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春節,俗稱“年節”,

傳統名稱新年、大年、新歲,

是大陸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

傳統佳節。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更是中華文化的沉澱。

而年味,是記憶裡最珍貴的味道,

也是所有中國人心目中家的味道。

冬奧遇上中國年,

賦予了虎年春節别樣的意義。

2022年2月4日,中國農曆中的大年初四,立春。

今天晚上,全世界的觀衆都将通過衛星電視直播,見證北京冬奧會的開幕,也會見到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

這個渾身雪白、帶着冰雪運動頭盔、酷似航天員的大熊貓,最早是在南國廣東設計出來并通過冬奧會平台走向世界的。為什麼冬奧會吉祥物的設計是在這裡出爐?《南方》雜志記者為你解析“冰墩墩”的身世。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抓住“一面之機”

LIVE IN GUANGDONG

“廣東冬日無雪是常态,很多人沒有見過雪。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宣講團把最後一站安排在廣東,一開始也是不抱太大希望。” 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教授曹雪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提到,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奧組委向全球發出吉祥物征集公告;10月10日,冬奧組委專家團隊到廣州宣講,那個時候距離吉祥物征集活動截稿日期隻剩下不到20天的時間。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劉平雲清楚地記得,2018年10月9日,當時他在澳門攻讀博士學位。他說:“曹老師給我打了個電話,他說北京冬奧會的奧組委來人了,明天搞個吉祥物征集的宣講會,你回來一下。”兩人是多年的黃金搭檔,在搭班做事和協作流暢上很有默契,“老大哥”一提要求,他二話不說從澳門回來了。

曹雪一直主攻LOGO設計,劉平雲做吉祥物的設計研究多年,也很期待有這樣的一個機會。

然而宣講團專家坦言,南方的孩子沒有見過冰雪,是以他們有顧慮,認為南方藝術家在創作方面會有困難。曹雪在那個宣講會上壯着膽子說了一句狠話:“在我看來,或許沒有看過冰雪的孩子對冰雪和冰雪運動有着超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曹雪團隊決計抓住這“一面之機”,他作為團隊之帥,劉平雲作為團隊之将,在宣講會的第二天就召開了第一次創作會議。“我們每天開兩次會,上午進行理念碰撞,然後開始創作,晚上再開會确定。”劉平雲介紹說,“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我們一共交出了16套方案。”

最後,冬奧吉祥物截稿,一共收到全球38個國家的設計方案5816件。專家組在這5816件作品裡層層篩選,最後産生10件。曹雪帶領的團隊入選了三件。當時某個上司說了這樣一句話:“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果然名不虛傳。”從國際評委們的專業眼光來看,“冰墩墩”最接近市場。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幾易其稿,科技賦能

入圍隻是一個好的開始,後面的設計稿細化,才真正考驗人。

“初稿中組委會就看中了冰糖葫蘆的冰晶外殼,但是希望冰殼裡能夠承載其他的一些東西。我們更換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動物,熊貓、老虎、麋鹿、藏羚羊……但在全球範圍内都受到寵愛的熊貓成為了最終選擇。”曹雪說,團隊在确定了熊貓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難題——如何畫出一隻前所未有、與衆不同的熊貓。

熊貓在中國很多次不同的運動會中成為了吉祥物,例如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加上動畫電影中的熊貓形象,人們已經很難想象出不同樣子的熊貓。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因為熊貓的形象被使用太多次了,很難跳出那個框框。”劉平雲在介紹創作過程時說,“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像是給熊貓加一些傳統的元素,例如祥雲等,但是被冬奧組委的專家否決了。他們不希望我們加任何傳統的元素,希望我們可以在現代感、未來感上繼續想象。”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曹雪這時候想到,冰雪的外殼下,可以是一個科技的熊貓、一個智慧的熊貓的形象。他說:“能量環一旦閃光的時候,他的腳上瞬間就出現了滑闆或者冰刀,眼睛前面出現了護目鏡等等一隻可以變身的熊貓。這也符合這個時代的一個審美,符合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化日益發展的這樣一個新媒體的需要。”

奧運正在年輕化,奧運會吉祥物的設計也要與時俱進。

廣美團隊承載着巨大的壓力,就在這個想法上繼續發揮創造力,給熊貓“科技賦能”,期間不少團隊成員針對設計圖發生過激烈的頭腦風暴……經過十個多月的修改,一隻與衆不同、有着酷炫外形的熊貓終于誕生了。

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在北京正式向全球宣布,這隻熊貓“冰墩墩”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這寓意着創造非凡、探索未來,展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用廣東設計講好廣東故事

今年2月4日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冰墩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讓更多人了解到廣東這個沒有雪的地方,還能創作出這樣優秀的設計作品。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此時的曹雪也是頗感欣慰。

他也不是廣東的“土著”,而是江蘇南京人,出生那天正是小雪節氣,是以名字有個雪。他開玩笑說,這也是跟冬奧會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曾在無錫輕工業學院任教十年,2006年被廣東這片包容開放的熱土所吸引,來到廣州美術學院任教,成為一名“新廣州人”,并從這座傳統與現代并存的城市獲得設計的養分和靈感。

2017年12月,《财富》全球論壇首次落戶廣州。其間,廣州全新的城市形象LOGO設計驚豔亮相。這個出自曹雪之手的LOGO,以寥寥數筆,勾勒出這座千年商都海納百川的曆史,又凸顯出國際大都市面向未來的勃勃生機,獲得衆多好評。

2019年5月,曹雪和搭檔劉平雲再次分别拿下廣州亞洲美食節視覺LOGO和吉祥物的設計。廣州亞洲美食節LOGO以“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思想為指引,“藍色”為主基調,寓意廣州面向大海、包容開放和平的文化特質,透過視覺表達出亞洲不同美食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也是在這一年,曹雪和團隊還設計出“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全新LOGO,向世界展現以廣州為視窗,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自信姿态。

不僅是“冰墩墩”,冬奧會上的設計還有更多的廣東元素。

北京2022年冬奧會獎牌由圓環加圓心構成牌體,形象來源于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共設五環。圓環做打窪處理,取意傳統弦紋玉璧。根據官方公布資料,弦紋玉璧參考了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同心圓紋玉璧,作為2022年冬奧會獎牌的裝飾紋樣視覺來源,西漢南越王墓的玉璧以“同心圓”造型成為了獎牌的主要創意。

“設計人,設計魂”。

冬奧會上廣東設計出人、出靈感,作出了突出貢獻,也彰顯了廣東設計的實力。

冰墩墩,是我們廣東老鄉呀

“廣東曆史悠久、開放包容,讓我們的視野更加廣闊,了解問題的角度也更加豐富,同時也有更多層次的内涵。”劉平雲說,廣東設計能夠推出“冰墩墩”這樣世界級的吉祥物作品,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更多的廣東設計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講好廣東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視界·我們生活的廣東》欄目組

本期策劃:陳海燕 楊洋 唐勇軍

本期文字:楊洋 陳海燕

本期攝像:盧志科 盧曉鋒 唐勇軍

本期後期:盧曉鋒

欄目監制:盧曉鋒

欄目包裝:陳春霖

欄目統籌:陳海燕

視界團隊:陳海燕 盧志科 盧曉鋒 唐勇軍 李冉 莫麗婷

責編:劉樹強

本文責編|李焱鑫 劉樹強

統籌丨劉樹強 林若川

編輯丨陳海燕 盧志科 李卓華

校對丨楊明珠

來源丨南方雜志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