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成入門篇和基礎篇。基礎篇包括變量、字元串處理、數學運算三部分。基礎篇包括流控制、函數和函數庫三部分。主要是基于例子進行講解,其中有 4 個複雜一點的腳本,看懂了也就入門了。

我們先來聊一聊 shell 和 shell script 的概念。計算機的運作離不開硬體,我們通過作業系統(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硬體,而我們所說的 linux 嚴格來說是作業系統(OS)的核心部分——核心(Kernel)。我們無法直接操作 kernel,需要借助于 kernel 外的一層殼 shell 才能與 kernel 進行互動。如果把作業系統(OS)看做是一家公司,shell 就是前台,kernel 就是董事會。當我們通路公司的時候,先和前台(shell)打個招呼,前台通知董事會(kernel),董事會來控制公司(OS)。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就是公司人來人往,都不會影響公司的運轉。對于作業系統也一樣,我們可以替換作業系統的前台(shell),甚至董事會(kernel)。如果你想知道你的系統中用到的是什麼 shell 可以通路 /etc/shells 檔案。,我的電腦上就有下面幾種 shell:
# /etc/shells: valid login shells
/bin/sh
/bin/dash
/bin/bash
/bin/rbash
/bin/zsh
/usr/bin/zsh
小結: shell 是 kernel 外的一層殼,是作業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梁.我們通常所說的 shell 并不是 shell 本身,而是 shell script(shell 腳本),一般是 .sh 結尾的檔案.怎麼寫一個 shell 腳本是本文探讨的話題,而不是 shell 本身.
入門篇
#!/bin/bash
for ((i=0; i<10; i++));
do
echo ${i}
done
直接來看一個例子吧。建立一個名為 shell001.sh 的檔案,寫上上面幾行代碼:
- 第 1 行,指定 shell 的解釋器。shell 腳本就和 python 或者 jsp 需要用解釋器來解析,第 1 行就是用于指定解釋器,也就是之前提到的 /etc/shells 下面列出來的。
- 第 2 行,循環語句,共循環 10 次,會在後面流控制章節講解,加上 do 和 done 是 for 循環中的文法規則,for、do、done 是 shell script 中的關鍵字
- 第 4 行,列印 i 這個變量
那麼怎麼運作這個腳本呢?既然是運作我們既要給它賦予可執行權限chmod +x shell001.sh,接着用 ./shell001.sh 執行這個腳本。腳本運作起來将會在終端輸出 0 到 9 這幾個數字。
變量
前面沒有解釋第 4 行echo ${i}。echo 是一個簡單的 linux 指令,它會将輸入從到标準輸出(stdout)上,然後在終端中顯示出來,這裡顯示的就是${i}這個變量的值。
在 shell 中定義變量的規則如下:
- 變量和等号之間不能有空格
- 變量名稱由字母、數字和下劃線組成
- 變量名稱的第一個字元必須是字母或者下劃線
- 變量名稱中不允許空格和标點
比如說一個變量為name="shuiyj",那麼使用變量就要加上$符号,列印這個變量就使用echo ${name}。此外變量除了顯示地指派,還可以使用語句給變量指派:
# 擷取該檔案夾下字尾為 jpg 結尾的清單
for image in `ls *.jpg`
變量比對
我們會定義和使用一個變量了,接下來我會介紹幾個使用的處理變量的方法。
現在一張圖檔的名字叫做 cat.jpg,我想要擷取檔案的名稱,即 cat。當然這有很多的中方法,這裡介紹一種實用的方法——變量比對。
文法 | 說明 |
---|---|
${變量名#比對規則} | 從變量開頭進行規則比對,将符合最短的資料删除 |
${變量名##比對規則} | 從變量開頭進行規則比對,将符合最長的資料删除 |
${變量名%比對規則} | 從變量結尾進行規則比對,将符合最短的資料删除 |
${變量名%%比對規則} | 從變量結尾進行規則比對,将符合最長的資料删除 |
