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是這些揭秘中的堅持與努力

彙內建了全球獨一份的

微微火炬、拳拳之心

2月4日晚,北京以一場充滿驚喜與浪漫細節的冬奧會開幕式驚豔全世界。從最開始的小草萌發到“一葉知秋”式的主火炬點燃,組成這場驚人盛典的,其實是背後一個個“沒想到”和“差一點”的細節。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 攝

點火方案險些被否

2月4日晚,主火炬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方式亮相,很多人并不知道,這樣的點火方式險些不被國際奧委會接納。

導演團隊設計出颠覆式的“微火”方案。北京提出用清潔氫能源做燃料,國際奧委會同意了。但說到把火做小,他們有些猶豫,“奧運之火就是要熊熊燃燒,不能因為低碳改變百年傳統。”

由于歐洲疫情不斷更新,與國際奧委會唯一溝通方式郵件信使停了。北京冬奧組委決定派人去一趟國際奧委會總部瑞士洛桑,說服“甲方”接受那個大膽的方案。

最終經過慎重的内部讨論,國際奧委會說,盡管這次與曆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們支援北京冬奧組委的做法。”張藝謀松了口氣,“他們說隻要有火就行”。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圖檔來源:中國青年報視訊

唱會歌的孩子們來自大山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希臘語的《奧林匹克頌歌》響起。沒有伴奏,這一次,演唱它的是44個中國孩子。

4個月前,他們中的多數人剛認識簡譜。

孩子們來自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那裡一直屬于中國的欠發達地區,兩年前剛剛消除了絕對貧困。音樂老師從5所鄉村國小裡挑了兩遍,勉強湊成一支兩聲部的合唱團。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挑選這些孩子時,讓孩子們唱一首會唱的歌,唱得最多的是《上學歌》《賣報歌》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

張藝謀說,第一次聽到這些孩子的歌聲時,包括他在内,大家都非常感動,“孩子們特别的真誠,特别的淳樸”。從業人員為他們的胸前裝飾了喜氣洋洋的虎頭,通過這些虎頭虎腦的孩子提醒大家,這屆冬奧會适逢中國農曆虎年。

吹小号的男孩正在換牙

在傳遞國旗的環節,兒童小号手演奏《我和我的祖國》。他正在換牙,吹得不穩,水準稚嫩,這樣“不完美”的表演在導演團隊看來卻是合适的。“沒有表演感,最直抵人心。”張藝謀說。

“在選拔小演員時,總導演首先要求專業水準過硬,然後希望年齡盡可能小一些。”北京師範大學舞蹈系主任張荪說,“小朋友的天真、他認真努力的表達、他眼睛裡透露出來的狀态,都是成年人的世界裡很難具備的。”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這名小号手經過了整個北京市乃至全國範圍内的層層選拔。綜合各種考量,3位小演奏家最終從上百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開幕式當晚,朱德恩小朋友登上舞台。但在鏡頭之外,另外兩名一路走來的小演奏家,9歲的劉浩然同學和13歲的梁桐同學注定要留下一些遺憾。

雖然沒有登台,但為了確定開幕式的萬無一失,2月4日當天,兩個孩子依然起了大早,準時來到鳥巢做各種準備。“大型活動要考慮很多因素,沒有入選,不代表孩子們不優秀。我相信,他們将來都能成為了不起的演奏家。”分場導演陶雯婷期待,能有更多人給予這兩位幕後小英雄鼓勵。

引導員舉牌高度練了上千次

首都師範大學負責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無論是站姿、微笑、行進還是托舉,入場式引導員的每個小細節都需要千百次的磨練。

正式上場時,需要引導員們腳踩5至7厘米的高跟鞋舉牌行進。為了能夠盡快适應,導演組對她們的訓練經常是穿着高跟鞋練站姿。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引導員舉牌入場 現場圖

為能夠做出标準的微笑、露出8顆牙齒,引導員們在初期訓練中還采用過“咬筷子”的訓練方法。

引導員們的舉牌高度并不是一開始就确定好的,從平舉到向上160度舉牌,她們練習了上千次。“整小時地将引導牌高舉過頭頂,雙臂麻得失去知覺。”

“和平鴿”的動作都是孩子原創

在開幕式上,500隻由首都國小生扮演的“和平鴿”進入會場,瞬間吸引了衆人目光。

帶隊老師說,這個節目就希望孩子們用自己的動作表達情感,表達天真爛漫、自由快樂的一面,是以每個動作都是孩子們自己設計的。”

揭秘!在台上唱歌的孩子們原來是……

中新社記者 李駿 攝

孩子們自己設計動作并不是随意設計,而是在完全了解歌曲寓意前提下的設計,為了幫助孩子們“吃透”《雪花》這首歌,老師們要求孩子們寫聽後感,先用文字表達出對歌曲的了解。随後,孩子們要用肢體動作将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

40個孩子有40套不同的動作,需要一個一個地個性輔導,一遍一遍地反複琢磨。參加表演的孩子平均年齡隻有10歲,他們對舞台上的每個節奏、每個動作反複訓練,多達成百上千次。

是這些人的堅持與努力

向每一個在背後付出的參與者

緻敬!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央視新聞等

編輯:馬晨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