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老家過年“掏空”年輕人:買禮物花費上萬,硬着頭皮發紅包

作者:深燃
回老家過年“掏空”年輕人:買禮物花費上萬,硬着頭皮發紅包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鄒帥

編輯 | 唐亞華

“過年回家要給父母多少紅包?”

“大家過年發紅包不會心痛嗎?”

“發完紅包,年終獎和績效都不剩幾個了。”

春節假期已經餘額不足,你的錢包還好嗎?

在外打拼了一年的年輕人,回老家過春節是又驚又喜。喜的是阖家團圓,母慈子孝,驚的是發了一通紅包,仔細一算,至少兩萬。

年前,深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見到不少傾訴苦惱,算不明白“春節賬”的年輕人。

他們有的剛剛參加工作,不知道何為“反哺規則”,給爸媽多少紅包合适,需不需要給其他長輩意思意思?還有的人剛剛經曆了裁員大潮,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團糟,但不想讓爸媽失望,要硬着頭皮發紅包。也有人新婚燕爾,本就承擔着車貸、房貸,還要負擔雙倍的人情開銷。

年輕人的苦惱大多來源于家鄉的習俗,還有一些不必要的“道德綁架”。有人表示,本該是開開心心回家過年,結果一想到要花掉一個月的工資,甚至是年終獎,頗感壓力。

年即将過完,不少年輕人在網上哭訴“過年花錢如流水”。一位網友算了算這個春節的賬:過年補貼家裡5000元、包紅包7000元、給爸媽買禮物2000元、應對突發情況3000元,“假期剩兩天,餘額剩200。”該花、不該花的錢,最後還是得花。

百節年為首,圖吉利、讨彩頭無可厚非。不過,禮物也好,紅包也罷,都是在春節表達愛意的工具,不該成為枷鎖。

過個年,“幾萬元沒了”

深燃和多位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交流,總結出回老家過年的幾大開銷:孝敬父母、走親訪友、人情來往、買年貨、壓歲錢。

對于剛剛結婚三年的楊霄來說,她和夫妻要承擔的過年開銷又多又雜,還是雙倍。“我每年過年要給爸媽買全套新衣服、置辦年貨。”楊霄算了算,加上給爸媽一人1000元到2000元的紅包,和給親戚小孩的壓歲錢,花費肯定過萬了。楊霄夫妻那一邊,也同樣要支出上萬元。

壓歲錢,是楊霄和夫妻最為頭疼的環節。楊霄向深燃總結,給壓歲錢分為主動和被動兩部分。“主動的,是給我們倆各自家中最親的小孩,分别有3、4個小孩要給,加起來有4000塊錢。”她表示,主動給的壓歲錢,加上給父母的錢,本就在家庭支出的預算内。

被動的壓歲錢,則給楊霄和夫妻帶來了不少壓力。“回老家經常會有不是很熟的、甚至都叫不出稱呼的親戚也來拜年,一人帶幾個小孩,對于剛結婚的小兩口來說,不給壓歲錢又說不過去。”楊霄還記得剛結婚的那一年,夫妻作為新女婿上門,“來了10多個小孩,寒暄一小時,花出去2000塊錢。”

回老家過年“掏空”年輕人:買禮物花費上萬,硬着頭皮發紅包

圖源 / Pexels

楊霄坦言,從經濟上講,回老家過春節并不是一件完全舒壓的事情。“過年前我們要早早留出預算資金,比如每年固定拿出兩萬元是給過年花的,此外還有一些機動資金,預防突發狀況。”

不過,她和夫妻已經連續兩年就地過年了。一定程度上,就地過年減輕了兩個人的經濟負擔,“起碼一些被動的面子錢不用花了,但即便如此,該花的錢還是要花,也要支出一個月的工資。”

據多家機構聯合釋出的《2022年輕人過年新趨勢洞察》顯示,年輕人正在接過新春年貨采買權,将近4成的年貨外賣由95後下單。

這顯然不足為奇。年輕人逐漸挑起家庭收入的大梁,年貨采買、人情來往等支出壓力自然會落到年輕人身上。“花錢的總是年輕人,我們小時候,忙着置辦年貨的父母也是年輕人。”26歲的陳謙很了解自己為什麼過個年錢包就被掏空了。

2021年是陳謙在杭州工作的第三年,今年春節她突然有了“應該以成年人的身份送禮”的意識。

“給國中待我很好的班主任買了沖牙器、年貨禮盒,800元;同學家剛生了小孩,買了695元的禮物,給一起跳舞的朋友買了按摩儀,490元。還有爸媽、家裡老人、親戚買了一堆禮物,還給家裡買了年貨,算下來又要大幾千。”

