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題|中國冰壺混雙都兩連勝了,規則你還沒搞懂嗎?

2022北京冬奧會冰壺混雙循環賽,中國組合淩智/範蘇圓先後戰勝瑞士、澳洲,兩戰皆捷。冬奧會前不久才搭檔的中國組合賽後直言,“我們的目标就是要站上領獎台,讓國歌奏響,讓國旗飄揚。”

2月2日晚8時,熟悉的蘇格蘭風笛聲在“冰立方”響起,北京冬奧會的首場冰壺比賽拉開戰幕,中國代表團也在這裡迎來本屆冬奧會的首秀。在冰壺混合雙人小組賽首場比賽中,中國組合範蘇圓/淩智戰至加局,方以7比6險勝平昌冬奧會銀牌得主、瑞士組合佩雷/裡奧斯。

巧合的是,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中國冰壺混雙的揭幕戰對手同樣是佩雷/裡奧斯。那場比賽王芮/巴德鑫則與瑞士組合加局決勝後憾負。這場比賽的過程如四年前一般膠着,但這一次卻是更加年輕且搭檔以來從未亮相過國際大賽的範蘇圓和淩智笑到了最後。

相比已配合兩個奧運周期的佩雷/裡奧斯,在冬奧會前不久才搭檔的範蘇圓和淩智反而是場上更快進入狀态的一對組合。雖然淩智坦言“開場還是稍微有一點點緊張”,但是在佩雷/裡奧斯失誤的較多的情況下,兩人在第二局和第三局抓住機會連續偷分,并以3比2領先對手進入中場局休。但在局休後的第五局和第六局,範蘇圓的最後一投都略有失誤,瑞士隊也得以将比分反超。但此時的範蘇圓和淩智的情緒卻并沒有被比分的變動所影響,不僅在接下來的兩局穩住陣腳将比賽拖入加局,而且在加局中也多次打出好球。

“耐心”可謂範蘇圓和淩智本場比賽的關鍵詞,在這場比賽中,他們在比賽前半段專心打好自己的球,靜候對手出現失誤。而在比賽後半段出現失誤的情況下,兩人也并未急躁,而是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後續比賽中。“有好球也有失誤,”淩智如此總結自己與範蘇圓的首場比賽,“自我調整得還可以,在失誤之後沒有急躁還是互相鼓勵,用失敗過的線路打出了一個最精彩的球。”而用範蘇圓的話來說,冰壺比賽的魅力也正在于此——看誰抓住機會多,看誰失誤得比較少。

在承擔着中國代表團首秀重任以及在挑戰平昌冬奧會亞軍得主的壓力之下,範蘇圓和淩智在失誤時仍能穩住陣腳,且依舊敢于再次挑戰此前失誤過的線路,讓人印象深刻。據範蘇圓透露,在賽前兩人就已對戰至加局、比分起伏的狀況有所準備,是以在場上方能顯得波瀾不驚。

雖然冰壺是一個曆來看重經驗的項目,但作為一對國際賽場上的全新組合,範蘇圓和淩智的“新”也意味着打法和風格上的陌生,同樣也給他們的對手們帶來了一些挑戰。但範蘇圓和淩智卻對佩雷/裡奧斯并不是完全陌生。在2021年的混雙世錦賽上,淩智與原搭檔楊瑩曾經以8比6戰勝過佩雷/裡奧斯,這也讓他在備戰時更有底氣。“我還是比較了解他們的,我們為了打他們做了很多準備。”這樣的準備不僅僅在于熟悉對手的技戰術與打法習慣,淩智甚至連佩雷和裡奧斯場上的脾氣和性格都有所了解。

在首秀告捷之後,中國隊于2月3日早間迎來循環賽第2個對手澳洲隊,并以6比5力克對手,兩戰皆捷。四年前,王芮和巴德鑫曾經在平昌無限接近冰壺混雙領獎台,在取得了開門紅之後,範蘇圓和淩智也并不諱言自己的目标就是期待能比“師兄師姐”們在平昌時更進一步:“我們的目标就是要站上領獎台,讓國歌奏響,讓國旗飄揚。”

中國冰壺混雙都兩連勝了,規則你還沒搞懂嗎?

