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提及北美職業運動的标杆,毫無疑問便是紐約揚基,這支球隊的奪冠次數(27次)位居北美四大聯盟首位,曆史上有過諸多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選手,隻要是個MLB球迷就必定能對揚基出産的明星球員有所印象,也是紐約這座美國乃至全球第一大城的名牌。

和這支球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自然就是他們的主場——揚基體育場。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圖源:Yankee Stadium推特

球場概況

主隊:紐約揚基

坐落:紐約布朗克斯

所有人: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

正常觀衆容量:46,537

最高入場紀錄:50,960

球場表面:天然草皮

球場結構:無頂

球場尺寸:左外場318英尺(97米)/左中外場399英尺(122米)/中外場408英尺(124米)/右中外場385英尺(117米)/右外場314英尺(96米)

建造沿革:2006年8月19日動工,2009年4月2日啟用

建造成本:23億美元

揚基隊史早期輾轉過多座球場,有一段時間和同城國聯球隊紐約巨人還合用過波羅球場(Polo Ground)。随着揚基的實力越來越強,兩隊之間的關系加劇惡化,尤其是1920年招募到魯斯後,單賽季揚基吸引了130萬人次的球迷入場,甚至超過了“房東”巨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寄人屋檐下便不合時宜了,揚基需要一座自己的球場,球隊選擇在波洛球場以北不遠處建立了初代揚基體育場,1923年正式啟用。由于揚基支援者衆,這座球場坐席數遠超一般棒球場,最多時超過八萬,在相當長的時間内維持了六萬到七萬左右的容量。

入駐球場第一年,揚基便奪得了隊史首座世界大賽冠軍,此後的84年間又拿到了25座,與初代揚基體育場一起,揚基成為了美國運動的化身,“NY”符号流行至全世界。揚基的輝煌為這座球場赢得了不少響亮的别号,例如“魯斯的球場(The House That Ruth Built)”、“棒球主教堂(The Cathedral of Baseball)”、“布朗克斯動物園”等。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過去的揚基體育場 圖源:MLB官網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揚基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個任何職業球隊都會遇到的問題:球場老化。七十年代球場大翻修讓他們又體驗了一把“租客”的感覺,整整兩年借住在紐約大都會建立不久的謝伊體育場(Shea Stadium),揚基的管理層開始謀求一座新家。

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想要找到一片合适的地塊、并得到足夠的公共财政支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為争取到盡可能有利的條件,揚基管理層運籌帷幄,讓不同地方彼此競價(紐約都會圈跨越多個行政區域,各地都希望揚基能夠入駐),是以新球場選址遲遲未定,一折騰就花了快三十年。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揚基體育場的地理位置

不過對于揚基球迷而言,比起一開始設想已然大相徑庭的最終方案無疑是最棒的。二代揚基體育場就在初代隔壁,老球場拆除後的原址改為棒球公園,社群形态與新球場融為一體。既沒有改變位址,又讓承載無數曆史時刻的老球場與新球場建立了有機的血緣聯系。

二代球場從建築風格上與初代一脈相承,石灰岩外立面與初代的外部風格神似,球場内部上層看台頂端的柱狀裝飾物則完全複刻了初代的内飾。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球場外圈長廊上,繪有曆代揚基名宿的無數旗幟鱗次栉比,陣勢之浩蕩,即便是對揚基不了解的訪客都足以不明覺厲。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圖源:MLB官網

在六号門附近有一座揚基博物館,收藏了不少與隊史重大時刻有關的展品,包括數百顆現役和前揚基球員的簽名球、球隊更衣室的複刻場景以及1956年世界大賽投捕搭檔唐-拉森(Don Larsen)和約吉-貝拉(Yogi Berra)的雕像——那是曆史上唯一的季後賽完全比賽。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原本位于初代揚基體育場左外場的紀念公園在新球場挪到了中外場,此處陳設的紀念牌都是從老球場搬運過來的原物。在MLB救援王馬裡亞諾-裡維拉(Mariano Rivera)的建議下,主隊牛棚設定在紀念公園邊上,推門即入,友善球隊的救援投手随時随地瞻仰一下揚基的榮光,沒準還能得到一些額外的buff。

為了更好服務球迷,二代揚基體育場在觀賽體驗上可謂極盡豪華之能事,中外場的巨型螢幕長度達到31米,可視範圍有足足550平方米,建成時是全球第三大,現在也能排在第五。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除此之外,球場上下還配備了1100部高清電視。可能有小夥伴問,都到球場了還看啥電視呢?一場球賽三小時,經常有需要起身離席的情況,例如排隊買吃的(往往是爸爸們的職責),如果随時随地都能看到比賽畫面,就不用擔心錯過重要時刻啦!

如果這還不能滿足你,還有分布在球場各個位置的無數高檔包廂可供選擇,一邊享受好酒好菜,一邊欣賞揚基的棒球賽。

球場内還有一些特色區域,比如“審判庭”,球隊特地設定了一片法庭裝潢風格的三排坐席,每當特定球員站上打擊區時,這裡就帶頭舉行“升堂儀式”,仿佛在“審判”對方的投手。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圖源:Yankees推特

言及此處,不得不聊聊二代揚基體育場的比賽特性。名義上新老兩代球場的五個距離标志點是一樣的,但二代的右外場擋牆弧度比初代更尖銳,折合成實際距離縮短了約2米。

2009年剛啟用時,新球場的本壘打産量多的驚人,前23場比賽足足打出了87支,到第73個主場比賽時,二代球場便重新整理了揚基主場單季本壘打紀錄(216支)。有研究認為罪魁禍首正是右外場擋牆的高度和構型,大約20%的本壘打在初代球場不會飛出牆外。

當然,這類研究可能會忽略另一層因素,那就是揚基打線的實力。2009年的布朗克斯轟炸機火力雄厚,幾名主力擊球員紛紛貢獻了20支以上的産出,讓球隊換新家的首個賽季即收獲了隊史第27冠。

可是,二代揚基體育場雖然和初代一樣實作了開門紅,之後卻運勢不佳,連續12個賽季别說奪冠,就連世界大賽都沒摸到過。新老球場換與不換的玄學,還真是難說呢!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最後為小夥伴特别奉上兩條揚基體育場觀賽貼士:一,至少提前兩小時到,以便能從容參觀這支百年豪門的曆史陳設;二,帶上足夠的錢——這裡可是全MLB平均票價最貴的球場,屆時發現囊中羞澀,可别怪街道辦沒提醒你哦!

作為曾經的“邪惡帝國”,你覺得揚基球場有你想象中的奢華嗎?

上千部高清電視,31米外場螢幕,這就是“邪惡帝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