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大爆炸之光速可變,光速可超

推論二:宇宙品質在增加?

如果c^2=2GM/R,就出現一個問題:因為宇宙在大爆炸,是以R在增加,而c又不變,這就逼得要麼G這個“萬有引力常數”變化,或者宇宙的品質M增加。

“宇宙品質增加?部落客太扯淡了吧。”不,這個曾經是在哈勃定律發現之前(也就是宇宙大爆炸被證明之前)的一個重要理論,叫做“宇宙恒穩态理論”。愛因斯坦就曾經堅持這個理論,但最後承認這是自己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誤(其實應該是“否認量子力學”,不過愛因斯坦到死都不承認量子力學)。

這種理論認為:宇宙不是從一個點炸出去的,而是一直無始無終無窮無盡,一直在慢慢炸(當年已經發現了紅移,但沒有發現紅移随距離增加而增加,就是哈勃定律)。炸了無窮長的時間,我們宇宙中仍然密度很大,為什麼?這個理論提出“每年在二到三立方公裡的體積内産生相當于一個質子品質的物質來”,就足以保持宇宙密度不變。

不過這個理論解決不了“奧伯斯佯謬”,就是關于夜空為什麼是黑暗的。去過國慶期間的天安門廣場,或春運火車站的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近處的人不顯得很密,但是水準向遠處望去,視線總會被遠處一個人擋住,無法看到無窮遠。這是因為在二維或三維的空間中,越遠處物體越多(成二次方或三次方上升)。這樣仰望夜空,視線遲早應該撞上一個星星,而不是看到黑暗的夜空。

這個簡單的問題,後來推翻了無限無界宇宙的模型。還有一些理由能解釋夜空的黑暗,但一一被破解,還是挺複雜的,有興趣請看附錄連結。

是以本文也不假設M變化。

推論三:光速在變慢?

c^2=2GM/R,G和M不變,而R又在變大,這就逼着c變小。變小的速度有多快呢?

已知R現在是200億光年,每年增加一光年,也就是每年變化1/(2*10^10),這也是c^2縮小的速度。算成c縮小的速度,就是開根号,得到每年1/(1.4*10^5),考慮到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也就是3×10^5,那麼每年将減速3*10^5 /(1.4 * 10^5) = 2.14 公裡/秒。

這個數字也是讓我前天沒有發這篇文章的原因,因為我記得當年這個速度我算過,是每年減少1.8厘米/秒,兩者相差巨大。仔細檢查了公式,感覺沒有錯誤;但當年天天琢磨這件事情,頭腦比現在清晰地多,不應該犯這個低級計算錯誤,甯肯相信當年的數值是正确的,隻是找不到原稿了不記得怎麼算出來的了。先把結果記在這裡,等我想明白了再來改正吧。先記住結論:光速在變慢。

“光速在變慢,難道别人就測量不出來?”是的,原來能,但最近不能了。

要測量速度,就要用到這個公式:速度=距離/時間。

現在時間的定義,是铯原子某種躍遷的某個整數倍,這個不多說了,就是我們常說的铯原子鐘的時間标準。

而“米”的定義,早就不是巴黎博物館的那個米原器了。1960年是“某種氪原子的某種躍遷所發出光線波長的X倍”,1983年改成“光在真空中X秒所走過的距離”,這兩個定義都是用了光速本身。換言之是先用一把尺子量出一個距離,再用這個距離參與計算這把尺子的長度,當然測不出來了!

除非,用一種不是光,但精度又足夠的東西。比如:中微子!

推論四:宇宙有多大?多重?

c^2=2GM/R,隻要知道G,R,就能算出來C,比較一下,就知道本文這個理論對不對了。

可惜,這兩樣東西都不知道。當年知道的宇宙直徑忘了,就記得帶入那個直徑,得到的宇宙品質大約合10^86個中子或質子,是當時已知宇宙品質的100倍多一些。(注:我現在又重新計算一遍,卻得到10^79的結果,很費解,還是需要原稿)

看似是一個很大的沖突,然而喜歡天文的讀者可能知道,關于暗物質有多少及中微子是否有品質(靜止的和動态的),都可能導緻百倍的差異,再加上原來“已知”品質隻是觀察到的發光體的品質,而不是“所有發光體”的品質,是以極有可能得到符合的資料。

其他推論

如果這個理論是對的,除了光速變慢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推論。包括:

1. 光速在早期曾經很快,因為那時候R接近0,但很快就慢下來了。

這個還真有這麼個理論,叫做“暴脹宇宙模型”,它需要宇宙在初期以超過光速的速度擴張。這件事情很不合道理,為什麼導緻了膨脹也說不清楚,但卻能解釋很多現在觀察到的宇宙現象。

如果本文這個模型是對的,他那個暴脹也就“合道理”了。

2. 光速可以突破,但超光速的物質将不能長期留在我們的世界

就像人造衛星會離開地面這個三維世界中的二維空間一樣,這個物體就離開我們的世界了。它仍然可以“回來”,比如砸向地面,但不能長期沿着地球表面飛行。

唯一一種能“持續碰撞”的情形,是我們的地球表面崎岖不平,比如像波浪一樣,一個切着表面“直線”前進的物體,會持續地路過我們的宇宙。

這個聽起來很玄乎,但這個就是霍金成名的“超弦論”,就是我們的世界在微觀上十分扭曲而不平坦,有興趣請看附錄連結。

如果本文的内容是正确的,則“我們的世界存在宏觀的超光速現象=我們的世界至少是個四維世界”。所謂宏觀超光速,就是類似這次的中微子超光速事件,發生在730公裡的尺度上,而不是類似電子雲這樣的“測不準”尺度上。

3. 超光速可以離開我們的世界

“任何東西不能離開黑洞,因為連達到光速都不能離開黑洞”,這是早期的黑洞理論。後來霍金提出了黑洞的蒸發理論,物質得以以“某種方式”離開黑洞。在我們看來,這種方式無需超光速,但這是我們從黑洞外面觀察的結果,裡邊不知道。

現在在本文的模型中,我們的世界變成了黑洞,就要說明一下從裡邊看,宇宙中的物體是怎樣離開宇宙的?