${變量名/舊字元串/新字元串} | 變量中符合規則的第一個舊字元串将會被舊字元串代替 |
${變量名//舊字元串/新字元串} | 變量中符合規則的所有舊字元串将會被舊字元串代替 |
回到最開始的需求,就可以使用%來實作
cat="cat.jpg"
echo ${cat} # cat.jpg
echo ${cat%.*} # cat
首先定義一個變量 cat 并為其指派,接着用$擷取 cat 變量的值并列印出來,最後使用變量替換截取字元串。
變量比對在 shell 中會被高頻使用,要記住這些規則。
特殊變量的含義
shell 中有一些特殊的變量,它們有很多實用的功能,比如說校驗輸入的參數,允許追加更多參數,判斷上一條指令是否執行成功等。
含義 | |
---|---|
$0 | 目前腳本的檔案名 |
$n | 傳遞給腳本或函數的參數。n 是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個參數。例如,第一個參數是$1,第二個參數是$2 |
$# | 傳遞給腳本或函數的參數個數。 |
$* | 傳遞給腳本或函數的所有參數。 |
$@ | 傳遞給腳本或函數的所有參數。被雙引号(" ")包含時,與 $* 稍有不同,下面将會講到。 |
$? | 上個指令的退出狀态,或函數的傳回值。 |
$$ | 目前Shell程序ID。對于 Shell 腳本,就是這些腳本所在的程序ID。 |
比如說我們要對 shell 中的輸入參數進行校驗,可以添加這樣一段
#!/bin/bash
if [ $# != 2 ];then
echo "Usage: $0"
exit -1
fi
...
其中$#表示輸入的參數數量,我們通過條件判斷在程式的輸入參數不為 2 的時候将會進行提示,并退出程式。其中$0一般是可執行檔案的名稱。
字元串
變量的話題就先講到這裡,接下來講 shell 中處理字元串的一些注意事項和技巧。無論學習哪一門程式設計語言,字元串的處理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并且在 shell 程式設計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字元串。
單引号與雙引号的差別
字元串可以用單引号,也可以用雙引号,還可以不用引号,我們要注意它們之間的差別。
# 單引号
str='this is a string'
# 雙引号
your_name='qinjx'
str="Hello, I know your are \"$your_name\"! \n"
單引号
- 單引号裡的任何字元都會原樣輸出,單引号字元串中的變量是無效的
- 單引号字串中不能出現單引号(對單引号使用轉義符後也不行)
雙引号
- 雙引号裡可以有變量
- 雙引号裡可以出現轉義字元
想要了解更多它們之間的差別可以看這篇文章:shell十三問之4:""(雙引号)與''(單引号)差在哪?。
拼接字元串
shell 中的字元串拼接隻要直接連在一起就可以。
first_name="yujie"
last_name="shui"
greeting="hello,${first_name} ${last_name}"
echo ${greeting}
計算字元串的長度
shell 中有兩種方法可以計算字元串長度。
str="abcde"
echo ${#str} # 5
expr length "${str}" # 5
擷取子串在字元串中的索引
expr index ${string} ${substring}
抽取子串
${string:position} | 從string中的position開始 |
從position開始,并指定長度為length | |
${string:-position} | 從右邊開始比對 |
${string:(postion)} | 從左邊開始比對 |
expr substr $string $position $length | 從position開始,比對長度為length |
指令替換
指令替換指的是 shell執行指令并将指令替換部分替換為執行該指令後的結果(先執行該指令,然後用結果代換到指令行中),共有有兩種實作指令替換的方式:
# 方法一
`command`
# 方法二
$(command)
還記得之前講變量的時候提到變量既可以直接擷取,也可以從語句擷取麼?
