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年級數學下冊《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下冊《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在同學們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兩個概念。本節課的内容是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确地區分真、假分數。下面給大家分享《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給大家參考一下!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1

  1、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

  當學生用分數表示出各個圖中的塗色部分以後,該老師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怎樣把這些分數進行分類呢?讓學生合作探究,然後依據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分類,引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分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從特殊到一般,了解并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自己得出應用的判斷和結論。再引導學生将真分數和假分數與1作比較,使學生從直覺上清晰地認識到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進一步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之間的聯系和差別。

  2、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展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學習新課的始終都十分注意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第一,填一填。用分數表示出各個圖中的塗色部分。第二,分一分。根據分數分子、分母的大小進行分類。第三,找一找。數形結合,直覺地找出比1小的分數、比1大或等于1的分數。第四,說一說.把自己這樣找的依據表述出來,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第五,歸納特征。

  3、注意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動手、動口、動腦的平台,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學習,思維會更活躍,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佳。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的自我表現,怎樣想就怎樣說,允許學生質疑,鼓勵學生釋疑,實作“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2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機關和分數與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隻有學習了真分數和假分數,學生才能比較全面地了解分數的概念,是以教學中我緊扣住直覺圖形和直線上的點表示的分數,使學生從直覺上了解了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意義,這樣學生概括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概念和特征即為水到渠成。

  本節課采用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縱觀整節課有以下幾點特點:

  1.将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在整個過程設計中,我努力營造學生獨立、主動的學習“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過程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引導學生去探究,自己去發現,使學生對新知沿着了解、掌握、熟練不斷前進,進而獲得了最佳效果。

  2.通過自主探究與研究,學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教學中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歸納等活動中自己領悟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學生經曆這一過程後,自學能力得到培養,提升了思維水準,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從自學檢測回報來說,學生能正确辨識真分數和假分數,進而達到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标。

  3.關注學困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縱觀整個的教學過程,感覺最大的收獲還是對教材努力鑽研之後,對教學内容概念本質的了解即對分數意義的挖掘,盡管學生對于新知的名稱并不陌生,那麼教師備課的過程則要對教學内容前後體系進行連貫的思考,因為分數的意義是學生對後續知識的認知起點。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做好深挖教材把握本質,為後續知識做鋪墊的備課工作。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3

  真分數和假分數是在學生已經學過分數的意義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分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從特殊到一般,了解并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自己得出判斷和結論。

  既然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以分數意義為基礎進行教學的,那麼這堂課離不開分數的意義,而五(下)的分數意義是用機關“1”來說明的,是以,我認為該内容的教學和分數的意義有着密切的關系。教材安排的例題也是利用學生對分數意義和分數機關的已有認識,通過在圖形裡塗色,引出對3/4、5/4的認識。再利用對假分數的初步認識,通過在圖形裡塗色表示6/4、7/4和8/4,9/4進一步豐富對假分數的認識。最後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比較上面例題中每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大小進行分類,形成并明确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含義。

  塗色是認識真分數假分數重要直覺手段。國小生的認知往往建立在直覺之上的,塗色學生的操作活動,操作的過程就是直覺感覺的過程。在塗3/4的過程中體會到:把一個圓看做機關“1”,平均分成4分,塗這樣的3份是3/4。同樣,塗4/4和5/4也是如此。

  分數機關是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的重要點。教材要求學生先在下面的圖形中塗色表示5個1/4,然後要求學生用分數表示幾分之幾。對假分數的初步認識的锲子就是分數機關,1/4有1個1/4,3/4中有3個1/4,3個1/4就是3/4;4/4中有4個1/4,4個1/4就是4/4。照此推想5個1/4當然是5/4,5/4有5個1/4。

  分類是形成真分數假分數的重要環節。在學生初步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比較上面的每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大小進行分類,進而形成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含義。

  課後反思自己的課堂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教學能力還需提高

  雖然我能及時給學生糾正錯誤,但還是顯得有些急躁,沒有讓學生準确用數學語言表達,忽略了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2.自學指導争取做到精、簡、細

  本節課的自學指導雖然展現了自學方法、自學時間、自學内容,但感覺容量太大,問題過多,設計不夠精細,學生在自學中容易忽略個别問題,而書中小精靈提的問題沒有在指導中展現出來,造成學生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沒有真正了解,隻能照着書回答。