提醒一下就是像宇宙這麼大的黑洞,蒸發所需時間非常之大,幾乎認為是接近無窮的。

4. 時間是一個次元嗎?

不知道為什麼大師們都把時間列為一個次元,但是時間顯然不和我們的其他三個次元正交。

所謂正交,就是垂直,比如我們可以向東向西,而不發生任何方向的南北、上下移動,是以說空間有三個互相正交的次元。

但時間就不同了,如果光速有限,我們在空間次元的任何移動,都要花費時間,也就是都伴随時間的移動,而且是單向移動!有點像鼠籠中的小白鼠,前後都在上坡;又有點像地球上的居住者,向那個方向,都沿着球面“下滑”。

如果本文的理論正确,而時間真的是一個次元,則推出一定還有一個空間次元,那個次元導緻了時間的不正交。

在本文第一篇的積分公式中,其實就已經假設了至少存在4個空間次元,那個四維空間積分的第四維是個空間。

5. 什麼是時間?

不知道。

不過既然前面曾假設什麼環繞速度、逃逸什麼的,就存在一個“支援力”的問題。比如一輛汽車高速行駛,由于地面是弧形的,它受到的支援力就會下降。等它到達7.9公裡/秒的環繞速度,支援力就變成0了。

當年腦子挺靈的算了算本文情境中的支援力,發現它的公式和狹義相對論中的“鐘慢”的公式相同。也就是如果把光速了解為我們世界的環繞速度,正好達到環繞速度的時候,時間流逝的速度變為0,而“支援力”也變為0;不但如此,中間狀态兩者的數值公式也是相同的,不隻是兩端。

想破腦袋也沒想出來“支援力”是什麼,看似和“與我們世界的作用強度”有點直覺聯想。從這一點上說,倒是很符合“為何超光速的是中微子”,因為它是所有已知基本例子中與其他物質作用強度最弱的一種(比光子弱多了),有本書上說“可以連續穿透100個地球而發生作用的機率低于50%”。因為這個原因,探測中微子的裝置都非常巨大(其實每立方厘米中有1000億個中微子,而在那麼巨大的裝置裡邊,也要等一段時間才有一個中微子與其發生作用)。

還是沒解釋時間是什麼,隻能說“支援力公式”是個線索。

6.世界一共有幾維?

曾經看過一本書(應該是第一推動系列中的一本,可能是《可怕的對稱》,講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恒”),裡邊提到利用伽羅華的群論得知,宇宙隻能是5、11、50、100……中的一個(以上數字部分可能有誤)。

本文的世界加時間是5維。5維和11維空間都有人提到過了(5維的在1929年就提到了,要不怎麼說是白忙呢,呵呵),前者就是廣義相對論裡邊的那個世界,後者是霍金的超弦論,有興趣請看附錄連結。

若高出的維數是宏觀的維數,隻能導緻大尺度的彎曲,就是類似常看的科幻片或科普片中那個蟲洞的樣子。

如果高出的維數歸為微觀維數(就是卷曲而我們察覺不到的),則蟲洞無處不在。而且利用推論2可得到:“宏觀連續超光速”現象必将存在。連續的意思是:不止在730公裡外能檢測到,在任何中間的地方,都可能檢測到。

兩者的差別可以舉例為:如果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則人造衛星隻能在一兩個點上砸中我們;而如果地球表面是像極其細微的波浪一樣的,則衛星(假設無限小),可以多次在我們世界上穿行,以至于我們覺得它一直在我們世界,但卻以超光速運作。現在看來這次的中微子超光速如果被證明是正确的,高維空間一定是微觀的,否則誰能這麼巧在730公裡外那個地方遇到了穿越點。

7.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忘了基于什麼理論了,總之當年在看了《宇宙的最後三分鐘》後,利用裡邊提到的一些公式計算了本文理論正确時,推導出來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強度,印象中是4.XK,比觀測結果2.7K大,但是卻比更早的理論預測的5K準一些。

有可能大家用的一個公式,隻是兩邊用的常數不同。當年所知的宇宙半徑,比現在所知的小很多,是以不準。

當然,實體學家最厲害的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預測,而不是我這樣事後重新算帳,哈哈。

隻記得用了“R(t) ∝t2/3 (對于物質為主)”這個公式,但常數哪來的不記得了。這個公式在後面連結“暴脹宇宙模型”裡邊有。

剛才查宇宙的品質的時候,發現一個與本文思路很接近的認識(比如光速是我們宇宙的環繞速度,他稱為“逃逸速度”,其實環繞就能“不回來了”,隻是走不遠而已。)

我剛才用Excel計算了一下,"我的宇宙"在200億光年半徑下品質是1.27E53千克,隻有他的一半。可能原因是他用了4/3*Pi*R^3這個公式,這個是“三維世界的三維空間球體的體積”,在“四維世界”體積要小一些。這就像計算地球的表面積,不能按“半徑2萬公裡的圓盤”這種純二維世界來處理,而是要按“半周長2萬公裡的球面”來處理,數值會小很多。不過考慮到之前我也暴力替換過一次,是以說不上誰對誰錯。

這堆東西有什麼用?

說實話,我也說不出來。15年前就沒用,前天寫,是因為這個月的部落格已經達到我自己的标準20篇了,而偏偏又想寫點什麼,是以就寫點與靈活、管理無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