# 擷取該檔案夾下字尾為 jpg 結尾的清單
for image in `ls *.jpg`
可以看到 Image 擷取到的是ls *.jpg的傳回值,也就是一個檔案的清單。這裡就用到指令替換的符号``即兩個反引号。
再比如擷取系統的所有使用者并輸出
index=1
for user in `cat /etc/passwd | cut -d ":" -f 1`
do
echo "This is ${index} user: ${user}"
index = $(($index + 1))
done
cat /etc/passwd | cut -d ":" -f 1 将會截取使用者名,由于使用了指令替換,其執行結果會傳回給 user 變量,此時的 user 就是一個包含使用者名稱的清單。
最後再舉一個使用$()的例子,比如擷取系統時間計算今年或明年
echo "This is $(date +%Y) year"
echo "This is $(($(date +%Y) + 1)) year"
數學運算
shell 中就兩種變量,字元串和數字,數字又要按照整型和浮點型分開進行處理,處理它們的函數是不同的。整型運算需要使用expr $num1 operator $num2或者$(($num1 operator $num2)),浮點型運算則需要使用bc。
任然是通過案例的方式進行說明,假設現在有這樣一個需求:提示使用者輸入一個正整數 num,然後計算 1+2+3+…+num 的值,并且必須對 num 是否為正整數做判斷,不符合應該允許再次輸入。
#!/bin/bash
#
while true
do
read -p "please input a positive number: " num
expr $num + 1 &> /dev/null
if [ $? -eq 0 ];then
if [ `expr $num \> 0` -eq 1 ];then
for((i=1;i<=$num;i++))
do
sum=`expr $sum + $i`
done
echo "1+2+3+....+$num = $sum"
exit
fi
fi
echo "error,input enlegal"
done
這個腳本優點複雜但是不用着急,我們先關注于數學運算expr $num + 1 這一部分,其中關于if判斷的部分會在下一節講解。
expr $num + 1 意思就是做一次整數運算,将 num 和 1 相加。做這個操作的目的是判斷 num 是不是一個整數,因為 expr 隻能應用在整數運算上,是以執行expr $num + 1之後,如果 num 是整數退出狀态就是正常的 $? = 0,否則 $? ≠ 0 ,并且我們并不需要傳回結果,可以将結果重定向到/dev/null中,即expr $num + 1 &> /dev/null。
注:在特殊變量的含義這一節可以了解$?的含義。退出狀态指的是指令執行完畢之後像作業系統傳回的值,成功則為 0。
expr 支援整數運算,不支援浮點數運算,要做浮點數運算那就要用到 bc。bc 是 bash 内建的運算器,支援浮點數運算,使用方法如下所示:
echo "23.3+30" | bc
53.3
echo "scale=4;23.3/3.2" | bc
7.2812
基礎篇
在前面的入門篇,我們了解了變量、字元串和數學運算,接下來我将會介紹 shell 中流程控制的文法規則,以及 shell 中如何使用函數以及函數庫。當我們掌握以上這些内容,shell 就可以算是入門了,那麼就一起開始吧。
流控制
流控制就是用判斷語句,循環語句來控制程式執行的邏輯,就從我們在上一節數學運算中的那個腳本講起吧,它既包含了if又包含了while循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IF 控制語句
#!/bin/bash
#
while true
do
read -p "please input a positive number: " num
expr $num + 1 &> /dev/null
if [ $? -eq 0 ];then
if [ `expr $num \> 0` -eq 1 ];then
for((i=1;i<=$num;i++))
do
sum=`expr $sum + $i`
done
echo "1+2+3+....+$num = $sum"
exit
fi
fi
echo "error,input enlegal"
done
上一節中的腳本中expr $num + 1 &> /dev/null是關于數學運算的部分,緊跟着的if就是一個控制語句,我們抛開無關部分,開看一下關于if的骨架
expr $num + 1 &> /dev/null
if [ $? -eq 0 ];then
...
