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非遺·年俗

春節在大陸屬于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每一項年俗背後,都流淌着傳統的“年味兒”,時代記憶推出新年特别篇,為您梳理貫穿在年俗裡的民間技藝,感受非遺魅力,品味濃濃年味。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闆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中國春節期間各地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其中就有皮影戲,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各地著名的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是河北地區的戲曲藝術之一,源遠流長,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特别是以邯鄲市肥鄉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肥鄉縣是冀南皮影的發祥地,肥鄉當地将皮影稱為“牛皮影”、“皮子戲”、“戳皮戲”、“一隻眼戲”。肥鄉皮影造型以中國傳統戲劇為依托,以民間剪紙的樣式出現,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冀南皮影戲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展現着皮影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戲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戲班社與傳承依然保持傳統的習俗,基本展現原生态皮影戲表演形式。

冀南皮影戲演出劇目主要有:《西遊記》、《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包公案》、《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楊家将》等連本戲,還有《燕王掃北》、《雷振海征北》、《劈山救母》、《走麥城》等衆多出單本劇。

冀南皮影較多地保持着中國皮影戲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陝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劇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強烈的差異,更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文化内涵。

2006年皮影戲經中國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邯鄲地區部分皮影老藝人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人。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機關名單》公布,邯鄲市群衆藝術館獲得“冀南皮影戲”保護機關資格。

海甯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浙江海甯皮影戲位于錢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甯市境内,至今流傳着具有南宋風格的古典劇種——海甯皮影戲。海甯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甯小調”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優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将唱詞和道白改成海甯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甯盛産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甯皮影的主要制作特點是:"少雕镂、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并足(側身)為主,頗具傳統文化特色。

海甯皮影戲演繹至今,已有近千年曆史,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海甯境内尚有戲班20多個,劇目達300餘個,演員120多人。随着時代的變革,皮影藝術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影響。随後海甯市不斷加大對皮影戲的保護力度,通過多年的努力,海甯皮影戲的保護傳承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海甯皮影戲先後應邀在上海、江蘇、江西、福建、杭州、甯波、舟山等地進行公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還先後赴紐西蘭、台灣等地開展對外文化交流。2006年12月,海甯皮影戲《雞鬥》獲浙江省第二屆曲藝雜技(電影)節金獎,《鬧龍宮》獲浙江省第二屆曲藝雜技(電影)節銀獎,2010年《鬧龍宮》獲第三屆金獅獎國際木偶皮影戲比賽銅獎,2011年《鬧龍宮》獲第七屆嘉興市文學藝術成果獎金獎。

陸豐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亦稱皮猴戲,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皮影戲經以獸皮雕镂成影人,借燈光顯影于螢幕表演故事,是中國民間最古老的戲曲形式,它是集繪畫、雕刻、制作、表演、音樂、舞台技藝于一體的綜合藝術。中國皮影素有北路、南路之分,汕尾市陸豐皮影戲是南路影戲唯一僅存的一支,是中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影的唯一遺存。它的藝術傳統優秀古樸、音樂唱腔甜美豐富,緊随時代、銳意革新,将水墨畫、通花剪紙、單線平塗等各種民族繪畫形式,成功地運用于舞台美術;影人、道具雕刻精緻,色彩鮮豔,表演細膩生動,形象逼真。

陸豐皮影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衆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複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衆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迹。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傑出的曆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機關名單》公布,陸豐市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獲得“陸豐皮影戲”保護機關資格。

沔陽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沔陽皮影戲,俗稱“皮影子”,它以沔陽漁鼓(湖北漁鼓之前身)行腔,沔陽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曆史。是指流行在江漢平原的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征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人們喜愛。

沔陽北依漢水,南臨長江,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楚文化底蘊豐厚,古代的青銅、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陽雕花剪紙等軟雕工藝為皮影的誕生準備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皮影戲在這裡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镂特色。

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衆和的形式進行演唱。漁鼓皮影以沔陽漁鼓調為主腔,後又融合了沔陽花鼓戲、漢劇、楚劇等唱腔,具有節奏歡快活潑、曲調高亢、豪放等特點。

2006年5月20日,江漢平原皮影戲經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漁鼓皮影戲入選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傳名錄。2012年7月,中央電視台《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走進仙桃,專題拍攝了沔陽皮影戲的紀錄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極大的提升了沔陽皮影戲的知名度。

泰山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泰山皮影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泰山皮影又稱人子戲、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驢皮制成,故又通稱驢皮影,聽其唱,觀其形,無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樸。據長輩的長輩講,皮影戲在泰山已經唱了400多年了,是誰第一個把皮影戲傳到泰山已無從考究。

泰山皮影戲的演出方式是立設影幕,俗稱影窗,演員在窗内操縱影人做各種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時有配音的演唱以及燈光、布景、音樂等的烘托。乍一看,皮影與雜耍無異,不過幾個镂空的皮人兒被人比劃。可你不要小瞧了這幾個小人兒,唱起整本的大戲來三天三夜都不含糊,啥熱鬧唱啥。在早時泰山腳下的皮影戲班有十幾個,活躍在泰安城的大街小巷,非常受歡迎。

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最為獨特,一台戲最多需要兩個人,即一人伴奏、一人操縱影人表演,必要時一個人演出一台戲,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絕活:“十不閑”。所謂“十不閑”指在皮影戲表演時,“腦中想着詞,口中唱着曲,手裡舞着人,腳下踩着槌”,把全身都調動起來,一個人身兼數職獨自完成一整台戲的演出,這就需要表演者有相當厚的表演功底。“十不閑”有1700多年的曆史,據中國文化部統計,皮影“十不閑”絕技在中國就隻有泰山皮影的第6代傳承人範正安先生一人完整的繼承和保留下來。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機關名單》公布,泰安市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獲得“泰山皮影”保護機關資格。