她無奈地表示,由于自己沒有對過年的開銷留下預算,這一通下來,遠遠超過她的承受範圍。

不少年輕人還感受到,現在送禮物越來越卷了。陳謙表示,自己給國中班主任送了沖牙器,是因為對方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教師,“過年給她送花、水果的大有人在,禮物要顯出特别。”

比起以前提着露露、煙酒上門的年代,如今新消費品牌大量湧入年輕人的送禮清單裡。沖牙器、電動牙刷、無痕内衣、盲盒等等,一樣比一樣貴,追求“新意”和“特别”的年輕人,在價格的漩渦裡越陷越深。

如果回老家,比留在一二線城市過年成本還要高,陳謙總結,因為到處都有加不完的人情錢,年底趕上自己的生日,有個朋友在老家開了個甜點工作室,她就訂了一份蛋糕。“提前去聊了聊天,順便吃了幾塊小點心,就在蛋糕錢上加了100多塊錢,湊了300元整。在一線城市買同樣大小的蛋糕,200塊錢也下來了。”

小城人情多,小時候覺得大人抹不開面子送禮、發紅包很可笑,現在落在自己身上,卻也是難以放下人情的重量。

陳謙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不過她看了看自己的餘額後告訴深燃:“得虧年前就發工資了,要不然就負債行走了。”

掏空錢包,也掏空“腦細胞”

過個年,花錢如流水。但無論如何,送禮、發紅包,是中國人在春節難以逃避的話題。

艾媒咨詢釋出的《2021-2022年中國禮物經濟産業研究與使用者消費行為分析報告》中說,中國超過7成禮物經濟使用者都認為應該每年至少給父母、嶽父母、孩子及祖父母送一次及以上的禮物,認為對于家人的情感需要通過禮物來表達。而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類節日往往是送禮的高峰期。

年輕人在掏空錢包之前,先挖空了心思。臨近年關,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表示為回老家發紅包和送禮物而苦惱。中央财經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窦東徽解釋道,很多年輕人的困惑,歸根結底是三個問題:第一是給多少,第二是怎麼給,第三是怎樣讓這種饋贈實作效果最大化、避免“好心辦壞事”。

深燃在社交平台上觀察到,很多初入社會或者工作有所變動的年輕人都在糾結給父母的紅包應該塞多少錢。網友麗莎剛剛畢業,工作半年,她發帖表示,自己工資很低,但答應了媽媽今年過年要給外婆發1000元的紅包。“我在想要不要給爸媽也各1000元,但是都給完我就沒錢了。”

這不隻是麗莎一個人的苦惱,評論區很多網友勸她不要逞強,“第一年工作給爸媽發紅包,爸媽會很開心,是一個儀式感,但别給自己太大壓力。”

回老家過年“掏空”年輕人:買禮物花費上萬,硬着頭皮發紅包

圖源 / 視覺中國

陳謙也面臨過同樣的焦慮。“我也在網上找了很多文章,看大家都給父母多少紅包。參考了幾個同在一二線城市工作、老家經濟水準也跟我家差不多的網友,他們給父母的紅包,基本上沒有下1000塊錢的。”

她說,不僅如此,她還翻找了和父母的聊天記錄,看以往父母嫌她買什麼東西比較貴,由此推測出父母的心理預期。最後她得出結論:給父母的紅包,在月薪的十分之一以上,比較保險。

讓陳謙如此糾結的還有一點原因。“我有個同學,從工作開始每年過年都給家裡1萬塊錢。她是家裡的長女,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去年她因為報了教育訓練班,經濟狀況也不太好,沒給這個錢,結果爸媽還打電話過來問了,還說弟弟都知道給爸媽3000塊錢,你怎麼不給呢?”她聽了這件事,覺得父母可能會對過年紅包有一定期待,是以一定要好好準備。

楊霄面臨的糾結更多。因為要給很多親戚家的小孩壓歲錢,“這個紅包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她解釋,到了親戚家的小孩來拜年這一步的時候,往往她和夫妻已經花出去2萬塊錢了,“10個小孩,我們給每個小孩100塊錢,在親戚眼裡就是摳門。”楊霄回憶,親戚看到小孩的紅包裡隻有100元的時候,“那個氣氛真的很微妙。”

除了給紅包,送禮物也讓不少年輕人頭疼不已。尤其是送給爸媽的禮物,要麼嫌貴,要麼嫌沒用,很多人絞盡腦汁,琢磨怎樣送禮才能送到爸媽心坎裡。“我給媽媽送過風很大的口服保健品,還有手表、按摩儀、智能音箱等等,我自己覺得很實用。但是我媽認為,保健品想不起來喝,浪費;手表不好看,不戴;按摩儀不會用,閑置;智能音箱不好用,吃灰。”通過和爸媽的幾場battle,90後林妍已經養成了“金剛不壞之軀”。