fi
這裡首選要進一步解釋退出狀态的含義。之前已經說了,退出狀态指的是指令(包括腳本和函數)在執行完畢之後,向作業系統傳回的值。這個值是一個 0~255 的整數,用來表示指令執行成功還是失敗,其中 0 代表指令執行成功。參數$?則用于儲存這個傳回值。
由此可以看出if在這裡做的就是判斷expr $num + 1 &> /dev/null是否執行成功。
此外,我們也可以使用if...elif..else的形式,如下:
if condition1
then
command1
elif condition2
command2
else
commandN
fi
此外,在實際開發過程中還經常會對檔案狀态進行判斷,比如說判斷這是不是一個檔案夾、是不是一個文本檔案等;或者會對字元串進行判斷,比如說字元串是否為空,字元串長度是否符合要求;還會對數值進行比較操作,就像例子中提到到值是不是為 0 等。
判斷表達式
if test #表達式為真
if test ! #表達式為假
test 表達式1 –a 表達式2 #兩個表達式都為真
test 表達式1 –o 表達式2 #兩個表達式有一個為真
test 表達式1 ! 表達式2 #條件求反
檔案表達式
test File1 –ef File2 #兩個檔案是否為同一個檔案,可用于硬連接配接。主要判斷兩個檔案是否指向同一個inode。
test File1 –nt File2 #判斷檔案1是否比檔案2新
test File1 –ot File2 #判斷檔案1比是否檔案2舊
test –b file #檔案是否塊裝置檔案
test –c File #檔案并且是字元裝置檔案
test –d File #檔案并且是目錄
test –e File #檔案是否存在 (常用)
test –f File #檔案是否為正規檔案 (常用)
test –g File #檔案是否是設定了組id
test –G File #檔案屬于的有效組ID
test –h File #檔案是否是一個符号連結(同-L)
test –k File #檔案是否設定了Sticky bit位
test –b File #檔案存在并且是塊裝置檔案
test –L File #檔案是否是一個符号連結(同-h)
test –o File #檔案的屬于有效使用者ID
test –p File #檔案是一個命名管道
test –r File #檔案是否可讀
test –s File #檔案是否是非空白檔案
test –t FD #檔案描述符是在一個終端打開的
test –u File #檔案存在并且設定了它的set-user-id位
test –w File #檔案是否存在并可寫
test –x File #檔案屬否存在并可執行
字元串表達式
test string #string不為空
test –n 字元串 #字元串的長度非零
test –z 字元串 #字元串的長度是否為零
test 字元串1=字元串2 #字元串是否相等,若相等傳回true
test 字元串1==字元串2 #字元串是否相等,若相等傳回true
test 字元串1!=字元串2 #字元串是否不等,若不等反悔false
test 字元串1>字元串2 # 在排序時,string1 在 string2 之後
test 字元串1<字元串2 # 在排序時,string1 在 string2 之前
整數表達式
test 整數1 -eq 整數2 #整數相等
test 整數1 -ge 整數2 #整數1大于等于整數2
test 整數1 -gt 整數2 #整數1大于整數2
test 整數1 -le 整數2 #整數1小于等于整數2
test 整數1 -lt 整數2 #整數1小于整數2
test 整數1 -ne 整數2 #整數1不等于整數2
以上表達式摘自test - shell環境中測試條件表達式工具,test 是測試條件表達式的工具,test 後面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于if條件判斷中。
WHILE 和 UNTIL 循環
再接之前的腳本來講解 while 的用法
#!/bin/bash
#
while true
do
read -p "please input a positive number: " num
expr $num + 1 &> /dev/null
if [ $? -eq 0 ];then
if [ `expr $num \> 0` -eq 1 ];then
for((i=1;i<=$num;i++))
do
sum=`expr $sum + $i`
done
echo "1+2+3+....+$num = $sum"
exit
fi
fi
echo "error,input enlegal"
done
前面也說過,這個腳本的目的是接收一個 num,如果輸入的 num 不是一個整數就一直讓使用者輸入,直到輸入的 num 是一個整數為止。這裡就用到了 while 循環,并且将循環條件設定為 true,也就是一個永久的循環。循環不能終止,按照邏輯我們要在使用者輸入整數并完成計算之後推出程式,是以這裡通過exit來退出程式,這裡也可以使用break來跳出循環。我們還可以配合使用continue表示繼續執行,這裡沒有舉例說明。
while指令退出狀态不為0時終止循環,而until指令則剛好相反。除此之外,until指令與while指令很相似。until循環會在接收到為0的退出狀态時終止。在while-count腳本中,循環會一直重複到count變量小于等于5。使用until改寫腳本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bin/bash
# until-count: display a series of numbers
count=1
until [ $count -gt 5 ]; do
echo $count
count=$((count + 1))
done
echo "Finished."
