,但是卻因為當時的分封制度,讓河北有很多的分封王陵墓,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墓葬,因為有很多有意義的文物而受到了外界的肯定,最著名的藏品就是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
先說回中山靖王墓本身,這座墓葬位于太行山東麓,本身看起來沒有什麼太過突出的地方,也讓這座墓葬在盜墓賊橫行的那些年沒有被盜挖。因為地勢和墓葬地點的選擇,也讓這座墓葬儲存完好,才有了後面大量文物的出土。
在1968年,該地區要進行基礎建設,也是當時非常巨大的工程,這次工程建設也是受到了當地的重視。建設過程中,因為山坡阻礙了建設程序,也讓勞工們用爆破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但是炸彈炸完之後卻驚呆了衆人。
發現古墓緊急進行挖掘
在炸彈爆炸之後,勞工們發現了一個山洞,其中的場景也可以用金光璀璨來形容,這明顯不是一般的地方。隻能找到當地政府,政府從業人員看見炸開的洞口,覺得可能是一座古墓,是以聯系了當地的文物專家進行勘察。
專家到場後,對整個洞口做了勘察,并對整體周圍做出了判斷,發現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墓葬。為了文物保護,專家們緊急進行了挖掘工作。因為墓葬本身建造的地方并不是很顯眼,也讓這座墓葬得以儲存完整,沒有被盜挖的事情發生。
出土文物4200餘件
在挖掘過程中,發現這座墓葬是仿宮廷式布局,分為前堂、後室等幾個組成部分。墓葬建在岩洞内,墓葬中有很多的陪葬品,而墓葬中一共出土文物4200件,規格也是非常高的,其中除了出土了2套完整的金縷玉衣之外,還發現了很多的青銅器。
墓葬中的金縷玉衣是目前大陸發現最早的,也是首次發現。可以說有着很重要的曆史研究價值,并且也是國寶級别的文物,除此之外,發現的青銅器中,有一件是非常值得說的,就是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是由皇太後窦氏送給孫兒的,而長信宮燈和以往的宮燈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很多出土的宮燈造型都是非常厚重的,也有特别強烈的厚重感。但是在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長信宮燈卻有很多不同之處,造型舒展自如,并且有很多不同的工藝,設計精巧,堪稱“中華第一燈”。
綜上所述:在長信宮燈上還有65個銘文,也是記載了宮燈的所有者等資訊。長信宮燈的發現也證明了在2000多年前,大陸的技藝已經登峰造極了,也說明在工藝方面領先了其他國家2000多年,這也是不争的事實。
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