  3.應變能力和調控能力還需提高。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4

  今天教研組活動,我執教了《真分數和假分數》一課,上完課我和學生都覺很快樂,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着實讓我開心和興奮。

  本課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索與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類、比較、交流等活動中,自己概括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因為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概念的形成是認識的發展過程。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時,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塗色表示分母是4的分數,重點在表示4/5上,再通過比較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和引導觀察圖形的塗色部分,以及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了解假分數與真分數的`内在聯系,對這些分數進行分類、比較,并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進而形成表象,進而以歸納的方式抽象出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本質屬性,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運用概念。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升了思維水準,提高抽象、概括等能力,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隻是個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從學生練習回報來說,學生對真分數和假分數意義掌握不錯,能正确區分真分數和假分數,進而達到這節課的目标。

  除了為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而欣慰。同時也對本節課進行了反思,有一下三點遺憾:

  1.表示4/5時,了解假分數的機關“1”時,1個機關“1”無能為力時,需要2個機關“1”,課前孩子們準備的圓形紙片一樣大,機關“1”大小一樣,但為了進一步了解,我課前準備了不同大小的機關“1”,進行辨析,加深認識,但課中忘記了這一環節。

  2.課有前松後緊的現象,練習的較少。可能是孩子們動手操作較慢,有些耽誤時間。今後要加強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3.評課時老師們提的共同的建議是要尊重孩子的思維,不要急于打斷孩子們的發言。确實是這樣,當孩子的回答沒讓自己滿意,就犯急,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思維,允許孩子們有不同的想法,允許孩子們犯錯。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5

  本節課要通過真分數,假分數的認識,使學生能全面了解分數的概念。是以教學中我緊緊扣住直覺圖形和直線上的點表示的分數,使學生從直覺上清晰地認識到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這樣學生概括真、假分數的概念和特征即為水到渠成。在學生掌握了真分數、假分數概念後,再通過設問,讓學生讨論出假分數化整數的方法及算理。

  新課教學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學習真分數,假分數概念。分三層。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讨論、認識分子和分母大小關系的三種情況,了解真分數,假分數概念;引導學生比較分數值與1的大小關系,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征;利用數軸進一步讓學生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1的關系,掌握它們的分界點是1。

  第二部分學習把假分數化成整數的方法。分為兩層。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這些假分數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數;了解和掌握假分數化整數的方法。

  本節課中,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概念猶為重要,概念教學切忌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我創設這樣一種動手操作的情境,把分數意義、分數機關、分數的組成這些知識綜合蘊含其中,同時也為真假分數的概念埋下伏筆,将十分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學習源于學生的需要。學生心中裝滿問題,他們急于想知道為什麼,建立在學生具有内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我在教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想學”這種意識,創設了問題情境,使學生處在想知而又不知的這種沖突心理中,正所謂“不憤不發,不啟不悱”、“思源于疑”。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功效就是能彌補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衆多學生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與學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真正實作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标。是以在小組合作前,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相當重要,給予一定的時間進行充分的思考,然後在組内交流,這樣才能保證合作的實效性。

  《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6

  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把對話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對話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展能力。

  這節課我首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西遊記”(八戒分西瓜)故事引入,很快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帶着問題樂意、自覺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邊講故事邊讓學生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數找出來。這樣一來就能把專心聽故事的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個問題上來,喚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學生再找出分數後,聯系上節課的内容,讓學生說說分數機關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機關(重點講解5/4)。

  接着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對上面找到的分數進行分類。這樣,學生在我設定的一個個障礙中自主探究真、假分數,不僅獲得新知,還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學生彙報中,我适時引導揭示真分數與假分數的意義和特點及互相之間的關系。最後學生自己舉例,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反思本課教學,有三點啟示:

  一,創設故事情境要很好的為本節課的教學内容服務,本節課我做到了。然而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教學任務和發展學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隻是為其服務的,别本末倒置。

  二,要有實踐空間。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應留有一定的餘地,應讓觀衆有一定的想像空間。同理,在對話研究中,一定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實踐空間。學生隻有親曆動手、動口、動腦過程,才能提出屬于自己的發現、假設、問題,才能充分驗證、得出結論。

  三,從“獨白”走向“對話”。本堂課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很好的解決了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

【五年級數學下冊《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

2.《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

3.《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範文

4.《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

5.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

6.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

7.五年級數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

8.《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教學反思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