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火采用的“微火”前所未有。
不管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神來一箭,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空中飛人,最終點起的都是一團熊熊燃燒的大火。按照這樣的方式,“每一分鐘,它都要燃燒大量燃料,從冬奧會到冬殘奧會,一直持續一個多月。熊熊燃燒的火炬固然是奧運精神的象征,但我一直在想,它是不是不夠環保?這一次,最後一棒火炬不再需要去點什麼,放在火炬台上,它就是火炬。接下來要持續燃燒一個多月的,将是這個小小的火苗,它傳達着低碳環保的理念。”
張藝謀能猜想到,對于許多習慣了“大火”的觀衆來說,這或許是個有些颠覆性的創意,“無論喜不喜歡,它傳遞的理念都如此清晰:火炬代表了全世界,點火是低碳環保的理念。這會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瞬間。”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高倩
編輯:高珊珊 曾佳佳 謝永利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