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計算機書才是市場需要的——2009年計算機圖書選題策劃方向(二)

确實,如果隻考慮這些消極因素,計算機書自然好賣不了。但如何看待事物,角度很重要,換一個角度,事物往往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一面。現在,我們就轉換一個角度看看,90年代的時候,幾乎沒有幾個家庭有計算機,現在,十年過去了,眼下,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計算機,很多家庭還不止擁有一台計算機。在所有人都不穿皮鞋的時候,鞋油反而賣得好,在所有人都穿皮鞋的時候,鞋油反而賣不動了?這合理嗎?不合理。但這是事實。這個不合理的事實隻預示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市場(也就是我們這些計算機圖書出版人)沒有提供大家所需要的計算機書!

當你感歎“所有的選題都挖盡了”時,真實的情況是,1000個勤勞的策劃編輯在1000平方米的廣大區域裡不停的挖掘,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悶着頭使勁地挖腳下的這一個平米,發現挖不出什麼東西來,于是又兩兩交換去挖别人腳下的那一個平米,結果還是挖不出什麼東西。在這1000平米的土地被挖得千創百孔慘不忍睹後,這1000個策劃編輯就起勁的抱怨所有的選題都挖盡了。可是卻從不想想為什麼一定要和這區區1000平米較勁兒呢,為什麼不放過這片兒地,擡頭往遠處看看,甚至隻是稍遠處看看,大片大片的幾十萬平方公裡的沃土哦。還都是全新的,沒人動過。

當你狠狠“網絡可以提供的内容越來越多,而且都是免費的,有免費的誰還買書啊”時,真實的情況是,你策劃的書的内容和網上能夠免費得到的内容一樣多,或者說一樣差。網上免費得到的東西具有些什麼特點呢(或者說期望從網上免費獲得資訊的過程具有怎樣的特點呢),通常具有這樣一些特點:沒有條理、缺乏系統性、雜亂無章、極少量有用的資訊被掩埋在海量的無用資訊中,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尋找和過濾、難以辨識資訊的真僞、在獲得資訊的同時還冒着被網站感染病毒的風險等等,這些是缺點。那麼優點有哪些呢?對某些資訊擷取迅速(但注意不是所有資訊)、海量、對決大多數資訊都能滲透到極其瑣瑣碎碎的細枝末節、對資訊的更新速度快。而你策劃的很多書,基本上具有網上免費資訊的所有缺點,卻不具有網上免費資訊的優點。在這種情況下,既然付費獲得也是垃圾,那讀者肯定甯可選擇免費的垃圾。是以,要和網上的免費競争,關鍵的一點就是——增值。你要讓你的書所提供的内容是遠非網上的免費資訊所能比的。書不可能在速度上和網絡拼,也無法在海量上和網絡拼,但卻可以在系統性上大大超越網絡,可以在節省閱讀的時間成本上大大超越網絡。将最有用的資訊以最便于了解的形式和花費最小閱讀時間成本的方式凝聚成書。這個思考、創作、構造系統而有機整體的過程才産生書的價值。一句話,垃圾必須是免費的,隻有不是垃圾的東西,才能賣出價錢。

當你抱怨“讀者被慣壞了,越來越挑剔了,一般的書都看不上眼了,必須有特色才行,而現在的計算機書同質化現象嚴重”時,其實你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必須有特色才行,不能再同質化。以前我強調内容很重要,現在我要強調,形式同樣重要。這就好比同樣都是胡蘿蔔,但隻有兔子才是天生喜歡吃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就不太喜歡吃,一句話,口感不好,不美味。當然,意志堅定的人可能會每頓吃仨胡蘿蔔,就當吃藥一樣。人人都知道胡蘿蔔是有營養的東西,都想心甘情願的吃吃它,但人人都不太樂意像兔子那樣直接生吃胡蘿蔔,那精明的商家是怎麼做的呢?他們把胡蘿蔔做成可口的烤胡蘿蔔餅,做成便于吞咽的胡蘿蔔營養膠囊,這樣人們就可以接受了,既吃到了胡蘿蔔的營養,又美味,或至少不受罪。策劃計算機書也是一樣,把無聊的艱澀的計算機知識和人們更喜歡消化的藝術形式,如小說、漫畫,甚至音樂結合起來,避免直接生吃,這樣讀者就會更容易,甚至非常喜歡消化這些計算機知識了,因為對于從事計算機相關工作的人們來說,他們是知道多學點計算機知識對他們是很有好處的,他們隻是不喜歡生吃。

繼續閱讀