2月2日晚間,冰壺混雙項目先于開幕式亮相,不少網友感慨,“冰壺反轉太快了!冰壺太燒腦了!”比賽雖如火如荼進行,但我們對它的規則卻一知半解,例如,冰壺比賽如何計分?冰壺比賽為何一直擦冰?比賽中隊友的高聲呼喊傳遞了什麼資訊?今天體壇帶您聚焦冰壺規則的主要架構,領略“冰上國際象棋”的内在魅力!

冰壺的比賽賽道長44.5米,寬4.32米,發球區一端是直徑1.83米的圓形區域,這個區域叫做“本壘”,另一端的圓形區域,叫做“營壘”,直覺上,是4個同心圓,直徑分别為0.15米、0.61米、1.22米和1.83米。冰壺場地的前後兩端各有一條藍線,被稱為“前衛線(前擲線)”和“後衛線”。比賽中所有擲出的冰壺都必須在前衛線(前擲線)和後衛線之内,否則該枚冰壺被視作無效。

男子冰壺和女子冰壺每隊由5名(1名替補)選手組成,一般按照一壘隊員、二壘隊員、三壘隊員以及四壘隊員的順序投擲,每隊輪流投擲8個冰壺,每隊參賽選手每局可投擲2次,1次投擲1個冰壺。每場比賽分為10局,每隊各有38分鐘的思考時間。

冰壺混合雙人比賽是由一男一女兩名運動員組成,沒有替補運動員。每局比賽中,每隊共有6個冰壺,其中1個冰壺在本局比賽開始前,根據隊員的技戰術安排,提前放置,剩下的5個冰壺投擲出手,投擲第一壺的球員也必須投擲最後一壺。每局的前四個冰壺不允許擊打,無論是對方的還是本方的冰壺,從第五個冰壺開始可以擊打。

知道了冰壺怎麼玩,那到底該如何分勝負呢?簡單來說,就是兩隊誰的冰壺在營壘中心點越多,誰就赢得比賽。當營壘內一個壺都沒有時為兩隊平局,比分為0比0;獲勝隊有幾個冰壺比負隊所有壺近于圓心,就能拿到幾分。而為了能夠讓盡量多的壺靠近中心,每一支球隊都會采用不同的戰術,一些比較基本的戰術包括“堵住”對手的前進路線、擊打對手的冰壺等等。

在冰壺賽場上,我們經常聽到運動員發出大聲的喊叫,還有的隊員在冰壺前不斷擦拭。這個神似拖地的動作,叫“擦冰”,擦冰有兩個目的,阻止冰壺減速和改變壺的行進方向。而負責“喊叫”的隊員一般為擔任四壘的隊長或投壺隊員,喊叫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給予擦冰隊員擦冰指令,“哈哈哈”其實是英文單詞“Hurry!”或“Hurry hard”的簡稱,意為“快速擦冰”;“我我我”是“Whoa Whoa Whoa”,意為“停止擦冰”。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冰壺場地長約44.5米,而且冬奧賽場共有4條賽道,如果不喊的話,隊友很可能因為距離太遠或外部幹擾聽不見擦冰指令。

至于為什麼冰壺比賽比開幕式還早進行,一是因為國際大賽慣例,二是因為賽程過于漫長。本屆冬奧會,冰壺比賽共有30支隊伍參賽(混雙、男子、女子各10支),使得比賽場次明顯增加,賽期也相應地拉長了。是以,冰壺比賽将貫穿整屆冬奧會。

經過小編這麼一說,現在大家能看懂冰壺比賽了嗎?

(部分内容整理自網絡)

文|宮珂

編輯|肥貓 李藝凡(實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