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恐怖暴力沒底線,未成年人照樣玩:重口味“劇本殺”潛藏風險

作者:環球網

來源:半月談

作為一款新型的社交遊戲,《Script Kill》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參與。然而,行業殘酷增長,一些商家在遊戲内容、場景設定等環節中嵌入了恐怖、暴力、精神元素,并作為噱頭來赢得遊客的流量。看似新鮮的朝陽産業正面臨監管缺陷的風險。

1 "恐怖地帶"變成"伊甸園"

半個月談話記者走進熙熙攘攘的商業綜合體"沉浸式體驗館",卻看到小房間漆黑陰沉,大廳裡擺放着兩個巨大的道具棺材,牆上貼着一尊老人的肖像。五個高中男生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在遊戲主持人的指導下分析劇情,不時發出驚人尖叫。

孩子們正在玩一部名為"捉鬼敢死隊"的戲劇,講述了一個偏遠的山村"鬼魂抓住人"的故事。"劇情懸疑,場面吓人,體驗精彩,很受孩子們的歡迎。"腳本殺"店主說。

恐怖暴力沒底線,未成年人照樣玩:重口味“劇本殺”潛藏風險

一張"殺劇本"店鋪展示重點介紹劇本《捉鬼敢死隊》陳春元照片

半個月的談話記者先後走訪了中部地區的一些城市"沉浸式劇本殺傷體驗館"。在一家商店裡,牆上挂着怪誕恐怖的劇本海報,店主帶着記者來到了幾個現實生活中的房間,裡面都裝飾着墓地等場景,墓地裡開着血紅色的燈光,裡面是一些屍體。在一家店裡,店主集中精力向記者展示"人魅力""夜店兇猛"《玲玲人》等劇本中含有恐怖、精神内涵。

"球員主要是年齡在16到30歲之間的城市白領學生,還有一些好奇的國中和高中生。現在生意難做,不搞一些"重口味"的内容,客人也不感興趣。一位店主表示,許多類似的商店正在關閉,新開業的商店将不得不依靠更令人興奮的内容來生存。

半個月有講解記者去過10多家門店,無論"劇本殺人"的内容多麼血腥可怕,都沒有看到"未成年人不準進入"等提示标志。

2 新産業進入門檻低

《劇本殺人狂》出現于2010年左右,從最初幾個年輕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尋找線索,尋找兇手,近年來逐漸擴大到"密室逃脫""沉浸式體驗"等形式。随着劇本内容和場景設定的不斷演進,他們的體驗和興奮感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吸引年輕人參與進來。今年以來,"劇本殺"線下實體店數量增長迅速,"劇本殺"主持人、劇本創作、劇情設計等商家都有專門的專業團隊。

資料顯示,到2020年底,全國線下"劇本殺"實體店數量估計在3萬家左右。有的商家為了吸引顧客,賺快錢,引入了暴力殺人内容的劇本殺人項目,如殺毒、槍殺人、密室殺人等,還有一些商家在場景中設定了恐怖、血腥的元素,有些脫俗内容超出了普通人的心理容忍度。

恐怖暴力沒底線,未成年人照樣玩:重口味“劇本殺”潛藏風險

一場"劇本殺"店展示聚焦陳春元拍攝的劇本海報介紹

中部地區某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半月刊記者表示,目前開業的"劇本殺"店門檻較低,既沒有預先審批條件,也不需要經過文化、公安等部門的内容審查。

"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沒有有效的管理實踐或法律法規到位,我們在執法檢查方面有一個模糊的領域。一、基層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稱。

3 指導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一位病人家屬告訴半月對記者說,孩子周末要同學玩弄暴力、恐怖、血腥等内容的"劇本殺人"。出于好奇,她還試圖參與一出戲,其中一出戲是把道具做成一個"畸形的人"。遊戲還描繪了死者的悲慘處境,其中模仿殺人法也"非常殘忍"。

中國心理咨詢師協會心理咨詢委員會主任陳建華說,她最近遇到了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女訪客,曾經沉迷于帶有恐怖元素的"殺劇本"遊戲,患有嚴重失眠,開着燈無法入睡, 關燈,害怕。

"劇本和劇情線索很重要,需要以價值為導向。适度的角色扮演有助于參與者釋放壓力,豐富想象力,加強人際溝通,但如果内容過于恐怖,參與者缺乏識别能力,就會混淆現實和戲劇,甚至造成心理問題。"陳建華說。

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袁小平表示,在對"劇本殺"等新文化習俗的監管中,有關部門要把未成年人保護放在突出位置,盡快出台管理制度和規則,消除監管盲點。

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