将測試表達式改寫為count –gt 5 until就可以在合适的時刻終止循環。選擇使用while還是until,通常取決于哪種循環能夠允許程式員寫出最明了的測試表達式。
case 分支
前面講了使用if做條件判斷,在其他語言比如 C++ 或者 Java 等中都存在switch..case..這樣的語句,shell 也提供了case這個多選項符合指令,它的指令格式是這樣的:
case word in
[pattern [| pattern]...) commands ;;]...
esac
在這裡我想舉一個做算數運算的例子,這和例子與下一節講解的函數相關,其中用到了case,但是即使不了解函數怎麼使用,也不會對了解case的運用造成影響。
#!/bin/bash
#
function calcu
{
case $2 in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esac
}
calcu $1 $2 $3
這個腳本希望做的是一次算數運算,根據操作符是+ - * /來進行運算。
for 循環
現在到了流控制的最後一節了,for 循環其實在文章一開始我們就見過了,在文章最開始我舉了兩個例子:
# 擷取該檔案夾下字尾為 jpg 結尾的清單
for image in `ls *.jpg`
do
....
done
# 輸出 0-9 共 10 個數字
for ((i=0; i<10; i++));
do
echo ${i}
done
第一種是傳統的形式,和 python 中的 for 循環很像,我們可以像這樣for i in A B C D;do echo $i; done 使用 for 循環,可以将循環的内容就當成 python 中的一個清單,也可以像for i in {A..E};do echo $i; done這樣建立字元清單。
第二種方式就是 C 語言的形式了for ((i=0; i<10; i++)),比較正常也沒什麼值得講的。
函數
在上一節中,我們介紹了 shell 中的流控制的文法:if, while, until, case和 for。再之前我們講了變量、字元串和數學運算。到這一節就可以講一下函數這個話題了。
了解了上面這些内容理論上已經能夠寫出任何的程式的,不過寫程式的過程中會有許多類似的代碼,如果全部重新寫一遍程式就會顯得冗長,是以一般的做法就是将可以複用的代碼抽取出來形成函數。shell 自然也支援函數的使用,接下裡就看看在 shell 中怎麼定義和使用函數。
首先看 shell 中函數是怎麼定義的。shell 中的函數有兩種定義格式,使用任意一種都可以。
name()
{
command1
command2
...
commandn
}
function name
{
command1
command2
...
commandn
}
我比較習慣用第二種形式,你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方式,不過我接下來的例子是按照第二種定義方式。
我們知道了函數定義的架構,但是如果你用過其他程式設計語言會發現它沒有參數清單,也沒有傳回值,這在一開始也讓我覺得很困惑,但是我們在變量那一節學過特殊變量的含義,其中有一個變量是$0表示函數的名稱,shell 中的變量是通過指令行鍵入,再用$1 $2 $3讀取的。這就和 C++ 或者 Java 中的主函數讀取參數一個道理,char** argv和String[] args就是由指令行鍵入的參數清單。
下面就用一個具體函數的例子進行說明,這個例子在 流控制——case 這一節也講過,但是沒有講完:
#!/bin/bash
#
function calcu
{
case $2 in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
echo "`expr $1 / $3`"
;;
esac
}
calcu $1 $2 $3
echo ""calcu $1 $2 $3""
首先這個腳本的檔案名為 calcu,其中定義了一個函數 calcu,采用的是第二種函數定義方式,在函數體中我們利用case做了一個多條件判斷。
在腳本的結尾我們調用了 calcu 這個函數,并将輸入了三個參數,緊接着為了給大家看到三個參數分别是什麼我選擇将其列印出來。調用函數的過程是這樣的:
ubuntu@VM-0-2-ubuntu:/tmp$ ./calcu.sh 5 + 3
8
calcu 5 + 3
可以看到在這裡$1 = 5, $2 = +, $3 = 3,這就是 shell 中傳遞參數的方式。
再看 shell 中傳回值這個問題,shell 有兩種傳回值的方式,一種是使用return,一種是使用echo。
