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2月3日是正月初三,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等也成為了群衆打卡過節的好去處,全省各大文博場所人氣滿滿,人們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度過一個多彩的文化春節。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江蘇台記者郝朦說:“牛年去,虎年來。辭舊迎新之際,南京博物院精心舉辦了‘慶嘉年--十二生肖文化專題展’,深入講述十二生肖故事,生動呈現十二生肖文化。”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從老鼠嫁女剪紙到青玉豬文物,春節期間,171件(套)不同材質、不同時期的十二生肖文物彙聚一堂,涵蓋了瓷器、玉器、繪畫、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門類。進入虎年,虎頭虎腦的各類虎元素文物自然成為本次展覽的主打,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駐足觀賞。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小朋友說:“我發現每個生肖後面都有對應的小故事,很好玩,很有意思。”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南京市民說:“現在大家生活水準各方面,精神文化追求比較高,春節的話,每年我們都會帶着孩子來刷一刷博物館,從小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讓春節過得更有内涵。”

虎年看虎沾虎氣,寓意着虎虎生威、生龍活虎。這兩天,南京江甯舉行《百虎計劃》限時展。憨态可掬的民間藝術老虎圖配上趣味十足的文字,既複古又充滿了年味。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南京市民說:“到了現場以後,它的這種色彩,配合它的想象,給我們煥然一新的感覺。”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南京市民說:“今年又是虎年,我們就想着去看一看各種各樣的老虎,增添一下今年春節的氣氛。”

除了“虎裡虎氣”的應景展覽,今年春節期間,各大非遺展、攝影展、新春書畫展同樣吸引眼球。在蘇州美術館推出的“中國十二地傳統年畫聯展”上,桃花塢年畫、楊柳青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精彩紛呈;淮安博物館、南通啟東藍印花布藝術館推出了本土文化“年貨”,吸引不少孩子前來研學遊玩,感受家鄉的非遺文化;位于鹽城的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更是拿出了抹香鲸、丹頂鶴、麋鹿等1000多件動植物珍貴标本,多媒體互動科普濕地鳥類遷徙軌迹等知識,讓遊客切身感受我省近年來生态保護的重大成果。

江蘇:文博場館人氣旺 文化過節有滋味

鹽城市民說:“我感覺非常震撼,裡面有那種3D投影的,讓我們感覺到那種大自然的微妙景觀。”

無錫江陰等地的圖書館、農家書屋今年春節“不打烊”,不僅繼續提供書刊借閱服務,而且還組織開展了閱讀分享會、燈謎競猜等線上線下的精彩活動,讓群衆度過一個書香浸潤的文化年。鎮江等地美術館、博物館在布展的同時,還推出了剪紙、虎頭帽制作等互動活動,帶領大家一起畫虎寫福,表達美好祝福。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畢然 周楊楊 何斐 趙淩翔 供片台/蘇州台 亭湖台 南通台 常州台 泗洪台 江陰台 響水台 啟東台 昆山台 編輯/劉琳)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