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通過多次仿真計算和實地測試,開幕式上出現的“冰五環”能夠在6級大風中保持結構穩定,而且盡可能地保留輕盈空靈的感覺。

全文1530字,閱讀約需3分鐘

據央視新聞消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奧運五環升起和火炬點燃等儀式環節空靈又浪漫,而這兩個環節背後的核心裝置也引起了不少觀衆的好奇。他們是如何實作開幕式上震撼的視覺效果呢?來看記者發回的揭秘報道。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記者:正在緩緩上升的這個裝置,從業人員叫它冰立方,他在開幕式上承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展示環節,因為我們的奧運五環就藏在這塊兒冰裡邊。其實最開始我們的設計是雕刻五環的時候,這個裝置會抛出實物的冰塊兒,但是最後為什麼是以地坪和燈光效果來綜合展示呢?我們來聽技術人員解密。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冬奧專項辦技術負責人王缜:最早是抛出模拟冰塊,我們在周邊設計了6個艙門,前頭4個,側面兩個用塑膠做成的模拟冰塊抛出去。但抛冰的那個縫隙就難看了,太假了,有點破相的感覺。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開幕式上,五環緩緩升起的環節将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但在最初的設計中,導演團隊提出了将外部光源投射到五環上,使其呈現出流光溢彩的效果。但通過多次嘗試,效果并不理想。最終,技術團隊提出了“五環自發光”的改進型方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冬奧專項辦技術負責人王缜:燈闆設計裡,一個是我們現在采取的LED全色燈闆,柔性燈闆,第二個,就是燈闆外罩,這個外罩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濾波器,使這兩個顔色比對起來,最後再通過濾色才能形成這種冰的感覺。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美的問題解決了,在有風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威亞起吊五環的穩定性?又成了新的問題。通過多次仿真計算和實地測試,開幕式上出現的“冰五環”能夠在6級大風中保持結構穩定,而且盡可能地保留輕盈空靈的感覺。

記者:正在下降的這個裝置就是開幕式上另外一個核心裝置,從業人員叫他雪花台,那麼他在開幕式上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作為景觀展示,第二次是作為重要的火炬裝置。那麼一個小小的火炬,他自身的續航能力是有限的,怎麼才能做到持續穩定的燃燒呢?其實答案也正在這朵雪花裡面。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最開始的設計方案是直接将氣瓶藏在5朵“花瓣”裡。但考慮到氣瓶的更換難度大,可靠性有限。技術團隊又将主意打到了天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冬奧專項辦技術負責人王缜:上面有我們叫這個控制裝置或者威亞,上面有十幾個電機組成的鋼索起吊系統,還有氣路的釋放系統,電纜的釋放系統,卷放系統都有,是以氣路在上面。

雪花台裝置、火炬裝置、冰立方裝置、起吊裝置,開幕式上精彩絕倫的儀式功能展現,要求它們精準協同。但實際上,這種“精準協同”在智能化排程系統的基礎上,還需要人工展開手動“微調”。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地面舞台系統技術負責人何冠傑:我們這個地面舞台系統,跟别的舞台不一樣,他需要跟燈光音響,還有大量的led顯示螢幕去共同耦合來進行作用,是以需要根據導演的密碼,跟着整個演出的節奏,去進行一些十秒級或者說秒級的調整。是以,基于這個原因,我們在操作的時候,還是保留了一部分人手的操作功能。

冬奧主火炬如何持續燃燒?答案在這朵“雪花”裡

在一個半小時的開幕式活動上,需要近百個指揮密碼來完成。但這對于習慣航天發射場使用模式和工作特點的航天人來說,并非難事。在與導演團隊近三個月的磨合後,技術人員已經可以精準熟練地完成開幕式的全部操作流程。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地面舞台系統技術負責人 何冠傑:我們這一位是地面舞台系統的指揮人員。他負責跟導演之間進行剛才說的密碼互動。什麼時候做什麼機械化的動作,然後他的密碼會準确下達給我們操作手,再進行操作。實際上分部動作的自動化程式已經全部分裝在電腦裡面了,接到導演密碼就隻需要摁兩個鍵,馬上系統就會運作,是以說是能夠滿足演出精準的要求。

黃河奔騰、冰立方聳立、奧林匹克五環緩緩升起,觀衆們山呼海嘯般的喝彩直沖雲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用天馬行空的藝術想象、探索浩瀚宇宙的智慧、10餘個月的技術保障實施,向世界人民展現了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編輯 李佳蓉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