夢潔也是剛剛工作的95後,她在送禮物上的糾結在于,如何能送給爸媽同等價值,又同樣有用的禮物。“但是送不同的東西,就很難把價格拉平,以前送過衣服,男裝女裝的價格都不一樣,哪個便宜我還得貼點别的小東西。”

掏空錢包,也掏空“腦細胞”。“這可能就是長大的滋味吧。”陳謙歎了口氣。

尋找解法

“中國社會和傳統文化強調親情,年輕人通過現金或禮物的饋贈表達對父母思念和感恩,本身是一種良善的親社會行為(人自願對他人好,對人本身無明顯好處但符合社會希望)的動機的展現。這種饋贈的數量、形式和效果,與包括個體收入、父母經濟狀況、親子關系品質、當地習俗、社會期望等在内的諸多因素有關。”窦東徽向深燃分析。

網友對于過年掏空錢包的吐槽,一大部分來自于以習俗、習慣、“圖個吉利”之名的“道德綁架”。

楊霄和夫妻深受其害。她感覺很多時候都是花錢維持面子,“因為老家的親戚會給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一種特有的光環,覺得你有體面的工作,就應該拿出錢孝敬長輩、親戚,甚至是幫過你的長輩。”楊霄希望過年回家是發自内心地給至親買禮物,而不是被這種風氣綁架。

重壓之下的年輕人,開始反抗。社交平台上,年輕人傾訴苦惱的文章下,常有很多網友結成一派,給發帖人支招:“臉皮厚一點”、“量力而行”、“不要打腫臉充胖子”。

窦東徽從心理學的角度肯定了這一點。他認為,任何經濟行為,都應遵循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準則,親情饋贈也不例外。“不要盲目進行社會比較、為滿足某些外部世俗的期望給自己增加過大的經濟壓力。”

90後圓圓在北京工作多年,她每年過年固定給爸媽2000元紅包,再給爸媽置辦些衣物、生活用品。圓圓向深燃表示,自己從未因為這些事而煩惱過,她的秘訣在于“不給爸媽太高的期待”。圓圓解釋,爸媽其實不看重錢,過年送紅包和禮物隻是讨個彩頭,表達孝心,如果剛剛工作就拿出一大筆錢給父母,“假如哪一年失業了,該怎麼應對父母的期待呢?”

回老家過年“掏空”年輕人:買禮物花費上萬,硬着頭皮發紅包

多位年輕人告訴深燃,老家親戚之間也有很不好的攀比之風,比如今天我兒子給我買了件衣服,明天她女兒給她發了大紅包。比來比去,送禮物還要考慮到爸媽的面子。

窦東徽提醒糾結中的年輕人,要重視“情感賬戶”而非“經濟賬戶”。他解釋,親情饋贈應該歸為“情感賬戶”而非“經濟賬戶”。情感賬戶不計較錢的數量,不能拿來比較,因為每一份情感都是獨特的,而“經濟賬戶”隻強調錢的數值,容易和他人比較。“是以無論是子女還是父母,都應該把饋贈看作是情感的表達,即‘心意’。”

林妍也總結出一條送禮“萬金油”,就是心意為重。“我有一次給媽媽買圍巾,我就說我是特地選了好幾家挑的,買了個貴一點的,這個料子很好,知道你冬天會咳嗽,這個圍巾可以擋風……”總之,一定要聲情并茂、理由充分、闡明價格、寫賀卡。

寫賀卡,是林妍的獨門絕技。她每逢節日、生日都會給媽媽手寫賀卡,說出平時不好意思說的心裡話。“我媽把我送的賀卡專門用盒子儲存了起來,偶爾還拿出來一一回味。”通過這點,林妍覺得,送禮物比發紅包更有誠意,“因為禮物是父母會放在身邊的,屬于一個維系情感的工具,也可以當作聊天時的談資,聊聊好不好用、怎麼用,但是紅包發了就沒下文了。”

上述艾媒咨詢的報告中也顯示,中國禮物經濟使用者給家人贈送禮物時關注最多的還是産品的實際效果,占比75.1%。窦東徽認為,送錢還是送禮,應因人因需而異。“一般來說,如果父母有穩定收入和保障,可能送一些實用貼心的禮物比較合适,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經濟困難,送錢可能有更大的使用靈活性。”

說個吉祥話,讨個好彩頭,不僅僅要靠鼓鼓的紅包和體面的禮物來表達。辛勤工作了一年的遊子,也不必逞強争一時的面子,“新意”不如“心意”,“體面”不如“體貼”。

窦東徽也提醒道,可以将饋贈父母變成長期、多點的行為,不必集中在過年。“平時給父母購買一些禮物或補貼一些家用,給父母形成多重受益的心理賬戶,有助于産生更高的滿意度,也更有利于親情的維系和鞏固。”

*題圖來源于《歡樂頌》。應受訪者要求,楊霄、陳謙、夢潔、圓圓、麗莎、林妍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