- 使用return
- 使用 return 傳回值,隻能傳回 1-255 的整數
- 函數使用 return 傳回值。通常隻能用來供其他地方調用擷取狀态,是以通常僅傳回0或1;0表示成功,1表示失敗
- 使用echo
- 使用 echo 可以傳回任何字元串結果
- 通常用于傳回資料,比如一個字元串值或者清單值
echo的内容作為傳回值可以看一下上面這個例子,這裡再舉一個return來傳回值的例子。
#!/bin/bash
#
this_pid=$$
function is_nginx_running
{
ps -ef | grep nginx | grep -v grep | grep -v $this_pid &> /dev/null
if [ $? -eq 0 ];then
return
else
return 1
fi
}
is_nginx_running && echo "Nginx is running" || echo "Nginx is stoped"
和前面說過的退出狀态一樣,return 也是 0 表示函數執行成功,其他表示執行失敗。這裡舉的例子是通過檢視 Nginx 的程序來來确認 Nginx 是否運作。
首先是用$$來接收這個 shell 腳本的 Pid,因為腳本名字中帶有 Nginx 就需要将其利用 Pid 過濾掉。還記得之前講的的退出狀态麼,如果 ps 指令找到了 nginx 程序退出狀态就會是 0,表示成功。最後就通過return來傳回 nginx 是否正常運作。
之後可以用背景挂起的形式運作這個腳本,将其作為 nginx 的守護程序:nohup sh nginx.sh & ,使用tail -f nohup.out 來檢視監聽結果。
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講到函數就還有一個作用域的問題需要讨論,shell 中的局部變量、全局變量和一般程式設計語言沒什麼差別。
#!/bin/bash
#
var1="Hello world"
function test
{
local var2=87
}
test
echo $var1
echo $var2
這裡給到一個腳本自行體會一下即可。
函數庫
基礎篇的最後一部分就用來介紹一下 shell 中的函數庫。函數庫是每一門程式設計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說 C++ 中的标準庫,Java 中的 JDK,正式這些優秀的庫存在才讓程式設計變得更加高效。
shell 也是可以封裝自己的庫的,比如我現在下一個你要加加減乘除封裝成一個函數庫,作為之前 calcu 腳本的更新版,該函數庫實作以下幾個函數:
- 加法函數 add
- 減法函數 reduce
- 乘法函數 multiple
- 除法函數 divide
- 列印系統運作情況的函數 sys_load,該函數顯示記憶體運作情況,
function add
{
echo "`expr $1 + $2`"
}
function reduce
{
echo "`expr $1 - $2`"
}
function multiple
{
echo "`expr $1 \* $2`"
}
function divide
{
echo "`expr $1 / $2`"
}
function sys_load
{
echo "Memory Info"
echo
free -m
echo
echo "Disk Usage"
echo
df -h
echo
}
我們将上面檔案封裝成一個函數庫 lib/base_function。
- 經常使用的重複代碼封裝成函數檔案
- 一般不直接執行,而是由其他腳本調用
接着用一個 shell 腳本 calculate.sh 調用函數庫中的函數
#!/bin/bash
#
. /root/lesson/3.5/lib/base_function
add 12 23
reduce 90 30
multiple 12 12
divide 12 2
- 庫檔案名的字尾是任意的,但一般使用 .lib
- 庫檔案通常沒有可執行選項
- 庫檔案無序和腳本在同級目錄,隻需在腳本中引用時指定
- 第一行一般使用 #/bin/echo, 輸出警告資訊,避免使用者執行
總結
- 在文章開頭我們分辨了 shell 和 shell script 的概念
- 入門篇中主要介紹了變量,字元串和數學運算
- 基礎篇中主要介紹了流程控制的文法,以及函數的使用
- 本文中有 4 個相對複雜的 shell 腳本,涵蓋了本文所有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