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很為當年志願軍敢于犧牲的精神感動。七連打得全連隻剩下一個人,其他幾個連打得也隻各剩下幾十人,如此

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很為當年志願軍敢于犧牲的精神感動。七連打得全連隻剩下一個人,其他幾個連打得也隻各剩下幾十人,如此慘烈,那些軍人投入戰鬥之前大概就想到了。但是他們英勇逆行,英勇赴死。

震撼之餘,我想到,與那些志願軍比起來,今天我們做事的風險可是小多了,但勇氣也小多了,比如挺不敢擔責任的,不是怕工作做不好損害了黨的事業和國家利益,而是因為算計個人得失,怕影響了個人利益,是以有時不是按照怎麼真正把事情做得更好來謀劃,而是琢磨怎樣做對自己的個人風險最小。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些機械的一刀切,還有明知道那樣做于事情不利,但隻要做錯了有人擔責任,損害不到自己,就朝不對的方向幹了。

其實我們那樣做時,挺對不住犧牲在長津湖的那些烈士的,也挺對不住為新中國獻出生命的其他烈士的。我們今天能有多大風險啊,如果實事求是做事情,多擔點風險,頂多搞砸了升職慢點,或者被撤職了,命總是丢不了吧?今天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道義上真是說不過去。

學習志願軍的自我犧牲精神,在今天的偉大鬥争中忠誠黨的事業,堅決服務于國家利益和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這說着容易,其實是一道蠻有挑戰的考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