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一個人最大的成熟,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該斷則斷,毫不拖拉。

該斷則斷的智慧,其根源便是“斷舍離”。無論是誰,都需要做人生的減法,摒棄不必要的人與事兒。

将沒必要的過客聚攏在自己的身邊,就像無數的雜物堆積在我們的房間一般,我們隻會感覺到無窮無盡的擁擠和心塞,根本不會感覺到自由及舒服。

人活一世,無論是交朋友也好,還是與人打交道也罷,都要樹立這麼一個原則,那就是“精益求精,甯缺毋濫”。

不需要跟過客保持任何的關系,沒必要将自己的感情浪費在閑人爛人的身上。我們的精力以及時間很寶貴,值得托付給真心相待的親人以及摯友。

有句話說得好,人越老越狠心,這并非是絕情絕義,而是一種放過。

你放過我,我也放過你,雙方不會再為了什麼瑣事而糾結,更不會為了什麼沖突而争執。你好我也好,才是最舒服的人際關系。

當我們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以下5種關系了,斷絕交往才是一種成熟。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01

60歲後,遠離“逢場作戲”的朋友關系。

你我都登上不屬于自己的舞台,然後戴上不屬于自己的面具,僞裝成毫不真實的模樣,在“你騙我騙”中虛度一生。

人老了,沒必要太在乎虛僞的朋友關系。别人對我們逢場作戲,為什麼我們還要真心相待呢?

更何況,逢場作戲的人際關系不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的好處,既不會讓我們感受到感情的溫暖,也不會讓我們感受到情誼的喜悅。如此,我們就沒必要與之交往了。

跟這些逢場作戲的僞君子一刀兩斷,然後把真心交給相伴多年的親人摯友。如此,我們才能活好“減法”般的往後餘生。

或許,你會覺得一刀兩斷的做法太無情。但未來的某一刻,你終究會明白,一刀兩斷,别拖泥帶水,才是最好的做人姿态。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02

60歲後,遠離“互相算計”的人際關系。

金庸先生認為,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赢到頭來卻是輸。

人們總是喜歡深陷于“江湖”的爾虞我詐當中。他們都認為自己赢到了最後,殊不知所有人都是輸家。

你算計我,我算計你,那最後的結果,不過是你過得不好,我也過得不開心罷了,又有何幸福可言呢?

就像在職場中,你算計赢了我,又有何意義呢?到最後,你還是會被更厲害的人算計,落得跟我一樣的結果。

人老了,沒必要參與到人與人的争鬥當中,更沒必要為了某些不必要的事兒而與人發生沖突。如果遇到那些總喜歡算計你的人,那就别跟他往來了,遠離才是安好的開始。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03

60歲後,遠離“見不認好”的親戚關系。

人,有着這麼一個劣根性,名為“見不得人好”。

你過得好,别人不開心,總希望你活得倒黴。你過得不好,别人喜笑顔開,還捂着嘴巴偷着笑。這,便是人性最為真實的一面。

而在這些“見不得人好”的人裡面,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莫過于我們的親戚了。

有道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有一種親戚,他們趨炎附勢,心術不正,而且不希望别人過得好。對于這樣的人,我們又有何必要與之往來呢?

各相安好,互不打擾,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04

60歲後,遠離“淡漠薄情”的同僚關系。

經曆了多年的打拼,相信我們也遇到了不少的同僚或者工友。對于這些工友,你有什麼感覺呢?

或許,就隻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們“淡漠薄情”,毫無真情可言。

在機關的時候,你我能夠一同工作,隻是因為環境的限制。離開機關退休之後,我們早已過上了真實且自由的人生,那我們就沒必要再戴着面具互相往來了。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自己希望跟戴着面具的人做朋友嗎?自己希望活成虛僞做作的模樣嗎?

沒人想成為毫無真情的“面具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妨遠離沒必要的同僚關系,隻選擇跟相伴多年的摯友攜手與共,相伴到老。

以下5種“關系”,60歲後就不要再維系了,斷絕往來才是一種成熟

05

60歲後,遠離“唯利是圖”的親緣關系。

在現實生活中,親兄弟,明算賬,那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隻不過,兄弟之間除了談金錢,還需要談感情。有感情的兄弟關系,哪怕摻雜利益,問題也不大。而沒有感情的兄弟關系,倘若摻雜了金錢,那影響就不好了。

為什麼兄弟姐妹會在中老年的時候起沖突?因為父母離開了,利益沖突激發起來了。如此兄弟姐妹就隻會成為仇人。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沒必要斷絕跟全部人的關系,我們需要做到的,隻不過是遠離不必要的閑人以及爛人,然後将真感情寄托給真心待我們的親人朋友。

這,才是“感情精準”的做法,更是成熟之人的交往準則。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