隴東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隴東皮影戲又叫燈影子、牛皮娃娃,是甘肅隴東地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舊時,隴東皮影戲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為燃料的燈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為傀儡的一種民間影子戲。白天有太陽的時候也可演出,稱為熱影子戲。皮影戲起源很早,按隴東的民間傳說,秦始皇的兒子胡亥生下來的時候,整天啼哭不止,但有一天,他看到窗子上照射的人影表演便不再哭了,但人影一離開窗子,他又啼哭起來。于是秦始皇命人雕刻出表演人的形狀,不斷地表演下去,胡亥不哭了,影戲也由此出現了。北宋時,影戲演出已較為普遍。

隴東皮影是秦隴文化與周邊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産物。相傳産生于宋代,民間俗稱“燈影戲”、“小戲”、“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中,采取“借燈、傳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華皮影之大成,撷當道地情曲藝之精華”,融民間音樂、美術和口傳文學為一體,成為當地人民傾訴情感、豐富文化生活和承擔祭祀、過關、還願、節慶等習俗的綜合性藝術。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師解長春的心揣手摹、傳承革新,更是将這門藝術發揚光大,推向鼎盛。

隴東皮影的創柞擅用誇張變形,人物頭大身子小,身體上窄下寬,手臂過膝。面部形象除有個别醜角、鬼怪之類為四分之三的半側面,一般都是正側。臉譜的設計規律與陝西關中秦腔臉譜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紅烈、花勇、空(即陽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帥帳、案幾、牙床及各種動物、花卉等道具,結構被壓縮,而且稍有透視感,都比影人低。隴東皮影制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适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幹淨、晾至淨亮透明時即可制作。先将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号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着色,顔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着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幹,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戲注重的還是表演效果,因為影戲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動,再加上高亢、抑揚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間鄉土氣息。

華縣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華縣皮影戲,又叫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

華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于清代初葉。其主要流傳于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是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該劇種唱腔闆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皮影造型優美,人物個性特征明顯、選料考究、制作精細。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學》等許多傳統劇目,至今流傳,并被其他劇種移植、改編搬上舞台,久演不衰,為陝西的戲曲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組成,行動友善,不擇場地,長年可活動于民間的村鎮、宅院,在廣闊的農村紮下牢固的根基。

華縣皮影有四絕: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詣高。華縣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質優, 雕工精細,造型逼真, 含義深刻,個個堪稱藝術精品;二是演唱功力極深。選用碗碗腔,生旦淨醜各種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絕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為;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個劇團一般僅有5人,除演唱和對白之外,還有挑線、二弦、闆胡、月琴、碗、鑼、鼔、钗、梆、瑣呐、号等20多件樂器,每個人都要充當4個以上的角色,是以可以說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特别是挑線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華縣皮影則一人獨挑,一人操作數十個乃至上百個皮影造型,臨亂不驚,遊刃有餘,堪稱一絕;四是華縣皮影博大精深,綜合藝術水準爐火純青,堪稱為戲曲藝術之絕唱。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機關名單》公布,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渭南市群衆藝術館、渭南市非遺保護中心、渭南市青少年宮)獲得“華縣皮影戲”保護機關資格。

山西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山西皮影起源很早,從1980年10月,在孝義縣西約五十華裡許榆樹坪村南,金正隆元年七邊形磚砌單室墓中出土的皮影頭像壁畫可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金時期,孝義皮腔紙影戲已然有之,是山西目前發現最早的皮影。

山西皮影戲興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臨汾、運城等地為代表。北路皮影,以廣靈、靈丘、代縣、渾源等地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陝西省皮影流派中東路流派的影響,皮影作品形體小巧玲珑,刻工精細,裝飾性強,而且色彩簡練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響,作品的形體略顯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細,色澤明快豔麗。

南路即晉南皮影,分布在侯馬、運城、臨汾、新鋒、曲沃等地,造型受陝西東路皮影影響,影人高約33 厘米,裝飾性強;

北路即晉中皮影,分布在孝義、文水、廣靈、靈丘、渾源、代縣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風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響,早期用紙糊舞台,後改用紗蒙舞台。

山西皮影制作多用小口齒母牛皮,選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區采用上黨梆子和蒲劇。

随着社會的發展、進化,以及其它種種原因,皮影藝術趨于衰敗。南北兩路皮影班社,幸存者無幾。到五十年代後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戲曲舞台。

北京皮影戲

時代記憶|春節裡的非遺——中國皮影戲

北京皮影戲指的是北京西派皮影,亦稱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具有都城特點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據現有資料顯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遼金時期。當時,中原北宋朝皮影藝術已發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紀勝 瓦舍衆伎》載:“凡影戲……初以素紙雕镞,後用彩色裝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與之醜貌,蓋亦寓褒貶于市俗之眼戲也。”吳自牧《夢粱錄 百戲伎藝》記:“更有弄影戲者,元汴京初以素紙雕镞,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不緻損壞……。”

北京西派皮影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進步,繼承和保留了山陝皮影、河南江浙皮影、灤州東北皮影等的精華與特點,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兒的北京皮影,強調精緻、注重表現、富于變化、講究透視效果是其藝術的主要特色。北京西派皮影以線刻見長,自清中葉後,在造型上借鑒平劇,出現了生、旦、淨、醜、末的臉譜。聲腔吸收了昆曲、平劇、曲藝等北京地方劇、曲種的聲腔、曲調,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進多種聲腔曲調,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聲腔藝術特點。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機關名單》公布,北京皮影劇團獲得“北京皮影戲”保護機關資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