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大年初四好啊,過年期間手機遇到續航問題了嗎?

今天來說說這個話題。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其實就目前看來,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熟練掌握了“快充技術”,一些手機廠商已經突破了120W的快充,甚至小米還實作了單電芯120W的充電功率。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但就整個手機續航來說,快充技術隻能算得上是“曲線救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畢竟電池技術還沒有突破,不管這些充電方法多快,都不能讓人徹底逃離充電裝置和電池容量有限的束縛,一天一充乃至兩充、三充的局面并不會得到改善。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不過最近,好像看到了一點新方向。

綠廠提到了一個概念——零功耗通信系統。

他們是這樣介紹的:當下絕大多數電子産品依賴電池供能,在整體尺寸、制作成本、使用壽命、易用程度、回收處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問題。

零功耗通信終端則具備無電池、極小尺寸、超低功耗、超低成本等特點,可以對環境中的射頻能量加以收集和利用。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具體操作:零功耗通信終端可以從現有的環境射頻源(包括電視塔、Wi-Fi信号、蜂窩基站、藍牙等)當中的無線信号采集能量,通過調制進行反向散射通信。

最直覺的解釋就是,這項技術能夠利用信号進行充電,幫助市面上的微型電子産品擺脫電池。

從白皮書中所描繪的零功耗通信未來場景來看,今後隻要有信号的地方,我們身邊的電子裝置就不會斷電。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綠廠說,他們已經成功搭建了零功耗通信系統,完成了零功耗通信技術原理驗證,并且推動這一技術在3-5年内落地。

是以我們是不是可以dream一個,三年内讓智能手機擺脫電池?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首先就OPPO在充電領域的技術落地速度來看,當年的超級閃充從提出概念到正式量産,也就一年時間,如今的信号充電,應該也不至于是PPT技術。

其次除了OPPO,信号充電技術這幾年的進展确實很大。

2019年,麻省理工大學、馬德裡理工大學以及其他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在《自然》雜志發文,稱Wi-Fi信号可被轉變為電能,為電子裝置充電。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文章中介紹,麻省理工學院的德雷森豪斯及其研究團隊采用一種新型柔性整流天線,用于捕捉 Wi-Fi 頻段的信号,并把其轉換成直流電直接為電子裝置供電。

而且在外部條件合适的情況下,這種柔性的整流天線最大輸出功率能夠達到40%,也就是100瓦的能量,可以産生40瓦的電力。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在有了科學的理論以及實驗基礎之後,各大手機廠商們也都開始入局。

比如小米就曾釋出過隔空充電技術,在室内環境通過信号發射器給手機充電,讓手機擺脫充電器的束縛。

不過就目前的消息來看,小米距離正式商用“隔空充電”這項技術還遙遙無期。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比如前不久三星釋出的一款遙控器——Eco Remote,就可以将Wi-Fi的射頻信号轉化成能量,實作Wi-Fi充電。

雖然目前來看,這種充電方式功率特别小,隻能用在遙控器這種低功耗的裝置上,但是起碼已經可以開始商用了。

這樣充電,三年内能實作嗎

從五福一安到快充、無線充電,再到隔空充電和信号充電,這會是今後手機發展的新方向嗎?

難怪蘋果要自研信号基帶晶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