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幕式上吹小号的小男孩是他!怎麼被選上的?

開幕式上吹小号的小男孩是他!怎麼被選上的?

在國旗傳遞的同時,一名小男孩站在旗杆下,用小号吹響了嘹亮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國》。“在選拔小演員時,總導演首先要求專業水準過硬,然後希望年齡盡可能小一些。”北京師範大學舞蹈系主任張荪說,“小朋友的天真、他認真努力的表達、他眼睛裡透露出來的狀态,都是成年人的世界裡很難具備的。”

這名小号手經過了整個北京市乃至全國範圍内的層層選拔。以北京市為例,“前期階段,我們聯系了市教委,了解哪些學校有吹奏樂或管樂的隊伍建設,通過設定一些曲目,考察孩子們在情感和技術兩個層面的呈現。”包括張荪在内的主創團隊實地走訪了許多學校,遠郊的孩子則可以錄制視訊參加選拔,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等院校的老師也從更加專業的層面進行了整體性推薦。綜合各種考量,3位小演奏家最終從上百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我們也想過,小演員的年齡能不能再小一點,或者幹脆到幼稚園裡找?”選拔過程中,張荪也學習了很多,“後來,音樂老師告訴我們,小朋友存在換牙的問題,他們必須等到恒牙都長出來,才能進行吹奏,如果缺一顆牙,音準就把握不了。”

“對孩子們來說,競争真的是個很殘酷的過程,連大人們看了都覺得于心不忍。”分場導演陶雯婷說。開幕式當晚,朱德恩小朋友登上舞台。小号聲響起的瞬間,全世界觀衆的目光都落在這個稚嫩可愛的孩子身上,但在鏡頭之外,另外兩名一路走來的小演奏家注定要留下一些遺憾。

包括陶雯婷在内的所有主創,都希望一次競争不要給這兩個孩子帶來太多困惱,或是是以損傷了自信心。他們同樣非常優秀:9歲的劉浩然同學就讀于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國小,學習吹小号隻有一年多的時間,表現已經相當出色;13歲的梁桐同學從三年級起開始跟随著名小号演奏家朱光教授學習,曾在多個國際比賽中獲獎,去年以專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

《我和我的祖國》吹奏部分的時長為1分多鐘,專業難度不算很高,但它要求的感情深度,孩子們了解起來有些困難,為此,日常生活中,劉浩然的媽媽郝冬媛、梁桐的爸爸梁彥秋想了許多辦法。“孩子從出生後,我就沒有離開過他。”郝冬媛會讓孩子試着把宏大的“祖國”了解成媽媽,去不斷接近“一刻也不能分割”描述的赤子深情;梁彥秋給孩子講了很多關于祖國、關于成長的故事。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娜木拉教授的一段話讓他印象深刻,“她告訴孩子們,學習就是為了祖國,沒有強大的祖國,哪有安安靜靜的教室來學習?”演奏時,梁彥秋會讓孩子努力“帶着感恩的心情”。

作為家長,郝冬媛和梁彥秋都非常注重對孩子的心理疏導。“我們希望孩子有一顆平常心,能參加這次活動、能得到人生的收獲是最重要的。”郝冬媛說。好在,劉浩然小朋友一直是個懂事而性格平和的孩子。比他大幾歲的梁桐,有時候更加敏感。幾次排練上場時,他發現沒有給自己綁上号旗,便猜測自己可能不是第一人選,有些沮喪。“中國這麼多人,吹小号比你好的也有,能參與這次活動,我們就為你感到驕傲。結果順其自然,過程是最大的鍛煉。”梁彥秋對梁桐說。他還鼓勵孩子拿出大哥哥的擔當來,“很多小朋友都比你小,你要做個表率,幫助老師保持好現場的紀律。”

雖然沒有登台,但為了確定開幕式的萬無一失,2月4日當天,兩個孩子依然起了大早,準時來到鳥巢做各種準備。“大型活動要考慮很多因素,沒有入選,不代表孩子們不優秀。我相信,他們将來都能成為了不起的演奏家。”陶雯婷期待,能有更多人給予這兩位幕後小英雄鼓勵。

來源 北京日報用戶端 | 記者 高倩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